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
2023(416)
2022(348)
2021(320)
2020(214)
2019(510)
2018(526)
2017(932)
2016(472)
2015(454)
2014(428)
2013(393)
2012(333)
2011(359)
2010(383)
2009(352)
2008(365)
2007(280)
2006(279)
2005(240)
作者
(1413)
(1171)
(1143)
(1102)
(734)
(577)
(474)
(438)
(431)
(410)
(386)
(383)
(371)
(370)
(364)
(347)
(343)
(325)
(324)
(323)
(314)
(295)
(277)
(275)
(275)
(271)
(257)
(248)
(243)
(240)
学科
环境(2300)
管理(1893)
(1891)
经济(1891)
生态(1474)
资源(1088)
地方(1036)
(887)
(878)
(863)
(780)
规划(762)
环境规划(750)
(727)
(700)
业经(665)
农业(610)
(599)
企业(599)
发展(593)
(593)
区域(572)
地方经济(572)
(572)
区域环境(545)
技术(419)
农业经济(399)
中国(390)
理论(370)
开发(351)
机构
学院(6827)
大学(6271)
研究(2628)
管理(2620)
(2315)
经济(2271)
理学(2238)
理学院(2206)
管理学(2162)
管理学院(2152)
科学(1967)
中国(1631)
(1403)
(1242)
(1238)
师范(1233)
(1212)
(1191)
研究所(1184)
中心(1179)
业大(1133)
(1013)
师范大学(960)
环境(944)
农业(884)
科学院(883)
资源(880)
北京(875)
(854)
(813)
基金
项目(5305)
科学(4250)
研究(3956)
基金(3689)
(3266)
国家(3242)
科学基金(2805)
社会(2681)
社会科(2549)
社会科学(2549)
(2402)
基金项目(2088)
(1892)
自然(1639)
自然科(1563)
自然科学(1562)
(1523)
自然科学基金(1522)
生态(1515)
编号(1493)
教育(1474)
重点(1282)
发展(1238)
(1227)
资助(1220)
(1214)
国家社会(1165)
创新(1113)
成果(1081)
(1073)
期刊
(3497)
经济(3497)
研究(1511)
中国(1209)
(1153)
资源(1056)
生态(1051)
学报(1000)
科学(980)
农业(900)
业经(880)
管理(753)
大学(691)
学学(657)
教育(648)
科技(616)
环境(514)
林业(513)
(486)
(429)
(401)
问题(367)
(365)
(356)
技术(350)
(338)
现代(335)
农业经济(330)
长江(324)
江流(317)
共检索到9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黄桂众,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长,高级讲师,湖州市机电工程学会理事长。曾获浙江省优秀团干部、湖州市优秀团干部、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州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记者:黄校长您好,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可以说已经率先达到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那么多年来,学校秉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对此,您自己是如何传承和践行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振栋  
浙江省温州地区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温州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行业集聚、初具规模、人才众多,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从业人才梯队建设相对不足、品牌化程度相对较低、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以及政策支撑力度相对薄弱等,文章认为要通过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引导企业强工美品牌、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建设高能级平台等途径来促进其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芳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就是要深刻认识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高效低耗地利用资源,营造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转型,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提出了"传统与文化教育",取代了原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概念。"传统与文化教育"比"传统文化教育"有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仅重视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重视现代文化以及可传承至未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重视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地方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得以落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亚玲  
传统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仍然是浙江省经济的主体 ,因此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就是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浙江省经济的现状后认为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必须突破市场和技术的两大限制 ,必须发展外向经济 ,从而构筑浙江省传统产业走向世界市场的大通道 ,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解决的若干问题和举措。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配  吴衍发  傅士凡  
国家级非遗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文化生态的发展导致邳州纸塑狮子头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以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在文化生态中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创新为视角,分析邳州纸塑狮子头形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文章认为,未来社会人的发展与生态成长关系更加密切,"理性生态人"是人的发展的未来走向。"理性生态人"强调思维方式的系统性、利益取向的综合性和发展理念的全面性,认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使人、自然和社会能够和谐共存、持续发展。培育"理性生态人"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强生态观教育,逐步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坚持环境公正和利益最优原则,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抛弃传统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积极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黄晓勇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是指相对于近现代的乃至当代的文化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中最具有稳定形态的精神意蕴和具象的符号形式。我们在这里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韩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关联,是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某些主流中不断注入支流,经长期的、多元的和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 中韩两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以图书馆古籍修复为例,通过历史溯源,指出图书馆古籍修复活动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适”的内涵变化;从“结构—价值—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图书馆古籍修复的创新发展框架,提出要以主体为基础,强化活动协作机制建设;以优化为手段,构建纵横贯通的活动体系;以多元为目标,形成双重价值融合的活动成果;以政策为动力,搭建跨界合作活动平台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文婷  王子成  
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的学校传承是在社会大系统中,以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为媒介的政府管理人员、学校教育者与学生等主体与自然、社会和制度环境于一体的稳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系统因子——政府与社会,中观系统因子——院校与教师,及微观系统因子——学生与学徒。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学校传承机制涵盖"政校室"协同的宏观运行机制、"班系区"共振的中观培育机制及"技艺道"融合的微观成才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祥宗  沈能  
苏州的优势传统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让苏州优势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现阶段急需探索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州传统领先产业需要高度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落后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技术进步的速度,为未来苏州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吾金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思想不但对正确理解并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它必将激励高教工作者对文化传承创新由自发走向更加自觉。重视历史经验在"文化传承"这四个字上,凝聚着胡锦涛总书记对以往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众所周知,19世纪60、70年代,当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榕  
我国房地产业建设中存在着资源消耗高、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房地产建设现状是全面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的关键之一。房地产业生态创新是当今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本文阐述了房地产业生态创新的内容,提出了房地产业生态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文臻   刘冬青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题基础上,科学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背景下,创造性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本着“革故鼎新”“民为邦本”的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进一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方式,以及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践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