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4)
2023(4796)
2022(3992)
2021(3823)
2020(3137)
2019(7001)
2018(6641)
2017(11784)
2016(7259)
2015(8488)
2014(8652)
2013(8002)
2012(7425)
2011(6754)
2010(7023)
2009(5933)
2008(5806)
2007(5260)
2006(4632)
2005(4226)
作者
(20098)
(16669)
(16426)
(15925)
(10446)
(8024)
(7591)
(6486)
(6348)
(6063)
(5671)
(5665)
(5381)
(5371)
(5246)
(5233)
(5137)
(4881)
(4860)
(4746)
(4575)
(4144)
(4012)
(3935)
(3864)
(3755)
(3725)
(3710)
(3432)
(3379)
学科
(23843)
经济(23826)
管理(15644)
(12602)
(12341)
(10099)
方法(9823)
(9815)
企业(9815)
财政(9661)
理论(8990)
中国(8595)
教育(8153)
(8064)
数学(7995)
数学方法(7875)
(7209)
教学(6528)
业经(5257)
(5239)
地方(4931)
技术(4752)
农业(4485)
(4299)
(4224)
学法(4157)
教学法(4157)
经济学(3900)
(3797)
思想(3678)
机构
学院(104801)
大学(100022)
(35588)
经济(34726)
研究(33928)
管理(30301)
理学(25624)
理学院(25232)
管理学(24645)
管理学院(24440)
科学(22392)
中国(22084)
(21716)
(21000)
(19103)
师范(18952)
技术(18209)
(17829)
(17549)
职业(17470)
(17333)
研究所(16107)
师范大学(15126)
教育(14898)
财经(14790)
业大(14671)
中心(14270)
(13837)
农业(13679)
技术学院(13361)
基金
项目(63594)
研究(51732)
科学(49348)
基金(41913)
(36004)
国家(35608)
社会(30134)
科学基金(29480)
教育(29061)
社会科(28356)
社会科学(28348)
(28336)
编号(23683)
(23515)
基金项目(21627)
成果(20907)
课题(18629)
自然(16991)
资助(16641)
自然科(16567)
自然科学(16562)
(16371)
自然科学基金(16291)
重点(15661)
(14234)
(14074)
规划(13978)
项目编号(13619)
(13612)
(13367)
期刊
(41657)
经济(41657)
研究(34335)
教育(30726)
中国(26696)
学报(19722)
(18814)
(14931)
大学(14695)
科学(14685)
学学(13239)
技术(12296)
职业(11573)
农业(10195)
管理(10099)
财经(9336)
(8117)
图书(7302)
技术教育(7278)
职业技术(7278)
职业技术教育(7278)
经济研究(7036)
(6965)
论坛(6965)
问题(5629)
(5564)
书馆(5485)
图书馆(5485)
(5443)
金融(5443)
共检索到158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伟萍  
从高职院校思政课与思政课教师的传播学分析入手,旨在寻求传播学和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之间的契合点。探讨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路径,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闫殿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学术涵养、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建强  舍娜莉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实践活动素质和良好的师德是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并不能满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高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以批判精神为支撑,加快提高其创新素质,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了解学生需求,提升社会活动素质,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不断提高师德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春梅  宋治非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思政课"青年教师连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与未来,他们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与低、优与劣直接关系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新时期互联网新常态下带来的挑战,必须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来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丽娟  
高校品牌传播就是借助广告、人际关系、新闻报道等传播手段对高校发展目标、学校办学质量等在目标受众中进行传播,以提高学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本文以"受众"为研究视角,从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对大学品牌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有助于高校提高认知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莫岳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体素质得到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还必须看到,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艳梅  
高职教育偏离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诱因之一是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传播缺失。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传播渠道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其传播缺失主要表现在传播者自觉与主体意识迷失,社会建制缺位;信息整合度低,教育决策支持乏力;传播类型选择失当。提高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策略包括:做好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以专业网站为中心的媒介体系,强化传播主体信息素养与信息的"深加工",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的互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北坪  潘清泉  
思政教育要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促进教育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对信息层层把关,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消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加强对传播理论的运用,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形式,其教育过程就是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放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对深化学科内涵,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靓霞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征宇  
重视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德国等典型国家和我国高职师资素质提升的培养重点、经验和创新举措的比较研究,为构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素荣  
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从传播学视角分析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知识传播存在的问题,把传播的信息内容梳理、整合、创新,注重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模式,注意根据受众教师群体特点,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活动,以此提升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的知识传播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介郑  
构建一门完整的传播学——《信息传播学》读后皮介郑(云南大学档案学系云南650091)今天,已不再有人怀疑信息的重要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已超过后者。信息的最大特性在于共享,它不仅不会在传递中减少,反而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群  
现今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多样,泛娱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困难性与复杂性,尤其对于国际新闻传播基于文化、情感、思维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差异致使新闻传播需要以跨文化为基础,凸显出新闻传播策略更新升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孙英春编著的《跨文化传播学》分析我国新闻传播对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现状,从文化认同与法律手段双重视角探讨新闻传播创新策略,助力新闻传播向着更加完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促使我国舆论环境更加健康积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昆玲  闫翅鲲  
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现代化所需各类高级人才的历史重任,其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果与发展水平。在21世纪,以人才竞争为其本质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教育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现代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发展素质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现代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新型素质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元俊  
科研素质是衡量合格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高职学院教师科研基本素质建立在一般科研素质基础之上,但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特点,即要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要具备实用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