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6)
2023(8557)
2022(7083)
2021(6450)
2020(4999)
2019(11070)
2018(10834)
2017(20112)
2016(10710)
2015(11884)
2014(11906)
2013(11972)
2012(11594)
2011(10840)
2010(11120)
2009(10163)
2008(10041)
2007(9198)
2006(8629)
2005(7958)
作者
(32857)
(27315)
(27305)
(25544)
(17457)
(13124)
(12537)
(10668)
(10495)
(9816)
(9479)
(9297)
(8899)
(8879)
(8449)
(8339)
(8108)
(7915)
(7889)
(7797)
(7058)
(6792)
(6545)
(6318)
(6206)
(6145)
(6094)
(6074)
(5608)
(5443)
学科
(55740)
经济(55590)
管理(28422)
(26828)
地方(21932)
中国(20423)
(20022)
企业(20022)
(16861)
业经(14862)
方法(14847)
地方经济(12893)
农业(11934)
(11719)
(11370)
(10631)
数学(10502)
数学方法(10416)
环境(10182)
(9820)
金融(9818)
技术(9726)
(9278)
银行(9268)
(9151)
理论(8960)
资源(8875)
(8704)
(8158)
发展(7765)
机构
学院(159089)
大学(156702)
(65641)
经济(64120)
研究(63194)
管理(57897)
理学(48195)
中国(47931)
理学院(47495)
管理学(46756)
管理学院(46421)
科学(39328)
(35903)
(32990)
研究所(29661)
(29139)
中心(28218)
(27038)
(26281)
(25341)
师范(25143)
北京(23532)
(22801)
财经(22058)
(21661)
业大(21232)
农业(20559)
(20274)
师范大学(20258)
科学院(19838)
基金
项目(102619)
科学(81481)
研究(78861)
基金(71282)
(61895)
国家(61297)
科学基金(51888)
社会(51551)
社会科(47711)
社会科学(47696)
(42082)
基金项目(37469)
(35009)
教育(34039)
编号(32940)
自然(30520)
(29650)
自然科(29617)
自然科学(29610)
自然科学基金(29049)
资助(27671)
成果(27285)
发展(24102)
重点(23788)
(23676)
课题(23504)
(21790)
(21641)
国家社会(20721)
创新(20347)
期刊
(85505)
经济(85505)
研究(51408)
中国(42606)
(26526)
科学(23806)
学报(23408)
管理(23008)
教育(22239)
(20377)
农业(18499)
大学(17210)
(16924)
金融(16924)
学学(15660)
业经(15583)
技术(14139)
经济研究(12805)
资源(11085)
图书(10944)
问题(10815)
财经(10790)
科技(9994)
(9601)
(9502)
论坛(9502)
(9406)
(8622)
技术经济(7995)
书馆(7918)
共检索到264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祖莉莉  
本文以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回顾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中资源的定义域,以及资源被人类从开发利用到破坏其自然平衡的必然。指出资源的定义域总是与人类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最终人类将用智能知识使资源的定义域不断拓宽并使其永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国隆  王奇  
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占有整个地球,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代际公平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讲,整个资本世界可以分为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等四个组成部分,分析表明,不同类型资本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对维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应该大力培育人力资本与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多地空气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全球每年估计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WHO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如影相随的。特别是在过去200年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然,面对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智锋  邓文卿  
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结合。只有能够契合中国精神的美育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普泛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特定的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家清  
论自然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韩家清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进化功能价值以及人和其他生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发生价值关系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涉及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保障、人类对自然的道德等全方位的协调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叶青  
公共财政,顾名思义,是指以社会权力中心代表公众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发生的理财活动,属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上的公共分配。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财政是怎样发生、发展的,这既紧密关联对于财政范畴的总体认识和财政学的学科建设,更是现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的体现,同时又加强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局势。在人类社会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众多人口、优良传统文化以及潜在科学技术优势,为促进国内和谐、国际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危旭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探索求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素养和品格。郑志国教授的新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探发展之规律。以宏大的视野、深刻的思考、详尽的论述,从三个方面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创新探索:一是阐明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矛盾规律、竞争与合作矛盾规律、实践与认识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二是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认识,分析世界三次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国际经济基础与国际上层建筑;三是根据五个规律的共同作用,分析社会形态演进和更替的总动力及其在不同时空的差异,从21世纪全球化视域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遵循和利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景庆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探析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并最终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按其在生产力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层面:现实生产力的承担者、先进生产力的践行者和先进文化科技的推动者。劳动者在这三个层面的聚合性与分裂性,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特性,决定着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基本架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原始社会的“聚合性”,到奴隶社会的“巨大分裂性”,到封建社会的“渐聚性”,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强聚性”,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合一性”,生产力这三层面的特征演变,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细化对推动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力量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稀少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需要反映稀少性。将稀少性的概念引入劳动价值论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劳动价值论有了稀少性的概念 ,就不仅能说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关系 ,而且还能够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革中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国银  
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转型之后,又开始向服务经济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已经有部分著作从微观层面预测、规划、展望了中国迈向服务经济强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动力阻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服务经济的特征,将眼光放到世界经济发展史,又可将宏观经济发展做怎样的阶段划分、对服务经济性质进行怎样的定义呢?考察服务经济的衍生发展脉络,就要深入探究服务经济历史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如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之关系,以及产品与生产特征、劳动力地位与作用、经济生活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梦菲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由"直接统一"向"二元分离"转变,同时又向着"辩证统一"积极迈进。这一特殊结构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由政治协商向社会协商拓展并最终上升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与此相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也应当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内在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对西方协商民主的真正超越,将会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新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斌  
从经济发展形态的演进过程和生态化管理创新的视域来审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演进趋势,知识的实践性与客观性和人类实践活动的知识性特征,决定了知识经济具有本原性的生态内涵和使经济发展走出单纯依赖资源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管理的创新实践推进知识经济从以知识为基础走向以生态规律及相关知识为基础的生态化演变,从向自然单向索取的资源消耗型经济走向人与自然相互养育的双向互养型经济。双向互养型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理想形态,蕴藏在其中的生态发展智慧,即是生态化管理创新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