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2)
2023(2883)
2022(2126)
2021(2012)
2020(1819)
2019(3824)
2018(3794)
2017(7444)
2016(4009)
2015(4633)
2014(4611)
2013(4307)
2012(3890)
2011(3453)
2010(3628)
2009(3508)
2008(3702)
2007(3384)
2006(2895)
2005(2827)
作者
(10760)
(8882)
(8609)
(8356)
(5711)
(4150)
(4133)
(3476)
(3388)
(3209)
(3086)
(2980)
(2952)
(2770)
(2709)
(2694)
(2693)
(2561)
(2467)
(2458)
(2319)
(2108)
(2063)
(2040)
(2030)
(1999)
(1888)
(1871)
(1728)
(1727)
学科
(13956)
(13666)
经济(13642)
管理(10872)
(10730)
保险(10637)
(9378)
企业(9378)
中国(7381)
方法(6635)
(5921)
银行(5921)
数学(5652)
数学方法(5593)
(5553)
(5414)
(5063)
(4676)
(4628)
金融(4627)
各种(4354)
类型(4288)
种类(4274)
各种类型(4271)
保险业(3762)
业经(3672)
(3566)
财务(3564)
财务管理(3550)
企业财务(3388)
机构
大学(55638)
学院(55093)
(21973)
经济(21399)
管理(20825)
中国(17632)
理学(16702)
理学院(16536)
研究(16493)
管理学(16236)
管理学院(16124)
(14379)
(11698)
财经(10782)
(9759)
(8920)
科学(8807)
中心(8248)
财经大学(8160)
(7895)
北京(7707)
(7665)
金融(7552)
(7290)
(7068)
经济学(7007)
研究所(6816)
(6514)
师范(6471)
公司(6376)
基金
项目(32292)
科学(25594)
研究(24742)
基金(23959)
(19905)
国家(19717)
科学基金(17268)
社会(16565)
社会科(15562)
社会科学(15557)
基金项目(12047)
(11786)
教育(11403)
自然(10489)
编号(10221)
资助(10219)
自然科(10216)
自然科学(10214)
(10095)
自然科学基金(10042)
成果(8639)
(7452)
课题(7228)
(7030)
重点(6991)
(6937)
国家社会(6807)
教育部(6744)
人文(6522)
项目编号(6215)
期刊
(25268)
经济(25268)
研究(21428)
中国(12587)
(12292)
金融(12292)
(11412)
管理(7710)
学报(7222)
(6985)
科学(6631)
教育(6116)
大学(6036)
财经(5615)
学学(5601)
(4653)
技术(4645)
农业(4473)
保险(4326)
(4326)
业经(3696)
经济研究(3641)
理论(3178)
财会(3058)
现代(3000)
问题(2965)
实践(2898)
(2898)
统计(2871)
(2800)
共检索到91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损失的界定与量度,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实施中的核心。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保险立法及其学说数次对此予以修正,衍生了保险委付、追溯保险、定值保险与重置成本保险等具体制度。修正之本旨在于容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款就损失的型态、范围或理算标准予以变通或选择,以缓解传统保险法规定的严格性。修正之实质,并非以合同取代补偿原则,而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第二次勃兴。修正之价值在于以法律规则的灵活性应对被保险人需求的多元性,实现理赔的迅捷与经济,裨使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损失的界定与量度,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实施中的核心。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保险立法及其学说数次对此予以修正,衍生了保险委付、追溯保险、定值保险与重置成本保险等具体制度。修正之本旨在于容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款就损失的型态、范围或理算标准予以变通或选择,以缓解传统保险法规定的严格性。修正之实质,并非以合同取代补偿原则,而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第二次勃兴。修正之价值在于以法律规则的灵活性应对被保险人需求的多元性,实现理赔的迅捷与经济,裨使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南  
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学术界对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范围存在争议,为求逻辑上周延,损失补偿原则以适用损失补偿合同为宜。从功能上分析,损失补偿原则具有遏制赌博、防范道德风险、禁止不当得利等社会功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康雷闪  
损失补偿原则的规范功能具有"二元性",即禁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和充分填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在传统保险法理论和实践中,为了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功能,损失补偿原则完全被禁止不当得利原则所取代。随着保险技术与保险观念的进步,传统理论下的保险制度难以满足被保险人充分补偿需求并容易造成保险合同效率的低下,因此损失补偿原则规范之重心应完成从"禁止得利"向"充分补偿"的转变。在制度设计及保险合同中,应恰当缩减合同条款对补偿金额的限制、重视发展重置成本保险、重复保险中应完成分摊中按份责任向连带责任之转变、优先实现被保险人的剩余损害赔偿请求权,以更全面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向明  岑敏华  
