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3)
2023(5920)
2022(4975)
2021(4463)
2020(3893)
2019(8626)
2018(8689)
2017(16376)
2016(8898)
2015(10045)
2014(10042)
2013(9689)
2012(8871)
2011(7792)
2010(8327)
2009(8226)
2008(7967)
2007(7175)
2006(6480)
2005(6241)
作者
(25046)
(20929)
(20639)
(19811)
(13400)
(9764)
(9505)
(7904)
(7830)
(7654)
(7076)
(7051)
(6706)
(6611)
(6564)
(6220)
(6179)
(6104)
(6055)
(6028)
(5368)
(5083)
(4847)
(4772)
(4697)
(4679)
(4678)
(4578)
(4165)
(4011)
学科
管理(35224)
(31073)
经济(31004)
(29260)
(26764)
企业(26764)
(14626)
(12725)
方法(12547)
审计(12195)
(9806)
财务(9777)
数学(9719)
财务管理(9708)
数学方法(9568)
企业财务(9322)
业经(9281)
中国(9009)
(8606)
体制(7562)
(7362)
(6743)
(6537)
银行(6530)
(6280)
金融(6278)
(6168)
技术(6133)
各类(6044)
理论(5949)
机构
大学(128543)
学院(126195)
管理(50601)
(49943)
经济(48800)
理学(42774)
理学院(42344)
管理学(41799)
管理学院(41533)
研究(39147)
中国(32145)
(30036)
(27757)
财经(22819)
科学(21609)
(20493)
(20468)
中心(19178)
(19166)
财经大学(16874)
北京(16700)
研究所(16301)
(16106)
(15997)
业大(15556)
经济学(15206)
(14853)
师范(14713)
(14238)
商学(14149)
基金
项目(80783)
科学(64439)
研究(61030)
基金(60065)
(51547)
国家(51147)
科学基金(44806)
社会(40045)
社会科(38007)
社会科学(37998)
基金项目(31647)
(30609)
自然(28094)
教育(27989)
自然科(27387)
自然科学(27381)
自然科学基金(26917)
(25444)
编号(25443)
资助(23812)
成果(22857)
(21287)
(18464)
重点(18075)
项目编号(17187)
国家社会(16989)
课题(16884)
(16629)
教育部(16451)
(16408)
期刊
(56815)
经济(56815)
研究(39557)
中国(32304)
(28073)
管理(19187)
学报(17930)
科学(15661)
(14393)
大学(13827)
学学(12745)
(12597)
金融(12597)
教育(11998)
财经(11861)
(10042)
审计(10009)
技术(9768)
图书(9398)
财会(9397)
会计(9279)
经济研究(9278)
农业(9017)
业经(8286)
理论(7382)
问题(7129)
情报(6766)
实践(6725)
(6725)
通讯(6340)
共检索到202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广明  张奇峰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独立审计制度做出了解释。在独立审计市场中 ,由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危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存在、发展的根本问题。独立审计制度 ,具体说来 ,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声誉和规模机制、组织形式的选择、独立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承担剩余风险机制 ,可以看成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系列精巧、复杂的契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晓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重。有效的独立审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财务信息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企业契约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为了降低企业各种要素投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2)生产要素在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流动,使潜在投资者也产生了审计需求;(3)企业间竞争促进了审计的职业化和行业竞争。研究表明,企业相关利益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促进了独立审计制度与审计行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雷光勇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指契约(交易)关系当事人都只掌握了一些自己最为清楚的私人信息,而对另一些当事人的信息则不完全了解。依据它所存在的时间与契约签署时间的不同,分为外生的和内在的两种信息不对称。前者是由当事人在签约之前的客观状态引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鹏  赵禹骅  
在庇古与科斯理论的基础上,排污管理制度中引入了市场机制,但是,在排污管理体系中,市场运作只针对排污产权,排污收费权仍属行政行为,导致了排污监管不力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产权的基本概念出发,回顾排污管理制度变迁的历史,讨论行政经营行为的低效率与企业经营行为的高效率,论述排污收费权的产权属性,提出排污收费者企业化的设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其法  
我国目前医疗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基本上是随机配对,一次性的医患关系,医生面临着创收与医生的专业服务价值被低估的压力,形成了严重扭曲的医生激励与控制机制,导致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医疗问题,如“红包”、“用药过量”、“药价虚高”、“药品回扣”和“医患关系紧张”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关系,将形成良好的医生激励与控制机制,改善或解决目前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1 医疗市场是一个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人不具有完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凤莲  倪国爱  
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以信用为基石,但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难以构建,不利于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本文探讨了解决公司债市场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基础:完善公司信用评级制度;实行公司债信用保险制度;科学化债务布置结构;借鉴民间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模式,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政府需要进行渐进式基础制度建设以克服公司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国华  余宙  
在报价驱动交易系统(quote-drivensystem)中,做市商先建立某种证券一定的库存,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同时推出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其差额叫做市商价差(spread),宣布愿以该买入价格买入或以该卖出价格出售某种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肖珉  任春艳  张芬芳  
本文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投资-现金流相关性,从信息不对称和制度约束两个角度,对我国不同产权安排下的资本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出现"现金流富余-投资过度"相关性,缓解道德风险的公司治理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政府治理有利于改善其投资效率;非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出现"现金流不足-投资不足"相关性,为解决逆向选择而增强信息透明度和为克服制度性金融歧视而改善融资条件有助于提高其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怡欣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按揭贷款制度的核心思路。信息不对称对于按揭贷款市场结构具有破坏作用,由此形成对按揭贷款制度立法方式的影响,中美两国的按揭贷款制度在立法结构上存在差异,原因是对于信贷风险、证券化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各方主体义务的差异。我国目前强调通过外部监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复杂化,总的立法方向是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自主化与政府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从外部制度与市场的关系考虑,必须明确制度的发展路径;从内部制度之间的关系考虑,必须清晰各制度在风险控制体系内的职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金岩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有信息不对称和我国现有股权制度安排下的股东目标差异等因素在内的企业股权融资投资决策模型 ,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的形成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 ,即使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 ,我国上市企业同股不同权、流通股比例偏低的股权制度安排也会导致股权融资下的过度投资行为发生 ;在同时考虑信息不对称和我国上市企业特殊股权制度安排的情况下 ,与仅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的成熟证券市场上同股同权企业股权融资下的投资行为相比 ,我国上市企业股权融资下过度投资发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本文对我国信用的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表明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信用关系的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风险行为 ,主要来自信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的不完全 ,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治体系。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目前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中义  邢艳丽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理论分析表明,公立医院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不完善使其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其诱导医疗需求,以及与患者的合谋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是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改革体制机制、改革付费方式、完善补偿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控制公立医院的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书建  徐玖平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风险企业家为信息优势一方 ,而风险投资家为信息劣势一方 ,信息的不对称势必导致风险投资家逆向选择风险企业家以及风险企业家偷懒等道德风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为了保证投资的成功 ,风险投资机构应该 :( 1)认真筛选投资项目以克服逆向选择问题 ;( 2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减少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