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4)
2023(10666)
2022(8658)
2021(7733)
2020(6643)
2019(15023)
2018(14955)
2017(29737)
2016(15502)
2015(17394)
2014(17231)
2013(17236)
2012(15701)
2011(13875)
2010(14590)
2009(14124)
2008(13812)
2007(12447)
2006(11280)
2005(10709)
作者
(44006)
(36995)
(36786)
(34922)
(23842)
(17392)
(16626)
(14213)
(13818)
(13360)
(12679)
(12214)
(12159)
(11793)
(11426)
(11192)
(11033)
(10635)
(10439)
(10133)
(9191)
(9029)
(8997)
(8650)
(8331)
(8260)
(8048)
(7946)
(7294)
(7083)
学科
(100591)
经济(100506)
(78263)
(72791)
企业(72791)
管理(63308)
方法(38502)
数学(30627)
数学方法(30147)
业经(29751)
(24504)
(24289)
地方(19762)
(18882)
财务(18850)
财务管理(18837)
农业(18299)
企业财务(17790)
中国(17782)
技术(16654)
(15395)
(15152)
理论(14793)
(14508)
(14438)
(13324)
地方经济(12538)
企业经济(12279)
(12196)
贸易(12187)
机构
学院(237295)
大学(228526)
(115967)
经济(114199)
管理(98448)
理学(84341)
理学院(83610)
管理学(82379)
管理学院(81941)
研究(73410)
中国(59745)
(51104)
(46499)
财经(40510)
科学(39964)
(36619)
(36533)
(36115)
经济学(36026)
(33930)
中心(32854)
经济学院(32169)
研究所(31996)
业大(29730)
财经大学(29487)
北京(29209)
商学(28836)
商学院(28555)
(28381)
经济管理(27679)
基金
项目(145921)
科学(118003)
研究(108567)
基金(108362)
(91620)
国家(90816)
科学基金(81602)
社会(73500)
社会科(70012)
社会科学(69994)
(58420)
基金项目(56367)
自然(51142)
自然科(50083)
自然科学(50074)
自然科学基金(49250)
教育(48729)
(46026)
资助(45202)
编号(42580)
(33589)
(33479)
(32567)
成果(32302)
重点(32175)
(32099)
国家社会(30825)
创新(30416)
人文(28804)
课题(28776)
期刊
(138761)
经济(138761)
研究(72247)
管理(44472)
(43771)
中国(42312)
(32170)
科学(28393)
技术(25642)
学报(25489)
经济研究(23289)
业经(22858)
农业(22069)
财经(21640)
(21488)
金融(21488)
大学(21151)
学学(20625)
(18899)
技术经济(17501)
问题(17116)
教育(15241)
统计(15198)
(14199)
(14177)
世界(13539)
商业(13131)
(12770)
现代(12723)
决策(12525)
共检索到36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银平  
伴随着剧烈的产业洗牌和生产集中度的提升,那些规模巨大且依靠人为合并的企业,能否成为创新的主体,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增加值的来源从GDP核算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企业增加值的增长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新设立的企业带来的增加值,另一个是已有企业产出的增加。后者的增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欢  庄子银  
传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通常假定代表性企业,而实际上企业是异质性的,它们的规模分布极不均衡,即大量小规模企业与少量大规模企业并存。近年来,学者们构建了一系列满足企业规模动态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单个企业创新、知识外溢和异质性企业之间的资源再配置共同推动了经济增长,而传统内生增长理论则忽略了异质企业之间资源再配置的作用。本文根据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将文献分为三类,分别为外生冲击和外生技术进步驱动企业规模变化的文献、内生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规模变化的文献以及其他因素驱动企业规模变化的文献。这些研究使得从微观企业增长到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清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苏苏  叶祥松  张少华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借助Lee et al.,(2013)分析框架检验了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1)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型企业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缓解地区经济波动。这种积极作用存在典型的门槛效应,将因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增强。(2)同时发展不同规模企业有利于地区经济稳定,但是我国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显著抑制了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3)在规模上我国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一个门槛比例,超过这一比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稳定效应都会得到增强。抓好大型企业发展和搞活企业生态建设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海滨  
哈特(Hart)和蒲雷斯(Prais)(1956)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增长大体上不依赖于企业规模。这就导致许多产业组织理论以吉布拉特定律为假设或隐含条件。西蒙(Simon)和博尼尼(Bonini)(1958)假设,吉氏定律适用于最小的效率规模水平以上的企业。卢卡斯(Lucas)(1978)的企业规模分布模型也以吉氏定律作为假设条件,以便证明均衡的存在和唯一性。卢卡斯(1967)建立的资本调整模型也隐含着企业的就业、资本和产出的时间序列遵从吉氏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东日  
1、引言 经济学家A.Morshall 1904年在《经济学原理》中利用局部均衡理论,通过成本函数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解决了规模经济的界定问题。1959年,G.Marx和A、Silberston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arx-Silberston曲线,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远未达到行业规模经济的标准,我国进入WTO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影响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从江苏看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南京大学经济学系课题组1994年8月8日~16日,江苏省科委和省体改委组成的“调大江苏产业经济规模决策咨询”项目专家组,赴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和无锡市,深人企业考察了各地在发展规模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政府、企业、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修松  刘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规模、区域分布对中国地区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制造业500强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制造业500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实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相东  张文魁  王喆  
基于2014~2016年BvD-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电气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对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甚至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增长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独立于生产率的作用。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企业规模代理变量和不同生产率计算方法进行控制的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本研究既丰富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可对新时代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元智  马鸣萧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光大  
关于化工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大型企业,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中、小型企业。主张多建设些大型企业的同志认为大厂技术先进,综合利用好,用人少、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利润大,大厂是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企业规模问题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规模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企业能否顺利、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为了正确确定和选择企业规模就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本文通过剖析西方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就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规模经济及其产生原因分析“规模经济”是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厂商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里的规模主要指生产能力,经济则是指节省、效益、好处等意思。所以,规模经济实质上是指因生产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慕永和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扩大企业规模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从我国实际来看,企业规模偏小,且产业集中度过低,这是我国产业组织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壮大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业成长素质,应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的后发外生型经济特征,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盲目多角化和提前多角化。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横向兼并应是目前该选用的兼并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相国,王献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平  施祖麟1  
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笔者利用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而不是片面强调"做大做强"。本研究还为理解地方政府与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的冲突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的解释。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小青  
在前人对信息化和规模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信息化和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分析出当前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和市场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结合物流企业所处的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总结出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