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8342)
2022(6740)
2021(6169)
2020(5189)
2019(11710)
2018(11499)
2017(22217)
2016(11706)
2015(12945)
2014(12430)
2013(12182)
2012(11074)
2011(9360)
2010(9511)
2009(8991)
2008(9199)
2007(8228)
2006(7222)
2005(6694)
作者
(31152)
(26106)
(25915)
(24144)
(16826)
(12389)
(11706)
(9970)
(9758)
(9378)
(8874)
(8658)
(8357)
(8202)
(7900)
(7687)
(7591)
(7569)
(7509)
(7428)
(6336)
(6227)
(6186)
(6062)
(5903)
(5722)
(5702)
(5646)
(5220)
(5030)
学科
(72105)
(68089)
企业(68089)
管理(54333)
(54130)
经济(54056)
业经(25275)
(21636)
方法(20926)
(20780)
(17481)
财务(17477)
财务管理(17466)
企业财务(16488)
农业(16356)
技术(15283)
数学(13568)
数学方法(13494)
(12461)
(12299)
企业经济(11876)
(11461)
经营(11253)
(11107)
中国(10827)
理论(10678)
技术管理(10246)
(9615)
地方(9502)
决策(8921)
机构
学院(167019)
大学(159363)
管理(73210)
(72179)
经济(70941)
理学(62770)
理学院(62186)
管理学(61676)
管理学院(61340)
研究(47599)
中国(39931)
(34000)
(33285)
财经(26960)
科学(26608)
(26533)
(26198)
(24378)
中心(22615)
(22397)
业大(22313)
商学(21679)
商学院(21490)
农业(20670)
(20586)
经济学(20510)
北京(20244)
经济管理(20040)
研究所(19819)
财经大学(19545)
基金
项目(107603)
科学(87863)
研究(83036)
基金(79755)
(67754)
国家(66716)
科学基金(60282)
社会(54904)
社会科(51981)
社会科学(51965)
(43682)
基金项目(43240)
自然(38227)
自然科(37372)
自然科学(37362)
自然科学基金(36788)
教育(36291)
(34414)
编号(33759)
资助(30416)
(29685)
(26404)
成果(25273)
(23714)
创新(23562)
(23455)
重点(23028)
(22971)
国家社会(22458)
课题(21957)
期刊
(87070)
经济(87070)
研究(47771)
管理(32318)
(31029)
中国(30342)
(26109)
科学(20566)
农业(18315)
业经(17540)
学报(17221)
技术(16792)
大学(14395)
(14005)
金融(14005)
学学(13711)
财经(13417)
(12840)
经济研究(12383)
教育(12240)
(11701)
问题(11363)
财会(11080)
技术经济(10848)
现代(10265)
世界(9547)
商业(8732)
会计(8589)
经济管理(8132)
(8125)
共检索到250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劲  李根祎  
现代企业理论通常被称为“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契约网络。随着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企业契约理论严苛的假设和简化的经济学模型不符合现实且忽略企业中“人”的特异性,加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家契约理论被提出来。该理论认为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家应获得契约的剩余收益权,是现代契约理论体系下对“人”在企业中作用与地位的认知突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按照经济学的思想,企业契约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契约剩余产权的安排存在悖论。而实际上,企业契约的不确定性在某种意义、范围和程度上是可选择的,契约剩余产权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安排,以促使企业获得和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需要有企业家精神,以及具备相应的角色人格。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忠卫  陈传明  
初创小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团队模式创业,大公司也在不断地将团队理念引入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初创小企业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通过传承过程演化为大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动态成长的角度看,创业团队个体成员与创业团队(或公司)之间健康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组织承诺,从而使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得以强化;相反,心理契约关系的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契约违背将导致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退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解进强  付丽茹  
作为对责任义务的一种认知和信念系统,心理契约深刻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敬业度。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心理契约与员工敬业度在引导员工融入组织、投入工作以及共享发展愿景等方面具有共同的指向性,当员工感知到企业很好地履行心理契约时,就会以更高的敬业水平来回报企业。针对物流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现状和问题,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物流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深刻影响着员工敬业度的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为了促进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的融合,提高员工敬业度,应将建立和谐相容的心理契约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流程,通过加强员工背景调查,建立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完善多元化、柔性化薪酬福利体系、良好的培训体系和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提供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张维迎先生负籍英伦数载,成就专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并改写成中译本由上海三联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联合出版。