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9)
- 2023(2621)
- 2022(2315)
- 2021(2361)
- 2020(2085)
- 2019(4884)
- 2018(4900)
- 2017(9185)
- 2016(5100)
- 2015(5844)
- 2014(5912)
- 2013(5870)
- 2012(5245)
- 2011(4426)
- 2010(4415)
- 2009(4052)
- 2008(4463)
- 2007(3694)
- 2006(3177)
- 2005(2804)
- 学科
- 管理(14989)
- 济(14770)
- 经济(14752)
- 业(13305)
- 企(11153)
- 企业(11153)
- 财(8235)
- 务(6555)
- 财务(6551)
- 财务管理(6538)
- 企业财务(5904)
- 地方(5774)
- 农(5404)
- 方法(5011)
- 学(4414)
- 数学(4037)
- 数学方法(3936)
- 会计(3778)
- 中国(3673)
- 农业(3665)
- 业经(3562)
- 制(3256)
- 理论(3055)
- 环境(2862)
- 和(2569)
- 教学(2483)
- 地方经济(2309)
- 贸(2308)
- 银(2303)
- 银行(2303)
- 机构
- 学院(62401)
- 大学(60681)
- 管理(22664)
- 济(19294)
- 理学(18935)
- 理学院(18664)
- 经济(18564)
- 管理学(18328)
- 管理学院(18201)
- 研究(17303)
- 中国(15545)
- 财(14787)
- 京(13562)
- 江(11604)
- 科学(11144)
- 财经(10142)
- 中心(9483)
- 范(9414)
- 师范(9367)
- 州(9102)
- 会计(9060)
- 经(8807)
- 所(8798)
- 农(8510)
- 北京(8240)
- 业大(8151)
- 师范大学(7421)
- 省(7356)
- 研究所(7097)
- 技术(6980)
- 基金
- 项目(37721)
- 研究(29855)
- 科学(28799)
- 基金(25438)
- 家(21098)
- 国家(20852)
- 科学基金(18300)
- 社会(17104)
- 省(16025)
- 社会科(16007)
- 社会科学(16002)
- 基金项目(14506)
- 编号(13841)
- 教育(13654)
- 划(12771)
- 自然(12034)
- 成果(11741)
- 自然科(11682)
- 自然科学(11681)
- 自然科学基金(11450)
- 资助(9832)
- 课题(9340)
- 项目编号(8263)
- 重点(8206)
- 性(8162)
- 年(8067)
- 发(8052)
- 部(7760)
- 创(7550)
- 大学(7356)
共检索到10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雷 刘爱杨 卜华
随着能源经济的发展,PM2.5的排放越来越严重,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公路出行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文章分析了污染物产生的原因,从会计学角度提出了改进排污计费方法和提高排污成本的措施,期望能对控制PM2.5的排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PM2.5 排污费 排污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涛 郭萌萌
近年来雾霾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而雾霾频发导致PM2. 5概念股受到投资者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现实环境问题,研究投资者通过对环境的关注度继而对与环境相关的股票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探究投资者对雾霾和PM2. 5概念股的关注度对PM2. 5概念股的影响。分析发现投资者对雾霾和PM2. 5概念股的关注度的增加能拉升PM2. 5概念股的股价。投资者对雾霾的关注度和PM2. 5概念股的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关注度的增加同时也提高PM2. 5概念股交易的活跃程度以及PM2. 5概念股涨停的可能性。此外,本文发现正面的新闻报道会拉升PM2. 5概念股的股价而负面的新闻报道会降低其股价。最后,本文通过讨论内生性和异质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崇辉 王文军 汤健 曾序春 冯瑶
在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中,PM2.5浓度超标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已成为近期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热点,PM2.5浓度超标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关于PM2.5导致的人口健康风险后隐藏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在我国还不多见。本文构建了PM2.5浓度超标排放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性分析了人口空间分布与PM2.5浓度分布空间耦合对人口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PM2.5健康风险是在研究区域内具有空间动态的特点,不同人群面对PM2.5具有不同的健康风险,流动人口、贫困人口和非自有住房人口面对PM2.5健康风险时明显处于弱势。人口社会经济因素解释了PM2.5健康风险的4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厉伟 汪国懋 姜玲
近年来,中国PM2.5污染日趋严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是解决该污染的重要前提条件。文章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13个省辖市一定时段内PM2.5自身的变动趋势以及PM2.5值与各市GDP、用电量、汽车拥有量、产业结构、房屋施工面积等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发现各个经济变量都是导致PM2.5浓度增加的重要因素,并在影响程度上呈现出递减的关系。
关键词:
PM2.5 影响因素 计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丽璇
排污费法律性质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同时,厘清这一问题也是从法理上审视费改税正当性的前提条件。在国内,一些学者只是简单的将其认定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准排污税"。然而,通过排污费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及与不同经济手段的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排污费更倾向于是一种"准目的税",因而,只有推行费改税才能实现排污费形式与实质上的统一。
关键词:
排污费 目的税 法律性质 费改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雪
动力机制运行状况是影响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进程的关键。在"PM2.5监测入国标"事件中,以动力方向为划分标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要素可有机形塑为"拉力—推力—压力—场力"动力系统模型。危机驱动频繁化、法律约束力较弱、环境行政系统掣肘等缺陷与不足实质上反映出我国现有信息管理方式的浓厚私密化色彩。传统公共管理思维惯性、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以及四种作用力属性差异分别构成当前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动力机制问题的历史根源、时代根源、本体根源。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公域私域分开成为时代趋势,以公共性为导向,可通过法律建设、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环境善治等途径实现现有动力机制的优化升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婉莹 刘艳芳 刘耀林 安子豪 银超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城市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当前微观尺度下空气监测点周围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影响的研究较少,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选取地形、污染源、人口、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与城市景观格局6大类预测变量,其中城市景观格局选取边缘密度、连续度、形状指数、斑块平均面积、蔓延度、均匀度指数7个景观指数,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所选取的土地景观格局指数可以解释研究区PM2.5浓度的73.2%的变异,模型拟合较好;(2)影响PM2.5浓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林地、草地与水体。微观尺度下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中连续度和形状指数对PM2.5影响显著,建设用地连续度越高,分布越集聚,PM2.5浓度越高;水体形状指数越小,形状越简单规则,越易降低PM2.5浓度;(3)城市整体景观格局中,景观聚集程度与景观多样性等因素对PM2.5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减少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离散分布,使各景观类型均匀分布于整体景观内,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气防治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嵘 郭欣欣 王杰 杨安
