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3)
- 2023(10113)
- 2022(8778)
- 2021(8242)
- 2020(6941)
- 2019(16261)
- 2018(15724)
- 2017(31252)
- 2016(17073)
- 2015(19179)
- 2014(19240)
- 2013(18878)
- 2012(17688)
- 2011(15718)
- 2010(16106)
- 2009(15103)
- 2008(15781)
- 2007(14173)
- 2006(12297)
- 2005(11106)
- 学科
- 济(67921)
- 经济(67855)
- 管理(53704)
- 业(52012)
- 企(44953)
- 企业(44953)
- 方法(30701)
- 数学(26850)
- 数学方法(26565)
- 财(23918)
- 农(20505)
- 中国(17154)
- 业经(16603)
- 务(16311)
- 财务(16285)
- 财务管理(16244)
- 制(15576)
- 企业财务(15270)
- 贸(13889)
- 贸易(13883)
- 学(13519)
- 易(13518)
- 农业(12975)
- 地方(12905)
- 银(12327)
- 银行(12307)
- 行(11368)
- 策(11366)
- 融(10746)
- 金融(10744)
- 机构
- 学院(244289)
- 大学(241496)
- 济(102798)
- 经济(100617)
- 管理(95893)
- 理学(81856)
- 理学院(81030)
- 管理学(79841)
- 管理学院(79362)
- 研究(78906)
- 中国(62892)
- 财(54800)
- 京(49399)
- 科学(45882)
- 财经(41646)
- 所(39870)
- 农(38889)
- 江(37972)
- 中心(37674)
- 经(37465)
- 研究所(35274)
- 业大(33530)
- 经济学(31468)
- 北京(31005)
- 农业(30559)
- 财经大学(30487)
- 范(30251)
- 师范(30008)
- 州(29807)
- 经济学院(28524)
- 基金
- 项目(154334)
- 科学(121685)
- 研究(116767)
- 基金(111598)
- 家(95607)
- 国家(94763)
- 科学基金(81509)
- 社会(73869)
- 社会科(70017)
- 社会科学(69995)
- 省(60174)
- 基金项目(58555)
- 教育(53786)
- 自然(51229)
- 划(50607)
- 自然科(49937)
- 自然科学(49920)
- 自然科学基金(49051)
- 编号(49030)
- 资助(45517)
- 成果(41248)
- 部(35287)
- 重点(34937)
- 课题(33444)
- 发(33310)
- 创(32083)
- 性(31135)
- 教育部(30540)
- 国家社会(30098)
- 人文(30065)
- 期刊
- 济(114614)
- 经济(114614)
- 研究(73326)
- 财(47592)
- 中国(45403)
- 农(35131)
- 学报(33650)
- 管理(33087)
- 科学(31522)
- 融(25869)
- 金融(25869)
- 大学(25696)
- 学学(24288)
- 教育(23484)
- 农业(23276)
- 财经(20788)
- 技术(19699)
- 业经(19515)
- 经济研究(18582)
- 经(17773)
- 会计(16387)
- 问题(15292)
- 财会(14558)
- 贸(12832)
- 技术经济(12326)
- 版(12185)
- 业(11909)
- 理论(11908)
- 商业(11237)
- 现代(10996)
共检索到36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孟繁颖
国有资产的全方位多渠道流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及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及不完备等。相应地治理措施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严格政企分离,消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琏条的“非经济性失效”;对所有权职能进行必要的分解,明晰并稳定产权关系;调整重组国有企业出资人所有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建立科学、规范、法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良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殖,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不仅不能保值,而且有被逐渐“吃空”的趋势。本文试图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必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机理与对策范必国有资产是劳动人民年复一年累铢积锱创造的果实,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料,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总额约3.5万亿元,从8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造成的流失高达5...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素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秀芝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赵秀芝它的资产总额已占全社会资产总额的65%,安排了全社会就业人口的67%,提供了60%以上的国家财政收入。但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有的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这种情况至今仍没有得力有效的解决措施,形势日益严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训苏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论分析张训苏纳什、Selten和Harsanyi因成功地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研究而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何谓博弈论呢?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决策主体的对策行为相互影响时的决策选择和这种选择的均衡性问题等的理论观点与体系。其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喜平 丁天舒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国有资产流失,是不同经济主体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博弈行为结果。从博弈扩展模型分析,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双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消极心态下的非合作行为,以及代理方利用权力,在积极心态下追求最大利益的违规行为与委托方监督管理间的博弈均衡。应从激励机制、风险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配置机制等方面阻止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日益严重。文章指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8种途径,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并具此提出了构建国有资产三级安全防卫体系的设想,即:第一,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景升
作者认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是由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出资者、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我国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投资体制、国有企业资金供应及利润分配体制、金融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失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分析流失原因的最终目的是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防止新的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
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华伟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奕论分析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郭华伟经济活动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经济主体间的博奕关系。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551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量26742亿元。粗略估计,每年国有资产流失为百亿元以上。因此,解决国有资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衍球
乡镇卫生院(国有性质,下同)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它是卫生院防病治病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资基础,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健康劳动力的重要保证。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院的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卫生院国有资产的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卫生院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