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1)
2023(4420)
2022(3445)
2021(3375)
2020(2729)
2019(6136)
2018(5892)
2017(11377)
2016(6039)
2015(6921)
2014(6887)
2013(6588)
2012(6017)
2011(5244)
2010(5353)
2009(5125)
2008(5224)
2007(4651)
2006(4277)
2005(4181)
作者
(16481)
(13599)
(13583)
(13199)
(8794)
(6563)
(6175)
(5268)
(5130)
(4836)
(4645)
(4623)
(4294)
(4268)
(4259)
(4135)
(4042)
(3968)
(3894)
(3890)
(3591)
(3267)
(3266)
(3256)
(3030)
(2946)
(2944)
(2925)
(2795)
(2702)
学科
(22524)
经济(22478)
(18613)
管理(18066)
(15330)
企业(15330)
(8637)
(8515)
中国(8215)
(7703)
业经(6685)
(6257)
方法(6157)
农业(5813)
理论(5493)
(4749)
银行(4742)
(4740)
财务(4724)
财务管理(4708)
(4489)
教育(4438)
企业财务(4429)
地方(4395)
(4305)
贸易(4300)
(4261)
数学(4203)
(4141)
(4124)
机构
大学(86870)
学院(86581)
(34690)
经济(33896)
管理(31236)
研究(29272)
理学(25775)
理学院(25464)
管理学(25073)
管理学院(24893)
中国(23278)
(18765)
(18197)
科学(16626)
(14562)
财经(14309)
(14081)
中心(13855)
(13348)
师范(13271)
(12877)
研究所(12657)
(11996)
北京(11866)
(11486)
经济学(11215)
师范大学(10648)
财经大学(10541)
(10106)
业大(9973)
基金
项目(51176)
研究(41683)
科学(40703)
基金(36314)
(30629)
国家(30240)
社会(26603)
科学基金(25979)
社会科(25010)
社会科学(25004)
(19954)
教育(19519)
基金项目(18573)
编号(17800)
(16692)
成果(16009)
自然(14907)
自然科(14548)
自然科学(14546)
自然科学基金(14274)
资助(13920)
课题(12486)
重点(11801)
(11491)
(11270)
(11232)
项目编号(11009)
(10932)
(10786)
(10771)
期刊
(45252)
经济(45252)
研究(30566)
中国(17860)
(15376)
教育(14196)
(12416)
管理(12413)
学报(11904)
科学(10668)
(9657)
金融(9657)
大学(9212)
农业(8241)
学学(8187)
业经(8097)
财经(7622)
技术(7232)
经济研究(6782)
(6692)
问题(6069)
图书(5938)
(4730)
书馆(4445)
图书馆(4445)
理论(4354)
现代(4226)
(4053)
论坛(4053)
(4039)
共检索到14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萍  
文章对现代宗族问题进行了综述,认为当代宗族的复兴与重建研究是学术界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一组命题的继续追问与深入探讨。对传统和现代之间大关系进行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晨  
宗教无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对待平等的认识上,主张宇宙万物本质上的平等,即"众生平等"。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应一视同仁。平等心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素养和精神境界,该思想对于提升人类的个人素养、维护人权平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社会历史、社会进步都有深刻的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战龙  
裕固族教育研究虽然历史短暂,但近十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领域构建"的基础工作着眼,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性质和定位进行探索十分必要。从整体来看,开展裕固族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与裕固族通往"文化自觉"境界的两条最基本的路径——发展优质教育和构建研究能力直接相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军红  
从明清的社会状况来看,温州社会的宗族制度依然是社会最基层、最牢固的组织形态。在温州竹枝词人生礼俗中,可以看到宗族文化渗透于人们冠昏丧祭的各个重要阶段及重要环节,宗族关系在许多关键时候决定着个人、家族的走向,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行道德教化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崔英锦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朝鲜族摔跤活动是民族社会化进程中与文化生态的不断互动和影射的象征。本文所说的教育人类学视野是指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角度观察和解读朝鲜族摔跤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及这些文化特质对朝鲜族成员身心发展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丹利   陈硕  
在历史及文化传统中探索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内生化过程不光是经济史学者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相关文献依然数量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大都以描述和思辨为主,缺乏基于系统数据的因果证据。本文结合明代设立军屯这一政策背景,发现家族在内部选定戍边军户过程中所界定出的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契约精神。我们基于系统历史数据,来探索这种“合同型”家族分布对现代语境中契约精神的影响。基础回归结果发现,历史上军户人口比重的确显著影响了当代契约精神,该结果在用明初战争频度作为工具变量后依然稳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宁博  纪翔阁  戴亦一  
本文使用中国明朝至1990年各个城市的族谱数据测度宗族文化,并构建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KZ指标,研究后发现,地区内的宗族文化越浓厚,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信任、信息交互和道德规范是三条潜在的影响路径,并且在经历行业危机的冲击时,前述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宗族文化浓厚的地区,更多宗族成员参与企业的股权融资,企业可以依托宗族从上下游获得更多商业信用,但并不能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并且发现,对于在当地拥有较大宗族势力以及在本地经营的企业家而言,宗族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会削弱宗族文化的影响。最后,在宗族文化浓厚的地区,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成贵  
本文对当代中国农村宗法制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把文化因素和社会人文条件纳入视野,剖析了农村宗族的变迁和重整的机理与过程;考察了宗族这一特殊组织的经济学涵义,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很少有像宗族这样有效的典型例子。此外,还综合分析了宗族的绩效和局限,及其创造性转化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梁永佳  
<正>主持人语:人类学是一个通过认识人类文化差异来认识和丰富自身的学科。除中国外,世界强国和一流高校均有强大的人类学机构。虽然中国高校有大批从事本专业与人类学交叉研究的学者,虽然我国公众对人类学兴趣有增无减,虽然人类学专业毕业生正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范围,但中国没有几个像样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过去十几年中甚至出现明显的萎缩。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仇童伟  罗必良  
本文基于村庄政治介入不足状态下地权竞争的分析发现,多宗族的存在与制衡有助于稳定地权并提高其可交易性。即使宗族力量对比失衡,弱者反抗和政治介入也能够有效限制宗族对地权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甚至加固地权稳定性。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宗族间的相互制衡会使得农地调整更容易按照村民诉求进行,农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率和农地流转率也更高;(2)当村庄农业劳动力占比提高及村庄处于偏远山区所表征的农地重要性提高时,宗族力量对比失衡对地权稳定性和农地流转的抑制性会被有效削弱;(3)随着政治介入,宗族按照势力配置村庄地权并抑制农地流转的行动逻辑将被有效限制。此外,宗族力量对比失衡与地权稳定性的负向关系仅出现在南方地区,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强调,宗族间的相互制衡、宗族面临弱者反抗和政治介入时的自我约束,均具有稳定地权和促使村庄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这对于祛除宗族糟粕、取其精华,发挥其对党领导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益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从明   樊茜   刘自敏  
农业强国的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既需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也需要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优秀的传统宗族文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分工和协作,提升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历史上的族谱数据,实证研究了传统宗族文化对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族谱密度越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进一步分解显示,传统宗族文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方式,主要在于提升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非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以地级市与朱熹书院的最短距离为宗族文化的工具变量进行的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启示是,传统宗族文化的凝聚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