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1)
- 2023(10868)
- 2022(9643)
- 2021(9150)
- 2020(7690)
- 2019(17987)
- 2018(17984)
- 2017(35172)
- 2016(19143)
- 2015(21480)
- 2014(21540)
- 2013(21404)
- 2012(19415)
- 2011(17438)
- 2010(17249)
- 2009(15837)
- 2008(15798)
- 2007(13651)
- 2006(11855)
- 2005(10468)
- 学科
- 济(76765)
- 经济(76662)
- 管理(59248)
- 业(56664)
- 企(50169)
- 企业(50169)
- 方法(38352)
- 数学(32550)
- 数学方法(32189)
- 财(22681)
- 农(18289)
- 中国(17828)
- 学(17656)
- 业经(17262)
- 务(16419)
- 财务(16358)
- 财务管理(16337)
- 企业财务(15421)
- 理论(14706)
- 地方(14113)
- 制(13727)
- 和(12990)
- 贸(12435)
- 贸易(12431)
- 农业(12344)
- 易(12027)
- 环境(11443)
- 技术(11431)
- 银(10682)
- 银行(10647)
- 机构
- 大学(275352)
- 学院(271051)
- 管理(112360)
- 济(105632)
- 经济(103217)
- 理学(98085)
- 理学院(97050)
- 管理学(95453)
- 管理学院(94987)
- 研究(86865)
- 中国(63894)
- 京(58782)
- 科学(53993)
- 财(49795)
- 所(43065)
- 财经(40465)
- 业大(39233)
- 研究所(39176)
- 农(39141)
- 中心(38810)
- 江(37545)
- 北京(37393)
- 经(36825)
- 范(35970)
- 师范(35692)
- 院(31490)
- 州(31113)
- 经济学(30955)
- 农业(30501)
- 财经大学(30454)
- 基金
- 项目(186188)
- 科学(146473)
- 研究(136851)
- 基金(135736)
- 家(117263)
- 国家(116291)
- 科学基金(100701)
- 社会(84979)
- 社会科(80485)
- 社会科学(80463)
- 基金项目(72961)
- 省(71461)
- 自然(66677)
- 自然科(65115)
- 自然科学(65101)
- 自然科学基金(63927)
- 教育(62719)
- 划(60457)
- 编号(56375)
- 资助(56118)
- 成果(45738)
- 部(41377)
- 重点(40942)
- 创(38500)
- 发(38075)
- 课题(37763)
- 创新(35747)
- 教育部(35747)
- 科研(35641)
- 项目编号(35440)
- 期刊
- 济(113730)
- 经济(113730)
- 研究(80486)
- 中国(46093)
- 学报(41398)
- 管理(40634)
- 财(39661)
- 科学(38216)
- 农(34726)
- 大学(31422)
- 教育(30471)
- 学学(29291)
- 农业(24711)
- 技术(23053)
- 融(21400)
- 金融(21400)
- 财经(19720)
- 业经(17804)
- 经济研究(17469)
- 经(16604)
- 图书(15524)
- 问题(14547)
- 理论(14379)
- 技术经济(13317)
- 实践(13200)
- 践(13200)
- 业(12726)
- 科技(12690)
- 现代(12343)
- 财会(12214)
共检索到38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王冬年
现金股利可以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公司代理问题从股权高度分散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发展到股权集中时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股利代理理论也经历了从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到利益侵占假说的演化过程。Roseff(1982)第一个将代理成本引入现金股利理论,然后由Easterbrook(1984)确立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而Jensen(1986)用自由现金流量解释了现金股利的代理成本理论,使其更具有可实证性;最后,由La Porta(1998,1999,2000)等人发展成为在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利益侵占假说。
关键词:
代理成本 现金股利 利益侵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月中
围绕企业的派现行为及其对企业价值、股东福利的影响,国外学术界已争论了几十年,"股利之谜"尚未完全破解。1961年,Miller和Modigliani在完全资本市场(perfect capital market)假设、理性行为(ra-tional behavior)假设和充分肯定(perfect certainty)假设这三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股利无关论"。通过放松这几个假定,经济学家发展了有关公司派现行为的几种理论,如税收顾客效应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近年来,股利的代理理论发展较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成民
一、引言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司财务决策,现金股利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其中,学术界主要是基于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具体行为的观察,解释现金股利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由于学术界进行的主要是观察研究,因此对于现金股利形成了不同视角下的多种解释,即所谓的"现金股利之谜"。与其他会计与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王子欣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A股已经成功实施资产注入类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类代理理论,从注入资产的定价与质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资产注入后36个月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蕾 柳建华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股利代理理论认为,支付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但有可能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也是降低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手段,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反而增加了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
关键词:
股利政策 代理成本 利益输送 市场反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陶旖旎
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作为公司监督效果的代理变量,本文提供了一个现金股利能够减小代理成本的新证据。在控制了股利变动率、未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财务杠杆、公司规模以及经营业绩等因数的影响后,本文发现,市场对增加现金股利公告的反应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公司监督质量负相关。本文的结果暗示,在公司监督无效时,分派现金股利是一个降低代理成本的必要替代选择。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现金股利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肖成民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股权结构安排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具有利益侵占效应,即非流通股股东因无法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而追求高额现金股利。非流通股股东较低的初始投资成本进一步增强了其对高额现金股利的偏好。但相对来说,现金股利只是一种较弱的利益侵占方式,并且现金股利支付将增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难度,因此,证监会将现金股利支付作为再融资门槛的重要参数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利益侵占 再融资门槛 股利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华 马永开
文章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派现与上市公司三种不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派现能降低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派现与国有股、法人股比例成二次非线性关系;正常现金股利发放只是大股东获取公共收益的一种手段,不能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多元回归 二次非线性 私有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荣 贾生华
契约理论突破了新古典经济理论下的企业“黑箱”模型,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代理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构成。全文综述了主要代理理论学者的观点,并指明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本文通过将现金股利区分为收益性和权益性现金股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对不同性质现金股利政策的偏好。理论上证明并检验了大股东通过减少收益性现金股利和提高权益性现金股利进行利益侵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传统经典的股利理论都把现金股利政策看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工具,并通过市场的反应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公司的“法律”性和控制权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法律”之一,它是控制权人意志的体现,渗透着控制权人的利益倾向,现金股利政策可能成为公司控制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工具。控制权人利用现金股利挖掘利益侵占“隧道”可能有三种情况:经营者对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公司对债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在我国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利益侵占“隧道”———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隧道”。
关键词:
现金股利 控制权 利益侵占 “隧道”挖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士霞
股利政策是对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的结果。企业采取适当的股利政策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限制经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信息,从而保证股东的收益与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股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明杨 齐娜
多年来无数学者力求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去解释和验证"股利之谜"。本文试图梳理出股利政策理论的发展脉络,从理性股利政策理论和行为股利政策理论两方面介绍学者对"股利之谜"的研究历程。其中,本文重点对非理性行为股利政策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并将其分别纳入"非理性投资者行为股利政策"、"非理性经理人行为股利政策"以及"行为信号理论"板块。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寿福 徐龙炳
从现金股利代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经济影响,为资本市场股利政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基于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费用率、资产周转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度量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现金股利通过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显著降低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继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两类股权代理成本在现金股利影响公司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现金股利政策从总体上表现出治理效应占优。适度的现金股利不仅有利于中小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