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7)
2023(6677)
2022(5080)
2021(4512)
2020(3655)
2019(8131)
2018(8455)
2017(17491)
2016(9386)
2015(10911)
2014(11100)
2013(10969)
2012(10014)
2011(9173)
2010(9478)
2009(9164)
2008(9119)
2007(8155)
2006(7797)
2005(7234)
作者
(27824)
(22941)
(22775)
(21846)
(14555)
(10616)
(10569)
(8854)
(8784)
(8115)
(7690)
(7515)
(7262)
(7196)
(7128)
(6904)
(6664)
(6622)
(6585)
(6560)
(5825)
(5605)
(5506)
(5209)
(5132)
(5126)
(5093)
(5032)
(4546)
(4425)
学科
(44143)
经济(44100)
管理(25055)
(23768)
中国(19314)
(16724)
企业(16724)
方法(14973)
(13912)
数学(13199)
数学方法(13133)
(10889)
业经(10115)
地方(10077)
(8945)
农业(8594)
(8555)
银行(8548)
(8270)
(7970)
贸易(7964)
(7963)
(7747)
城市(7567)
(7193)
(6998)
金融(6997)
(6682)
产业(6529)
环境(6348)
机构
大学(144646)
学院(143602)
(62780)
经济(61263)
管理(52489)
研究(50543)
理学(44215)
理学院(43706)
管理学(43096)
管理学院(42820)
中国(39048)
(31776)
(30995)
科学(28293)
(24858)
财经(24397)
研究所(22098)
中心(22063)
(22024)
(21415)
北京(20552)
经济学(20250)
(20069)
(19941)
师范(19797)
经济学院(18358)
(18330)
财经大学(17946)
业大(17863)
(17568)
基金
项目(86736)
科学(68640)
研究(65971)
基金(62900)
(53645)
国家(53203)
科学基金(45380)
社会(43848)
社会科(41497)
社会科学(41486)
基金项目(33179)
(32505)
教育(29764)
(27706)
编号(27365)
自然(26731)
自然科(26093)
自然科学(26087)
自然科学基金(25584)
资助(24803)
成果(23130)
(19921)
(19676)
重点(19357)
课题(19251)
国家社会(18375)
(17170)
教育部(17085)
发展(16717)
(16700)
期刊
(74454)
经济(74454)
研究(49937)
中国(26387)
(21293)
管理(20070)
(19245)
科学(18320)
学报(18037)
(16413)
金融(16413)
教育(14996)
大学(14356)
学学(13288)
问题(12828)
农业(12760)
业经(12704)
经济研究(12321)
财经(12186)
技术(11522)
(10585)
(8970)
现代(8328)
商业(7837)
(7777)
国际(7576)
理论(7536)
城市(7415)
技术经济(6908)
经济问题(6689)
共检索到222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鹤  尹来盛  冯邦彦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宇平  
21世纪初期 ,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全国上下已形成共识。各国国情不同 ,城市化的道路也不同。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首先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关键是政府从许多方面退出来 ,让位于市场 ,城市化过程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和引导 ;其次 ,要充分利用城市化的现有动力 ,即实力强大的乡镇企业 ,并以加快我国重加工业发展为契机 ,推动城市化更快发展 ;最后 ,在大、中、小城市发展选择上 ,除了少数特大型城市需要限制规模外 ,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 ,取消计划经济形成的特殊的城乡户籍制度 ,让大、中、小城市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丹清  
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全国城乡人民的共同愿望。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住房面积,需要城镇化;农村居民要提高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城镇化。特别是在当前乡镇企业发展减缓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主要靠城镇化了。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既有理论认识上的失误,也有政策操作上的偏差。为此,我刊开设“城镇化问题研究”栏目,探讨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和解决的思路、途径、方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为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献计献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朱道才  景治中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因而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但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应该加强这些地区的城市区域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廖丹清  
本文认为 ,我国城市化道路要考虑农民对城市文明的追求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极为稀缺 ;农村人口迁移成本以及城市经济规模净收益等因素 ,以正确选择城市化道路 ,加快其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永生  范建双  宋竹  
文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把握新时期国家所提出的创建集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型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即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的城市化与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同时分别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国内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也启示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以保证城市化的正确方向。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无限膨胀和中小城市不断衰落呈"冰火两重天"拉美、非洲、南亚、东南亚的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使得上述地区一直在各种"陷阱"中苦苦挣扎。上世纪中期,拉美国家机械地学习北美大农业,地主购买大型的农业机械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国内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也启示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以保证城市化的正确方向。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无限膨胀和中小城市不断衰落呈"冰火两重天"拉美、非洲、南亚、东南亚的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使得上述地区一直在各种"陷阱"中苦苦挣扎。上世纪中期,拉美国家机械地学习北美大农业,地主购买大型的农业机械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财富极大地增加,人民生活极大地改善。但是总体来说中国还是一个穷国,原因是人均收入还很低。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人均收入低与农村人口比例大有关。他们的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我国则占60%。有超过一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均收入是高不起来的。因此要赶上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收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志飞  颜进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城市化应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综合发展的道路 ,从而摈弃了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小城镇化模式。笔者就此现象从居民消费的角度作了原因分析 ,并对我国现在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南生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需要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知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永芳  张圣泉  
过去,依靠工业规模上的超高速增长和人口数量上的扩张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都把经济发展重心集中到服务业上,如今它们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和高度服务化社会。因此,要遵循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创建服务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