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7)
2023(11381)
2022(9489)
2021(8724)
2020(6931)
2019(15585)
2018(15606)
2017(28415)
2016(15975)
2015(17775)
2014(18475)
2013(17773)
2012(16856)
2011(15352)
2010(15804)
2009(14412)
2008(14420)
2007(13336)
2006(11829)
2005(11167)
作者
(48227)
(39871)
(39621)
(37716)
(25586)
(19197)
(18152)
(15465)
(15357)
(14843)
(13712)
(13560)
(13335)
(12846)
(12702)
(12128)
(11960)
(11838)
(11731)
(11302)
(10354)
(10006)
(9731)
(9371)
(9301)
(9151)
(8967)
(8795)
(8358)
(8215)
学科
(64188)
经济(64104)
管理(42784)
(40830)
(31766)
企业(31766)
中国(23009)
地方(21064)
(19878)
方法(18801)
业经(16186)
(15613)
(15316)
(15233)
数学(15132)
数学方法(14925)
(13993)
银行(13967)
(13562)
(13552)
金融(13545)
农业(13319)
理论(12189)
(12128)
贸易(12116)
(11644)
地方经济(11377)
(11248)
(11011)
技术(10431)
机构
学院(225649)
大学(220092)
(84825)
研究(83321)
经济(82557)
管理(76681)
中国(64170)
理学(63347)
理学院(62483)
管理学(61178)
管理学院(60754)
科学(52082)
(49155)
(44190)
(43089)
(42432)
(40685)
研究所(39481)
中心(38026)
(33093)
业大(33048)
农业(32847)
师范(32661)
财经(32233)
(32016)
北京(31729)
(30310)
(29889)
技术(28949)
(28847)
基金
项目(139997)
科学(107765)
研究(105262)
基金(95454)
(83920)
国家(83085)
科学基金(69284)
社会(63112)
社会科(59492)
社会科学(59481)
(58792)
基金项目(49209)
教育(49019)
(48455)
编号(44617)
自然(43563)
自然科(42518)
自然科学(42505)
自然科学基金(41735)
资助(39528)
成果(37948)
(35652)
课题(33728)
重点(32427)
(29255)
(29050)
(28403)
发展(28372)
(27889)
(27576)
期刊
(109824)
经济(109824)
研究(72687)
中国(58549)
(41032)
学报(38376)
教育(36467)
(34631)
科学(33352)
管理(31449)
大学(28324)
农业(27412)
(26383)
金融(26383)
学学(26326)
技术(21547)
业经(20680)
经济研究(17371)
财经(15908)
(14326)
问题(13746)
(13713)
图书(12853)
(11615)
商业(11447)
(11353)
论坛(11353)
职业(11320)
科技(10631)
(10589)
共检索到37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向阳  朱淑清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财富的急剧积累,更重要的是社会变革和人本身的发展。关于浙商现象有人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从地域的角度、从资源的角度解释,但却无法解释浙江全民皆商所形成的极具震撼力的集群效应。笔者认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本身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浙江经济的发展核心是人,是千千万万主体自觉的人创造了辉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从“浙商”和中国企业的视角看,存在对企业分析范式的传统性与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企业家与企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协调等多重矛盾统一的规定,以及循着超越发展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企业分析范式不能完整和充分地适应这种要求,存在局限性。适应“浙商”和中国企业循着超越发展要求的是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其假设前提是个人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其研究平台是完整的主体性理论,其参照系是相关性与自主性的动态协调,其基本方法是科学分析与人文分析等的统一。企业主体性分析范式具有一般应用原理、特殊应用原理和典型应用原理,关键在于假设前提以及相关和自主的特性、内容与结构关系的不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波  
现有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过度注重数量增长对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忽略了经济学起因于对人的幸福和发展关注的本来目标。这种偏颇的学术倾向性,与在寻求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狭窄视野和认识逻辑有关,也和经济学的分析基础缺乏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过渡、研究的基础平台偏窄有关。重新关注劳动要素的主体意识和幸福指数,拓展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与立足于更加宽阔的平台,是对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提升,更是对人的发展研究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叶琴  李森  戴宏才  
从发展是生物个体自身目的的观点来看,教师发展应是教师自身生存的目的与基本方式,也是教师自为、自觉的历程。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消解了教师的文化身份和对教师人生的终极关怀,遮蔽了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使教师发展从原本的主体性异化为客体性。以推进教师生命历程的完美和持续上升为主旨的教师蝶化发展,以幸福哲学为文化基础,以生命发展价值取向为基点,旨在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向教师身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善发展,促使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回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俊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求、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含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亚敏  
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发展,这种主体性发展模式具有自给与他给相结合、自主性与作为性相统一以及学习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就必须从培养教师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的自主性发展动力以及建立健全能够促进教师发展主体性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  严胜波  李玲  
传统农民主体性发展到现代主体性经历了近代起点以前的阶段、以传统为主但却有了发展可能的阶段、以传统为主而转向现实性阶段、现代主体性为主但仍受传统影响阶段以及现代主体性完全确立五个阶段。至此,开拓、创新和以未来为导向的全新农民开始诞生,依附、内倾和怀旧的传统农民终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教师作为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作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当前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不同,成人教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主体性构建的策略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学光  
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道德教育即谓主体性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满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  
本文介绍了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进行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原则和改革措施,以及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孙宁  
绿色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是中国改变现状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浙商急需践行的目标。已有的绿色发展理论虽然阐明了有关绿色发展的实质和目的,以及基点、核心内容和措施等问题,但是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及其转换性。鉴于此,文章构建了绿色发展的主体—生态模式。该模式反映全面、融合和协调的主体—生态关系,其核心范畴是公正,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该模式除了整体和系统地反映绿色发展的目的、宗旨和目标以外,集中体现为绿色价值的创造和增进。文章最后结合浙商的实践,探讨了在绿色发展的主体—生态模式的运用中需要树立和践行的一系列原则、理念和精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英海  
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濒临瓦解(1)。一传统村落,原称古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