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5)
2023(8378)
2022(6641)
2021(6075)
2020(5193)
2019(11501)
2018(11574)
2017(22217)
2016(11585)
2015(12842)
2014(12868)
2013(12553)
2012(11351)
2011(9862)
2010(10324)
2009(9997)
2008(10540)
2007(9749)
2006(8692)
2005(8208)
作者
(33264)
(27571)
(27521)
(25757)
(18064)
(13032)
(12495)
(10549)
(10488)
(10214)
(9359)
(9228)
(9116)
(8704)
(8519)
(8292)
(8274)
(7992)
(7969)
(7920)
(6865)
(6683)
(6668)
(6452)
(6300)
(6203)
(6141)
(5951)
(5390)
(5359)
学科
(74328)
(72237)
企业(72237)
管理(57388)
(56104)
经济(56035)
业经(26805)
方法(24712)
(23128)
(20119)
财务(20101)
财务管理(20088)
企业财务(19055)
(18500)
数学(16160)
数学方法(15918)
技术(15591)
理论(14893)
农业(14319)
(12888)
企业经济(12347)
(12297)
(12176)
(12059)
经营(11447)
中国(10601)
技术管理(10187)
(9872)
决策(9278)
体制(8871)
机构
学院(178150)
大学(172093)
管理(78163)
(74548)
经济(73178)
理学(66419)
理学院(65887)
管理学(65110)
管理学院(64757)
研究(48052)
中国(42564)
(37655)
(35886)
财经(29583)
(28144)
科学(26876)
(26621)
(26035)
中心(23799)
(23208)
商学(22921)
(22912)
商学院(22713)
北京(22397)
业大(22288)
经济学(21727)
财经大学(21444)
研究所(20331)
经济管理(20130)
农业(20114)
基金
项目(108165)
科学(87432)
研究(83132)
基金(79599)
(66653)
国家(65960)
科学基金(60194)
社会(54033)
社会科(51269)
社会科学(51259)
(43508)
基金项目(41901)
自然(38023)
自然科(37238)
自然科学(37228)
教育(37163)
自然科学基金(36668)
编号(34924)
(33998)
资助(31924)
(29479)
成果(27932)
(26082)
(23429)
项目编号(23342)
创新(23252)
重点(23102)
(22385)
(22346)
国家社会(22320)
期刊
(88672)
经济(88672)
研究(49752)
(35529)
管理(34925)
中国(32229)
(24502)
科学(20331)
学报(19946)
技术(19269)
(17633)
金融(17633)
农业(16847)
业经(16724)
大学(15765)
财经(15527)
教育(15055)
学学(14859)
(13426)
经济研究(13421)
财会(12625)
技术经济(11950)
(11753)
问题(10697)
会计(10683)
图书(10681)
现代(9895)
商业(9459)
理论(8967)
世界(8847)
共检索到27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镭  倪爱东  
文章通过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指出为了减少中小企业在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平台,以促进信用信息的传递,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信誉,从而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失范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俊文  赵红  
文章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数理模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任何抵押担保品的前提下,虽然担保机构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末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反而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信用担保悖论。只有中小企业提供了足额的担保品以后,信用担保机构的存在才有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涌  邹筱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充当着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用桥梁的作用。信用可以弥补一些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转嫁的方式将成本转移到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程度越高、信用担保机构与政府的资本结构关联程度越低,越可以明显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利润。政府可以用市场化手段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能明显增加担保机构的利润,从而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充当中小企业的融资中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胡海波  
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信贷融资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通过数理建模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两种风险控制手段—比例担保和反担保的不同组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梅强  秦默  顾振伟  
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得出:银行贷款利率、担保机构调查费用、担保比例与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均不是单调关系;而担保比例、贷款利率、再担保比例与担保机构以及再担保机构的期望也不是单调关系。结果证明了信用担保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反担保、担保比例和再担保比例能够减轻逆向选择问题的程度,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敖慧  司炜  
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信用担保风险客观存在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解决信用担保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良  
一、文献回顾担保行业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其行业风险高,影响面广,这些使得对其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就我国担保行业实际运用来看,其服务对象多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资产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担保行业发展受阻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头困境"。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基本上是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研究信用担保风险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佘伯明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因素。加强基于信任网络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满足中小企业各信任层次融资需求的信用信息平台,增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性、联动性、系统性和可靠性,对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滨  骆毓燕  黄蕾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资本的多少相关,而资本的筹集可通过融资的方式解决,但本文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四清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而亟需资金,除了股东投入的少量原始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自身经营积累的资本十分微弱,内源融资极其有限。外源融资中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资格,因此,其外源融资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但有关资料表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高达56%。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路径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池昭梅  
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慧慧  杜静然  李睿  
资金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钟田丽  弥跃旭  王丽春  
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无论是收益导向还是价值导向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较快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会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和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低下。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 ,应当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 ,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 ,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 ,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何国华  
制度困境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的关键原因。只有将大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优势相结合,通过构建信用促进会.搭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平台,增强对借款人风险和信用硬约束、防范风险,弥补制度缺损,提升信用等级,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丰来  黄永航  
本文对基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企业更为严重的假设,套用信贷配给理论的观点来解释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问题的思路提出了批评,认为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必然亚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银行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中小企业受银行信贷配给影响更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治理结构。文章对加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特殊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