保险竞合与重复保险既有相同点又有截然不同之处,在损失补偿原则下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普遍存在。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竞合并无特别规定,保险竞合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实务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引发争议。在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笔者建议应根据保险合同责任竞合的类型,在法理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依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来规范和处理保险竞合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向飞  洪文婷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经济损失之大、危害程度之深,均为历史罕见。雪灾危机的成功化解,政府领导起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作为国际上灾害损失补偿重要机制的保险,其功能并未充分彰显出来。在雪灾情形几近相似的异国他乡,1998年的北美雪灾有30%的经济损失得到保险补偿,2006年的中欧雪灾有50%的经济损失获得保险赔付,而目前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积极拓展包括雪灾在内的巨灾保险业务领域,建立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巨灾保险基金,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巨灾保险的渗透率,让保险这一高技术含量的现代风险管理方式惠及到所有面临巨灾风险威胁的中国人,乃是中国保险业以及国家管理者肩负的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雯  
巨灾近年来已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新西兰及日本三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能为我国在处理巨灾风险问题上得到一些启迪。面临破坏程度日益剧增的巨灾风险,必须要建立巨灾损失的分担机制,以通过保险这种分散风险方式来解决巨灾风险。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各地区人口财产状况的居民数据信息系统;以国家的名义建立基本巨灾保险基金;用商业化的方式开展商业巨灾保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等来解决巨灾损失补偿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江虹   贺晟  
由管理不善行为导致的非正常损失特殊情形,被保险人客观上遭受之税额损失未能得到保险人充分补偿。近因原则下税额损失与造成非正常损失之保险事故紧密联系,是“一因多果”逻辑下非正常损失结果之延续及扩大。保险人在保险范围内不予赔付之行为,不符合损失补偿原则中“充分补偿”之要义。实务当中裁判标尺不统一需通过立法完善:应明确在过失性管理不善情形下之损失为非正常损失;在保险范围内,保险人针对非正常损失情形之补偿,应一并补偿税额损失,以达至保险人义务之完全履行;在保险范围外,本着为企业纾困之目的,应将留抵退税作为法定救济渠道,对遭受非正常损失之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皓南  何璎栩  
在保险实务中,意外伤害保险常会被捆绑医疗费用保险等附加险,一同进行销售。这样的设计受到百姓的青睐,但其所引起的争论不绝于耳。意外伤害保险是人身保险,但如果附加医疗费用保险后,身份就显得比较特殊。因为医疗费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庹国柱  王德宝  
近年来,频发与日益加剧的农业巨灾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巨灾风险损失通过农业的基础地位乘数性地放大这种影响,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从优化与完善我国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巨灾风险属性的刻画与界定以及我国现行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方式的理论研究与现实考察,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是应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路径与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华林  
论中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方式的选择──“三维保险机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魏华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保险探索,试图以此解决几千年来中国人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农业灾害损失补偿问题。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审视未来时,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玄侦  谷爱玲  邓柏峻  
本文研究了基于损失相依保费原则下的最优再保险投资问题。该保费原则是基于过去的损失和对未来损失的估计来动态地更新保费,是传统的期望值保费原则的一个拓展。我们假设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遵循C-L(Cramér-Lundberg)模型的扩散近似,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比例再保险或获得新业务来分散风险或增加收益。假设金融市场由一个无风险资产和一个风险资产组成,其中风险资产的价格过程由仿射平方根随机模型描述。我们以最大化保险公司的终端时刻财富的期望效用为目标,利用动态规划,随机控制等方法得到CARA效用函数下的值函数的解析解,并得到最优再保险和投资策略的显性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部分模型参数对最优再保险投资策略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斌  
实证探讨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效应、风险转移效应与外贸出口之间关系。主要结论:一是风险转移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损失补偿效应对外贸出口的正面影响,但损失补偿效应与风险转移效应的净效力为正;二是随着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渗透率的逐年提高,损失补偿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力存在拐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小敏  
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现行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建立我国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路径: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环境巨灾风险应对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再保险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基金;建立环境巨灾风险证券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