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6)
2023(5738)
2022(4697)
2021(4825)
2020(3812)
2019(9024)
2018(9034)
2017(15395)
2016(9463)
2015(10966)
2014(10906)
2013(10226)
2012(9852)
2011(9374)
2010(9284)
2009(8130)
2008(7996)
2007(6919)
2006(6388)
2005(5986)
作者
(23027)
(19196)
(19189)
(18569)
(12428)
(9243)
(8884)
(7667)
(7506)
(6864)
(6665)
(6534)
(6335)
(6213)
(6156)
(6116)
(5901)
(5624)
(5543)
(5530)
(5285)
(4640)
(4552)
(4408)
(4380)
(4352)
(4206)
(4147)
(3975)
(3867)
学科
(33476)
经济(33443)
中国(19027)
教育(18884)
管理(15856)
方法(14899)
数学(13752)
(13687)
数学方法(13640)
(9812)
贸易(9807)
(9693)
(9220)
企业(9220)
(8151)
(8041)
理论(7681)
(6983)
(6620)
(6035)
发展(6021)
关系(5918)
(5898)
(5830)
教学(5746)
(5524)
银行(5520)
(5501)
金融(5501)
(5436)
机构
大学(131799)
学院(123045)
(55519)
经济(54625)
研究(54451)
管理(38035)
中国(35904)
理学(32384)
理学院(31867)
管理学(31382)
管理学院(31110)
(30709)
科学(28443)
教育(27971)
(26972)
(26628)
师范(26512)
研究所(24721)
(23617)
师范大学(22464)
中心(21941)
北京(21337)
经济学(19326)
(19214)
财经(19095)
(17784)
(17491)
经济学院(17419)
(15651)
研究院(15023)
基金
项目(77626)
研究(64955)
科学(63342)
基金(55901)
(48611)
国家(48145)
社会(41373)
科学基金(39389)
社会科(39033)
社会科学(39029)
教育(37776)
基金项目(27481)
编号(26686)
(26626)
(26511)
成果(25272)
资助(23800)
课题(22255)
自然(21698)
(21578)
自然科(21220)
自然科学(21214)
自然科学基金(20880)
重点(19500)
中国(19489)
教育部(19438)
(18484)
(18214)
(17720)
国家社会(17591)
期刊
(56881)
经济(56881)
研究(52279)
教育(46261)
中国(34855)
学报(16341)
(16230)
科学(15943)
管理(14090)
大学(13968)
(13608)
技术(12798)
学学(11374)
经济研究(10959)
职业(10920)
财经(10196)
农业(10061)
(9819)
金融(9819)
(9798)
世界(9319)
(9035)
国际(8976)
问题(7852)
(7660)
论坛(7660)
技术教育(7214)
职业技术(7214)
职业技术教育(7214)
(6967)
共检索到20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十五”期间我国比较教育为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比较教育学科立项总数偏少、选题分布不够合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项目很少、机械照搬的倾向以及理论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比较教育面临发展的难得机遇,只有走出单纯传播发展的局限,克服照搬的倾向,走向扬弃,在全球视野下,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发挥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批判力量,提升比较教育研究质量,才能实现我国比较教育崭新的历史使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十五”时期,天保工程成效显著:资源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生态步入恢复好转期,产业结构步入复苏调整期。工程区累计减少森林蓄积消耗量4.26万m3,相当于少砍382.8万hm2森林面积;净增森林面积815.7万hm2;累计分流安置66.5万富余职工。“十一五”时期,工程面临资源总量与生态需求、经济发展与分流职工、新旧体制转换等困难与矛盾,同时存在经营机制、后续产业、人员分流、企业办社会、机构与管理等多方面的不适应。2006年工作思路是巩固成果,合理定产;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促进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帆宇  朱炳元  
作为一种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超越和取代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在观念上具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在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技术观上,工业文明奉行征服型技术观,而生态文明则秉持和谐型技术观;在消费观上,工业文明坚持消费主义消费观,而生态文明则践履生态消费观;在发展观上,工业文明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观,而生态文明则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在自然观上,工业文明崇尚机械论自然观,而生态文明则强调整体有机论自然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黄群慧  吕铁  周维富  
“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取得了更快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存在诸如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就业和向非农转移的人口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和数量不同步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大量“待城市化”的乡镇企业员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难度都将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通过对质量观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提出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研究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个基本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赋予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崭新内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巍  
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为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从制度的本身去理解制度,犹如手持长矛的堂吉诃德,乱冲乱撞。因此有必要遵循马克思的思路再研究,还制度的根源基础于物质的生产生活关系,还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导能动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十一五"是我国教育改革迈向深入的新阶段,也是教育全球化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机遇期,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此期间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以国内三份核心期刊为依据,可以发现五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国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研究方向的这些变化也揭示出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多样化、应时性的特点和欠均衡、欠独立、欠连贯等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放  
今年全国“两会”有许多新的亮点。笔者认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二:其一,审议和通过了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是中央政府为推动我国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继续迈进而对未来五年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以往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有很大不同的是:“十一五”规划在提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等原则的同时,特别强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强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昌恬  
对我国“十五”期间林业计划与财务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在谋划发展战略、争取政策投入、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生产关系、强化资金运行安全管理、引导服务等方面的成就。提出“十一五”期间林业计财工作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好战略谋位、继续推进大工程建设、强化林业科技自主创新、注重林业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上进行把握,并提出2006年林业计划与财务工作的具体安排。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勇  张沅哲  
对信息人概念予以解读,剖析了该概念与信息用户相比更为丰富与深刻的人性蕴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用前者取代后者的意义,呼吁要在人学范畴背景下实现以信息人为逻辑起点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傅正  
针对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的不足,指出人的物化及物的人化皆为管理中的异化现象。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找出认识上的偏差,并提出了扬弃图书馆管理中异化现象的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SEEA, namely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is based on SNA.Considering the scope, framework,concept of accoun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is paper argues how SEEA develops the useful and discards the useless contrasted to SNA in detail.The author believes,although SEEA applies itself to bring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actor into traditional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which results i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ccounting and forming a new system of concepts,this reconstruction is limited.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SEEA formed in this way:the framework of accounting seems too complex,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is also asymmetric,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needs to be developed furthe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