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9)
- 2023(10264)
- 2022(8341)
- 2021(7558)
- 2020(6392)
- 2019(14355)
- 2018(13777)
- 2017(25836)
- 2016(14837)
- 2015(17078)
- 2014(17183)
- 2013(15988)
- 2012(14208)
- 2011(12308)
- 2010(12573)
- 2009(10906)
- 2008(10923)
- 2007(9812)
- 2006(8467)
- 2005(7737)
- 学科
- 业(74587)
- 企(69985)
- 企业(69985)
- 管理(57158)
- 济(55989)
- 经济(55920)
- 业经(25985)
- 方法(24089)
- 农(22426)
- 财(21853)
- 务(18415)
- 财务(18409)
- 财务管理(18398)
- 技术(18144)
- 企业财务(17427)
- 农业(16754)
- 数学(16555)
- 理论(16537)
- 中国(16420)
- 数学方法(16389)
- 策(12742)
- 划(12694)
- 企业经济(12032)
- 制(11788)
- 和(11403)
- 经营(11362)
- 教育(10607)
- 技术管理(10517)
- 体(10297)
- 教学(9510)
- 机构
- 学院(207281)
- 大学(190155)
- 济(80313)
- 管理(80259)
- 经济(78746)
- 理学(69206)
- 理学院(68522)
- 管理学(67560)
- 管理学院(67192)
- 研究(57817)
- 中国(43572)
- 京(38916)
- 财(37767)
- 农(34410)
- 江(33905)
- 科学(33388)
- 技术(31048)
- 职业(30686)
- 财经(30265)
- 业大(29057)
- 所(28301)
- 经(27525)
- 农业(27057)
- 中心(26729)
- 范(26636)
- 师范(26432)
- 州(26285)
- 研究所(25232)
- 北京(23731)
- 经济学(23432)
- 基金
- 项目(132041)
- 科学(106968)
- 研究(106688)
- 基金(92153)
- 家(77347)
- 国家(76424)
- 科学基金(68383)
- 社会(66066)
- 社会科(62512)
- 社会科学(62494)
- 省(57680)
- 教育(55358)
- 基金项目(49428)
- 编号(47106)
- 划(46306)
- 自然(42207)
- 自然科(41316)
- 自然科学(41307)
- 自然科学基金(40649)
- 资助(35698)
- 成果(35661)
- 课题(34233)
- 业(33344)
- 创(32080)
- 重点(30308)
- 部(29798)
- 发(29728)
- 年(29261)
- 创新(28753)
- 制(28303)
- 期刊
- 济(92547)
- 经济(92547)
- 研究(56219)
- 中国(46953)
- 教育(42584)
- 管理(33969)
- 财(33605)
- 农(32550)
- 技术(29044)
- 学报(24369)
- 科学(24363)
- 农业(22927)
- 职业(21150)
- 大学(19974)
- 学学(18774)
- 业经(18689)
- 财经(15423)
- 融(14948)
- 金融(14948)
- 业(14855)
- 技术教育(14068)
- 职业技术(14068)
- 职业技术教育(14068)
- 经济研究(13619)
- 经(13545)
- 技术经济(12179)
- 问题(11710)
- 坛(11584)
- 论坛(11584)
- 财会(11563)
共检索到305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明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主要由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性、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根据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认同状况和用人需求,应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入手,做到全范围、全过程和全员培养。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职业资格考试、学生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功能,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
高职生 质量管理 职业素养 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伟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文章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如今高职学生职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引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构建了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XQHZ平台,并提出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荣红
高职院校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良性运转,最终满足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受阻,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主线,构建"三课堂"联动教学,实施"双学分制"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科 李震雷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机制,寻求职业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霞
高职德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德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应通过对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成长危机分析,认清目前高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更新德育内容,采取训练熏陶的方法,结合"活动论",构建高职德育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德育工作 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容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积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上下功夫。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构成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应晓清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高职院校而言,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重新界定职业素养的概念,理清当前影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专业教学,培育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晖 饶勤武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90后"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着自我中心主义较强,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明显等特点,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如何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十分重要。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90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学生自身、企业三个层面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失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府、媒体为辅助的"三位一体"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职业素养 “90后” 高职学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洪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起一个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第一,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界定具体的职业有哪些特定的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内容进行有序梳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仲崇霞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高职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专业技能至上"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其将来能够维持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佳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较大问题。从现状出发总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高职 职业素养 学生就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君丽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教学工作者足够重视。当前,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缺乏完整性和创新性,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育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德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渗透式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以促进企业和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为依托,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职业情景下职业素养的养成为抓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建设内涵,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健康互动共赢发展。
关键词:
高职 职业素养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