从产业集聚外部性出发,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借助2008—2015年我国73个PM2.5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位于第一、第三区间时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正外部性,位于第二门槛区间时对雾霾污染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2)环境规制力度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注重产业集聚动态演进变化、动态调整产业集聚水平,制定严苛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雾霾污染 外部性 门槛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静 尚二萍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危机,工业、道路交通、居住区等的化石燃料燃烧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人类的健康。本文以传统老工业基地——沈阳为例,对比城市快速发展下的主要用地类型(工业区、居住区、道路交通、绿地、能源区)的PM2.5浓度,找寻其存在的空间规律,为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结论表明:沈阳的热电厂所在地PM2.5浓度最高,是城市最大的污染源;工业区、居住区、道路交通次之,约有1/6的居住区受到较高PM2.5浓度的影响;绿地周围浓度最低。
关键词:
PM2.5 城市规划 用地类型 空间对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昀凯 刘胜华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主要经济发展地区的雾霾天气不断爆发,使我国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PM2.5作为雾霾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日渐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随着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从法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土地利用与PM2.5的相关研究都显得相当重要。研究目的:分析武汉市各类用地类型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程度。研究方法:使用ENVI与ArcGIS对武汉市2013年MODIS气溶胶产品进行空间分析与插值处理,再应用SPSS将其与武汉市2013年10个观测点的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浪 周廷刚 温莉 刘晓璐 朱晓波
采用1998~2013年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PM2. 5全球高精度产品数据集,结合GIS空间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WR)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成渝城市群城市化与PM2. 5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1998~2013年成渝城市群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区域的PM2. 5均值明显高于非城市区域,说明城市化对PM2. 5具有一定的影响;(2)近16 a PM2. 5重心与城市重心整体上都向东南方向移动,且两者每年在经度上的波动方向基本相反;(3)夜间灯光数据与PM2. 5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1998~2013年两者的GWR全局R~2在0. 86~0. 95之间,相关性显著,研究区内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对PM2. 5的分布具有明显影响;(4)地理探测分析表明不同城市化因子对PM2. 5影响差异显著,从2006到2013年城区人口密度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渐成为成渝城市群PM2. 5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向华
本文介绍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评价了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同时进一步比较了排污费和排污税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尽管排污费与排污税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但是通过对比两者在设立程序、审批部门、征收主体、征收对象、资金使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执行力度以及是否无偿等方面的特征,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排污费在征收对象和资金使用方向上更为明确,而排污税则在征收主体和执行力度方面更占有优势,两者各有所长。最后文章针对排污费改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难题进行阐述,如排污收费的费率与税率的转化、污染排放与税基的联系、税目确定、征收方式的制定、减免税收政策的制定等,并对现行排污费的自我...
关键词:
庇古税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费 排污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剑锋 李梦娇
排污费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将企业外部化成本内部化。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产业2000-2015年的有关数据,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实证检验排污费的环境治理效果。研究表明:排污费对电力产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通过EWIEWS软件对排污费与氮氧化物做XY散点图,结果显示两者是正向关系。电力产业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电力产业能源使用强度与污染排放是正向关系,电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减低污染排放量,降低二产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减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通过对比两种污染物的实证结果得出排污价格的提高,排污费用的增加能够促使污染排放的拐点出现;不同污染物出现拐点的价格标准是不同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该提高排污价格和排污收费标准,增强排污价格引导机制。
关键词:
电力产业 排污费 排污价格 污染排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推动结构调整的经济类政策应该达到三个目的:纠正政府对市场的扭曲、纠正市场的失灵(外部性)、强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我国过度依赖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煤炭占比极高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下称"经济结构")问题是导致我国高污染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污染性的结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要研究政府、市场、企业和消费者四个角色的作用。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类原因导致了高污染的经济结构:一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光廷 李建军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3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彰显了中央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在这方面,财税政策也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以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推进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