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7)
- 2023(18700)
- 2022(15565)
- 2021(14402)
- 2020(11970)
- 2019(26920)
- 2018(27133)
- 2017(51132)
- 2016(28195)
- 2015(31432)
- 2014(31665)
- 2013(31321)
- 2012(29590)
- 2011(26897)
- 2010(27848)
- 2009(26518)
- 2008(26633)
- 2007(24375)
- 2006(22424)
- 2005(21020)
- 学科
- 济(131750)
- 经济(131570)
- 业(97464)
- 管理(94011)
- 企(85843)
- 企业(85843)
- 方法(44937)
- 中国(38274)
- 财(36920)
- 业经(36474)
- 农(36351)
- 数学(34879)
- 数学方法(34558)
- 制(31296)
- 地方(30633)
- 农业(24725)
- 学(24491)
- 技术(23924)
- 银(23654)
- 银行(23614)
- 务(23156)
- 财务(23112)
- 财务管理(23064)
- 体(22976)
- 行(22878)
- 融(22789)
- 金融(22781)
- 理论(22581)
- 企业财务(21841)
- 贸(21631)
- 机构
- 学院(412471)
- 大学(410703)
- 济(178412)
- 经济(174659)
- 管理(154005)
- 研究(146790)
- 理学(129182)
- 理学院(127728)
- 管理学(125912)
- 管理学院(125126)
- 中国(115927)
- 财(89170)
- 京(88895)
- 科学(84364)
- 所(75380)
- 财经(67771)
- 农(67413)
- 江(67259)
- 研究所(66929)
- 中心(65357)
- 经(61078)
- 北京(57482)
- 业大(54960)
- 范(54861)
- 经济学(54788)
- 师范(54309)
- 州(53051)
- 院(52719)
- 农业(52367)
- 财经大学(49559)
- 基金
- 项目(251535)
- 科学(198429)
- 研究(190793)
- 基金(179853)
- 家(155020)
- 国家(153575)
- 科学基金(131310)
- 社会(122183)
- 社会科(115668)
- 社会科学(115644)
- 省(99743)
- 基金项目(93802)
- 教育(87643)
- 划(82734)
- 自然(80368)
- 自然科(78448)
- 自然科学(78425)
- 编号(77178)
- 自然科学基金(77090)
- 资助(72924)
- 成果(65922)
- 发(58727)
- 重点(57129)
- 创(56341)
- 部(56257)
- 课题(55824)
- 创新(51989)
- 制(50523)
- 国家社会(50244)
- 性(49363)
- 期刊
- 济(220507)
- 经济(220507)
- 研究(137425)
- 中国(95419)
- 财(71925)
- 管理(66188)
- 农(63855)
- 学报(58303)
- 科学(56214)
- 教育(52160)
- 融(47274)
- 金融(47274)
- 大学(45611)
- 农业(42954)
- 学学(42470)
- 技术(38607)
- 财经(35305)
- 业经(35288)
- 经济研究(34811)
- 经(30603)
- 问题(28360)
- 业(24685)
- 贸(23689)
- 技术经济(22958)
- 国际(21573)
- 世界(21422)
- 现代(19923)
- 商业(19584)
- 经济管理(18867)
- 科技(18825)
共检索到671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明达 顾强
新产业革命对制造技术、流程和组织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将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力争赢得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在具体举措上,各主要经济体因资源禀赋、战略定位、产业基础、市场结构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有鉴于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需要秉承差异发展的原则,构建以我为主、开放共赢的国际产业生态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大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超前布局一批前沿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
新产业革命 先进制造业 创新 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笑楠
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动力引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创新的复杂性、外部性和系统性等特性导致了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创新失灵问题,由此政府干预成为必然。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生产组织、商业模式的先进性和创新特性,探讨了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和转型失灵三类创新失灵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和服务型制造为引领,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辅,构建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政策模型,并针对三类失灵问题设计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义臣 沈伟康 刘立军
促进科技金融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实现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提质增效,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保障。以2007—2019年省际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算法以及收敛算法,对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轨迹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呈现逐渐优化态势,但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发展状态服从整体的稳态分布,状态转移的概率较低;发展过程中的β收敛特征显著,发展缓慢地区存在追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通过阐述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淼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全面而又深远的影响。垄断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新变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重大启示,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应对国际竞争,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垄断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当前,由于投资结构不优以及投资效率低下,我国面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高端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旨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效应持续收缩,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提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而造"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由总量追赶型向质量和效益追赶型转变。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能过剩 投资结构优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勇
目前学界关于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认知中,存在一定程度“唯技术论”的狭隘性与“蜂拥而上”的泛化性,这将不利于中国先进制造业抓住数字经济机会窗口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将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视野与政府宏观政策的近中期视角内,创新性地提出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下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要素、产业规模结构、品质、道路、市场定位与生态环境等六类特征;并聚焦颠覆式技术创新、“新基建”与“一带一路”“RCEP”市场需求、创新型与红利型制度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系统化关键性机会窗口。在秉持技术、需求与政策的三维度分析框架以及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的两层面逻辑思路基础上,深刻总结了中国成就“制造业大国”经验与迈向“制造业强国”心得以及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窗口成功经验,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时代重点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业终端与中端两个市场、提升先进制造业制度创新政策效果等核心对策建议。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数字经济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机会窗口,本文的研究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实现,进一步厘清了理论演进逻辑与阐明了实践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建华
美国政府复兴制造业的重点是开发能引发下一波工业革命的先进制造技术,为此构建了以促进创新、培养人才和改善商业环境为支柱的创新体系,它的核心载体是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每一个创新研究所都是地方化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聚焦于一个先进技术领域,集全部创新部门于一体,覆盖从先进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整个创新链。这是突破单个创新者或者产学研合作等传统创新体制机制的一个创举,政府在研究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创新研究所对中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体系 制造业创新研究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在美国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10年高速发展中,制造业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带动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高能耗、高物耗转向低能耗、低物耗,产生现代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制造业。美国借助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市场扩张、传统制造业的强强联合,重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导。这些经验对于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双重挑战的上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经济 传统产业 制造业 上海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远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我国的会计事业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及国际化等各个步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会计体制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与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各环境因素相一致,以指导会计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与国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鑫祥
在对先进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发展阶段、运行特征的分析基础上,探究当前高职教学理念的世界变革趋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薛白 董华
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网络组织三个内部动因与政府作用、发展环境两个外部动因的变动,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并由此形成了耦合动力机制。对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以便有效的实现评价目标。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系统结构体系,并结合指标体系设立的功能要求及其原则,本文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夏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