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428)
2022(4125)
2021(4203)
2020(3241)
2019(7365)
2018(7606)
2017(12920)
2016(8328)
2015(9326)
2014(9473)
2013(8602)
2012(7901)
2011(7505)
2010(7941)
2009(6950)
2008(6791)
2007(6528)
2006(6109)
2005(5529)
作者
(19804)
(17246)
(16613)
(15916)
(10269)
(8263)
(7576)
(6745)
(6578)
(6053)
(5773)
(5602)
(5313)
(5277)
(5231)
(5167)
(5133)
(4879)
(4816)
(4699)
(4545)
(4397)
(4156)
(4150)
(4144)
(3950)
(3811)
(3666)
(3561)
(3426)
学科
(43711)
农业(29010)
(26963)
经济(26938)
(24786)
教育(19173)
中国(14188)
业经(11577)
(9910)
农业经济(9766)
管理(9402)
发展(9075)
(8953)
(8876)
农村(8869)
理论(7005)
(6891)
土地(6689)
(6616)
劳动(6616)
地方(6566)
(6557)
农业劳动(6290)
人口(6262)
(6162)
收入(6128)
教学(6079)
及其(5975)
方针(5898)
(5823)
机构
学院(107316)
大学(105136)
研究(41259)
(39094)
(38895)
经济(38128)
管理(34149)
理学(29500)
理学院(29132)
农业(29102)
管理学(28559)
管理学院(28340)
教育(27572)
中国(26186)
(25310)
师范(25242)
(23491)
科学(23393)
业大(21820)
(20629)
师范大学(20200)
(18844)
中心(18663)
研究所(18587)
农业大学(17678)
北京(15140)
职业(15098)
(14864)
技术(14441)
(14181)
基金
项目(65763)
研究(59878)
科学(53112)
基金(42839)
社会(35769)
(35675)
国家(35030)
教育(34119)
社会科(33026)
社会科学(33017)
编号(29950)
(29126)
科学基金(28980)
成果(26204)
(24916)
(24708)
课题(22628)
基金项目(22205)
(19546)
(17378)
(16888)
(16718)
规划(16689)
重点(15765)
资助(15541)
发展(15059)
(14972)
(14762)
自然(14731)
(14659)
期刊
(53290)
经济(53290)
(46983)
教育(46791)
研究(41438)
中国(35592)
农业(31966)
业经(16299)
学报(14959)
科学(14375)
(13988)
大学(13811)
农业经济(13122)
技术(13033)
农村(12713)
(12713)
学学(11495)
职业(11381)
(10553)
金融(10553)
(8892)
农村经济(8569)
问题(8189)
技术教育(7538)
(7538)
职业技术(7538)
职业技术教育(7538)
世界(7418)
管理(7184)
社会(7009)
共检索到177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莫丽娟  
在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职业化两条路径。农民身份的裂变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展开:一是从农民到市民,二是从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然而现代性思维下的农民教育片面追求技术中心取向,文化的断裂导致了"失根"的农民和"失意"的生活。走出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走向后现代的农民教育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农民漂泊无依的状态,重新寻回逝去的家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晔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城乡统筹。传统的城市化观点认为农村凋敝是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其表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用地的荒芜,宅基地的低效利用以及乡村文化的式微。这种观点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是资源单向流动、城市剥夺农村的关系。然而,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回流现象的增多,城市反哺农村的"涓滴效应"近几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我国,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发展困境,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提上日程。从宏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的逐步深入。从微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培育与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并蒂相连,以农业现代化为视阈,可为深入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崭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钰   巴雪真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长期向好发展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在跻身农业强国行列之前,仍需继续缩减农业劳动力数量、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从“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面临城乡间户籍壁垒及隐性门槛、农民难以从乡土社会中剥离、职业农民发展环境尚不成熟、职业农民培育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障碍,未来还需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创造优良成长环境和健全培育保障机制等方面继续着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英  李明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才能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参加新农保比不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具有明显的保障收益,但不同经济地区保障收益又有一定的差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已故美国农民学家丹尼尔·托尼曾说:即使在当代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民与农民的子孙”仍构成人口的多数。而在中国,他们几乎就是人口的全部。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 谈到中国的“国情”,中外皆首推以“人多”。连小学生都知道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强。然而很少人注意到中国的9亿农民占到了全球23亿农民的近2/5!当然,这个数据因中外“农民”定义的不同而并不准确,而更准确的数字或许会更令人触目:如果说作为一种职业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王雯  
农民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民扮演了不同的历史角色;与之同时,农民的身份地位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体而言,呈现出一个由旁观者到主体这样不断纵深的历史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翠娥  万江红  
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调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应从组织建设与环境改善两方面着手,在促进合作社发展环境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同时,更要重视增强合作社的能力建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摆脱困境、获得更好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雄  
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民合作出现了互助性合作、服务性合作和市场性合作的依次转换,与此相对应,农民本身也经历了从生存型农民到发展型农民再到现代型农民的转变,农民合作形式的提升推动了农民的现代转型。在我国农民绝对数量多,相对比例高,人均可耕地资源少,而城市吸纳农村人口不可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吸收农村人口比例的基本国情之下,通过这样升级的合作路径可以走出一条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农民现代化之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水清  贾兵强  向安强  
农民教育是科教兴农的主要内容 ,是提高农民素质与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 ,是增强农民增长的重要措施。然而 ,我国农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如农民教育投入不足 ,农民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滞后等。文章在分析这种现状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永州  
权威崇拜、安分守己的臣民意识 ,循环、经验、静态的经世观念 ,封闭、内向的文化心  态 ,富贵利禄的价值目标 ,平均共有的社会理想 ,背离传统的畸形发泄 ,是农民传统意识和  价值选择的核心内容。剖析这些内容 ,是实现传统农民意识超越、重构现代农民价值观的  前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东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就业结构变化,决定了农民的教育价值观有着明显的转变过程。在计划经济单一就业结构下,教育和农民就业之间关系不大,农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跳农门”。在市场经济多元就业结构下,农民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其内动力是“非农就业”目标,期望教育能带来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从就业的角度去审视农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国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素质,是指我国历史形成的生存条件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众心理中的内化和沉淀,是由我国传统文化背景所塑造、陶冶而成的人生基本态度、情感方式等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心理总体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农民教育"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不同指称。在现代农业发展语境中,"农民教育"应被重新解读为一种"面向农村"的农民教育、一种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民教育、一种动态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波  刘成玉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和效果提升创造了契机。国外在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方面探索出了许多成功模式和经验,国内总体上也具备了发展农民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立足现有条件,借鉴国外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思路和对策,包括把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界定为公共产品;加强政府基础设施投入和学员补贴;立足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业多功能化、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的背景与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加强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