我喜欢这本书,因为:(1)它以作者长期参与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为背景,提出对主流经济学一个核心问题的解答。(2)它以一个特定的企业理论为题目,为我国年轻一代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典范,即在系统把握了微观经济学以后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在特定问题背景下叙述理论,而这正是目前在海外研究中国的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没有做到的,在他们的论文中往往缺少辞义学所说的“问题意识”。这本书在这两个方面的贡献使它成为中国经济学家在融入经济科学主流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学术传统的重要努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博  
本文针对日本企业"终身雇用制"变革的问题,从契约关系的角度,运用契约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变革动因与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日本企业传统的终身雇用契约基础遭到动摇。新的雇用契约与激励机制呈现多元化特征,更加注重竞争带来的市场化优势而非传统协调优势;依靠信誉机制维持的隐性契约作用减弱,而体现市场化特征的显性契约作用增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向民  王运传  
本文讨论了在企业契约的影响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机制安排。由于企业契 约具有的交易特别性及可塑性使得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某些产权的特性,这样,由此产 生的经济后果吸引企业的所有者不会愿意完全将这一权力让渡给管理当局,而往往采用 大股东一管理当局共同控制的方法以防止道德风险和交易胁迫。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卫平  
“企业契约论”把企业本质理解为只是一种契约的认识存在逻辑解释的局限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一理论的创始者科斯误解了企业取代的对象。企业取代的真正对象其实不是市场而是单干经济。因此,企业本质是一种包含有要素市场交易合约的特殊团队生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向民  
本文讨论了在企业契约的影响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机制安排。由于企业契约具有的交易特别性及可塑性使得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某些产权的特性 ,这样 ,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吸引企业的所有者不会愿意完全将这一权力让渡给管理当局 ,而往往采用大股东 -管理当局共同控制的方法以防止道德风险和交易胁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周来  
雇佣契约并不是简单的"自我执行"契约,而是基于可置信威胁由第二方强制实施的一种"私人秩序"。这使得"资本雇佣劳动"型的雇佣契约内会发生雇主对雇员通过"解雇要挟"而独占全部准租金的行为。尽管法律上"退出的自由"从形式上保证了雇员通过退出可以不受契约内不公正对待,但由于"退出的自由取决于对生产性资源处置权的私人控制",而雇员往往又不占有资本这一最重要的生产性资源,所以,雇员并没有实质性的退出自由,此时,国家与法律的适时介入,对于保证雇佣契约的公正性也必不可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其静  
本文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发生的逻辑起点 ,是最初的“中心签约人” ,因此力图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的融资行为。我们证明理性的企业家往往会将企业残值的优先索取权让度给外部投资者 ,从而否定了关于“投资者是最后的剩余索取者”的先验观点。在认识到“提供担保服务”是企业家自有资本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揭示出一些关于企业家选择融资契约的规律。最后 ,我们还进一步发现即便未受财富约束 ,企业家也不会完全依靠自有资本来创业 ,因为很可能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家自有资本比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松  方世建  
文章基于不完全契约和资源基础理论,考察了联盟中企业家和大公司谈判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认为,在契约不完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时,大公司对企业家核心知识资源的窃取是导致企业家谈判力下降的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可能通过激进的创新活动来获取连续创新能力,从而维持其在再谈判中的地位。但是,这种冒险性的行为会损害新企业的价值。最后,文章对如何实现帕累托改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奥立弗·E威廉姆森  赵静  丁开杰  
威廉姆森主张从选择视角转向契约视角 ,对企业组织理论进行研究。他针对理性体系中的宏观组织理论 ,提出了从组织理论到契约经济学的五个内容 :(1)在更现实的条件下对人类行为者进行描述 ;(2 )对所有重要的行为规范保持警觉 ;(3)治理的替代模式具有分立的结构方式 ;(4 )多数属于微观分析法的行为分析 ;(5 )合作适应性的重要性。最后 ,威廉姆森认为 ,采用契约视角来分析企业组织 ,就很自然地要求对企业进行重新的定义 ,作者认为 ,企业不是作为选择理论传统所说的一种生产功能出现的 ,而是作为一种治理结构出现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永坤  
文章基于南京冠生园由于出售用陈馅制造的月饼这一欺骗行为导致其由盛转衰至破产这一案例,指出传统企业理论由于建立在以“经济人”假设基础上,没有将信誉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的不足。重新建立起将信誉作为内生变量的企业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原案例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上得出了内、外部信誉机制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