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82)
2023(18450)
2022(15475)
2021(14357)
2020(11817)
2019(26576)
2018(26241)
2017(50804)
2016(27425)
2015(30752)
2014(30695)
2013(30025)
2012(27589)
2011(24995)
2010(25942)
2009(24261)
2008(24330)
2007(22257)
2006(20238)
2005(18907)
作者
(78197)
(65017)
(64743)
(61575)
(41778)
(30951)
(29241)
(24938)
(24597)
(23614)
(22280)
(21951)
(21172)
(21102)
(20283)
(19957)
(19340)
(18895)
(18800)
(18652)
(16449)
(16159)
(15898)
(15069)
(14621)
(14571)
(14512)
(14502)
(12987)
(12836)
学科
(121292)
经济(121144)
(102737)
管理(97323)
(91598)
企业(91598)
方法(46202)
数学(36570)
(36139)
业经(36043)
数学方法(35927)
(35863)
中国(34595)
(28776)
地方(28191)
技术(25741)
农业(24586)
(24244)
财务(24170)
财务管理(24129)
企业财务(22847)
理论(22101)
(21644)
银行(21614)
(21605)
(20993)
贸易(20972)
(20831)
(20433)
金融(20430)
机构
学院(393677)
大学(386676)
(166010)
经济(162426)
管理(154872)
研究(132308)
理学(130768)
理学院(129365)
管理学(127238)
管理学院(126459)
中国(106056)
(82770)
(81908)
科学(76243)
(66355)
(64504)
财经(62179)
中心(61111)
(60542)
研究所(58769)
(56151)
北京(52853)
业大(52142)
(50975)
(50413)
师范(49985)
经济学(49190)
(48254)
农业(46492)
财经大学(45416)
基金
项目(246631)
科学(197027)
研究(187157)
基金(177738)
(152239)
国家(150853)
科学基金(131837)
社会(119780)
社会科(113684)
社会科学(113659)
(99054)
基金项目(92193)
教育(86313)
自然(82691)
(81340)
自然科(80826)
自然科学(80805)
自然科学基金(79381)
编号(76720)
资助(72971)
成果(62747)
(56903)
(55787)
重点(55665)
课题(54488)
(54345)
创新(51395)
(50029)
国家社会(48925)
(47352)
期刊
(200797)
经济(200797)
研究(123667)
中国(90630)
(66996)
管理(66961)
(57408)
科学(51651)
学报(50766)
教育(49127)
(44640)
金融(44640)
技术(40636)
大学(40554)
农业(38792)
学学(37942)
业经(34283)
财经(31351)
经济研究(30959)
(27136)
问题(24845)
技术经济(22776)
(22732)
(20465)
现代(19316)
统计(19039)
科技(18992)
(18789)
商业(18730)
世界(18415)
共检索到630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晓  
区域创新管理是对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及环境建设加以有序合理规划和针对性建设的过程,也为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路径。为此,本文关注后发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和着力角度,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入手,解析金融发展、技术集群及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以期给区域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瑄  
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冯瑄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在199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经过80多年的发展,“创新理论”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思路、途径与方法,并在世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箭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其内在系统性特征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从整体上推进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 ,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的分析表明 :政府突破其自身知识极限的努力是制定有效技术创新政策的前提 ;同时 ,对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的科学设计也将对最终的政策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绍洪  彭长生  俞立平  
分析企业规模与创新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评估企业规模对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创新政策测度的基础上,从创新政策与政府研发补贴两个角度,综合采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创新政策、政府研发补贴、企业规模、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与企业规模负相关,不利于小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规模与政府研发补贴负相关,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支持;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创新政策对创新成果的弹性更大;企业规模与创新成果正相关,小企业创新成果较少;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成果有轻微贡献;当创新政策较高时,创新政策对企业规模有轻度贡献;当企业规模较大时,创新政策与企业规模正相关。总体上,中小企业在创新政策方面机会大于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卢艳红  喻金田  
湖北省在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创新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文章采用模糊集合论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对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晓波  
互补财务资产不足、互补人力资产缺乏、互补技术供给不足、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弱等互补资产的缺失是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因素。基于此,建议政府制定和实施以下相关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利用互补资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定激励企业配置互补资产的税收政策;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实施倾斜性的土地供应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忠娟  范合君  李纪珍  
政策支持的效果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但已有研究很少探索企业规模影响政策扶持效果的机制,更缺乏结合不同类型政策支持逻辑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关村4421家科技型企业2008—2015年面板数据,探索并验证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需求侧政策支持主要奏效在低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小型企业,供给侧政策支持则奏效在高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大型企业,且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支持组合以企业规模门槛为分界线,分别呈替代性和互补性。本研究对创新政策制定、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对10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讨论了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各级政府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政策,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敏  张艺民  王帅  戴淑芬  张群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借鉴创新链理论,从创新链的视角对各国政策的布局以及如何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各阶段进行深入剖析。采用Rothwell和Zegvld的研究方法,根据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层面不同,将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与需求面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本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艳  许伟  周园媛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关键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政策、直接支持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分别进行综合得分的测算,然后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政策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的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直接支持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间接支持政策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效应和产权异质性效应,创新政策对位于东部地区的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加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间接支持政策对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完善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建立多方位支持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加强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秀华  李姣姣  李宇  
本文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2003-2013稳步发展阶段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生成技术创新效率变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R&D投入、非R&D投入以及知识能量降维为企业规模质量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后,技术进步是导致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满足三重门槛回归模型。最后,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力度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企业规模质量门槛区间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且政府扶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并非完全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