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6)
2023(3354)
2022(2844)
2021(2650)
2020(2339)
2019(5481)
2018(5645)
2017(11196)
2016(5579)
2015(5843)
2014(5727)
2013(5564)
2012(4943)
2011(4156)
2010(4350)
2009(4200)
2008(4680)
2007(3987)
2006(3499)
2005(3198)
作者
(13848)
(11205)
(11014)
(10745)
(7214)
(5322)
(5222)
(4437)
(4348)
(4249)
(3965)
(3713)
(3505)
(3477)
(3400)
(3377)
(3354)
(3322)
(3251)
(3208)
(2907)
(2897)
(2682)
(2653)
(2620)
(2619)
(2502)
(2394)
(2258)
(2254)
学科
管理(22080)
(18249)
(17194)
经济(17180)
(16980)
企业(16980)
(10417)
(8533)
财务(8521)
财务管理(8498)
企业财务(7995)
(6750)
方法(6575)
(5949)
银行(5949)
(5385)
业经(5216)
数学(5159)
数学方法(5087)
(4876)
金融(4875)
(4722)
中国(4623)
(4439)
体制(4370)
信息(4333)
理论(3905)
会计(3768)
地方(3726)
(3625)
机构
学院(70339)
大学(70190)
管理(31093)
理学(25955)
理学院(25771)
(25660)
管理学(25479)
管理学院(25337)
经济(25041)
研究(18703)
(18617)
中国(18329)
(14372)
财经(13356)
(11858)
(11130)
会计(11069)
中心(10506)
科学(10211)
财经大学(9690)
(9170)
(9140)
北京(8781)
商学(8465)
商学院(8404)
业大(7764)
(7679)
师范(7617)
研究所(7343)
经济管理(7168)
基金
项目(44045)
科学(34990)
研究(33937)
基金(32454)
(27359)
国家(27138)
科学基金(24455)
社会(21779)
社会科(20665)
社会科学(20661)
基金项目(17272)
(16996)
自然(15332)
编号(15143)
教育(15076)
自然科(15021)
自然科学(15018)
自然科学基金(14790)
(13946)
成果(13619)
资助(12850)
项目编号(11044)
(9572)
重点(9456)
课题(9162)
(9139)
国家社会(9072)
(8978)
(8948)
人文(8577)
期刊
(26287)
经济(26287)
(20292)
研究(20032)
中国(15363)
会计(12311)
管理(10331)
学报(9113)
(8643)
金融(8643)
财会(8630)
图书(7877)
科学(6998)
大学(6548)
财经(6525)
情报(6022)
学学(5886)
通讯(5840)
会通(5827)
(5656)
(5397)
技术(5234)
书馆(5203)
图书馆(5203)
教育(5043)
理论(4951)
(4840)
实践(4663)
(4663)
经济研究(4435)
共检索到113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以凯  王文莲  
作为会计信息供给者的管理层与作为会计信息需求者之一的监管者之间存在着博弈。博弈关系的存在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说明会计监管具有必要。然而,现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会计信息供给质量出现问题。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型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型下,会计监管与会计信息供给达到协调统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文章以公司治理为背景、以会计发展史为证据,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着力阐述公司治理演进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制度性结构的形成过程。文章首先解释"保密、保密、再保密"惯例的形成原因,并论证市场机制虽可确保企业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然而却无法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文章还针对股权分散的公司治理特征的现实,解释为什么投资者不愿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最终促使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的出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黎军  
运用经济学的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原理、博弈理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会计造假的深层机理予以经济学分析和解释,会计造假主体出于其实体追求效用最大而对社会产生着负面影响,这正是进行会计造假违法性分析并用于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研究的原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贵  严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华  刘晓华  
在经济不太发达、国际经济交往不太多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蓉  
一、金融监管与会计政策的关系(一)金融监管与会计政策之间互相影响会计准则属于会计政策的一部分,两者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影响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机构为了应付会计政策的变更所产生的影响,必须变更相应的监管政策,才能够使得监管措施能有效实施,从而使得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一旦改变会计政策,会影响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而对会计政策的制定加以干预。(二)金融监管体系中包括了会计标准会计标准是编制财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永康  罗国荣  
强化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规则的相互协调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针对当前两者在协调方面仍然存在的现实困难,该文建议,应继续推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加快准则趋同步伐,完善准则制定程序;银行监管机构应积极参与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并增强与会计准则协调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曙光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者来源于多个方面,不同的信息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动机。所有者的需求动机,在于检验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潜在投资者的需求动机,在于提高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当局的需求动机,在于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动机,在于规范资本市场行为。然而,从2009年度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明显不足。加大政府监管与协调力度,是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威  李改萍  
在现代经济中,信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利润。随着周围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企业需要加大披露非财务信息的份量。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非财务信息的需要动机和当前的供给情况分析得出其披露质量不高的结论,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丹  孟庆彬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方的监管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披露方与监管方的行为战略选择及博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恕莲  潘铖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正确决策依赖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信息,可以说信息披露规范是建立健康、公平、有序的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在我国会计规范与监管方面一直起直接的主导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会计规范和监管仍由财政部实施将会导致政府规范与监管的职能重叠和多头管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确立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会计信息规范与行为监管中的主导和核心地位,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独立行使对资本市场的全面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平  简建辉  
本文回顾了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演进路径,指出信息披露监管具有伴随金融危机或公司财务丑闻之后呈现跳跃式扩张的特征,从政治家集团的"亲经济周期性"监管、信息供需双方利益集团在规制过程中的博弈力量对比以及市场不断创新导致的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角度作了分析和解释,并认为解决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应提高监管行为透明度,培育和发展有效信息使用者集团,通过司法救济强化投资者维权力量等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兴楣  
应用混合线性估价模型分析内部控制政府监管和审计介入对信息相关、进而对市场估价的影响,并揭示监管成本对投资者预期和估价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政府监管增强了信息相关,但是监管效应会在后续年度随着期望的回落而回调;监管净收益大于未监管收益,带来了股价的正向反应,但是优势不明显;以审计介入在报告终点的监管存在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因增信作用提高了信息相关,另一方面,强制审计会对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引起股价的负向反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计提拨备是真实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避免信用风险积聚引发危机的重要手段,而由于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出发点的不同,有关拨备计提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挖掘拨备计提相关规定的差异,深入分析了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协调、求同存异的有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