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0)
2023(7389)
2022(5818)
2021(5223)
2020(4305)
2019(9944)
2018(9500)
2017(18242)
2016(9310)
2015(10687)
2014(10463)
2013(10200)
2012(9075)
2011(8060)
2010(8664)
2009(8363)
2008(7436)
2007(6558)
2006(5962)
2005(5535)
作者
(26118)
(21033)
(20676)
(20187)
(13384)
(10063)
(9731)
(8133)
(8121)
(7762)
(7266)
(7180)
(6780)
(6681)
(6657)
(6652)
(6379)
(6188)
(6183)
(6002)
(5291)
(5131)
(5033)
(4861)
(4854)
(4853)
(4842)
(4684)
(4319)
(4229)
学科
(33123)
经济(33088)
(28009)
管理(26878)
(25167)
企业(25167)
(25128)
金融(25127)
(22592)
银行(22587)
(21915)
中国(17417)
方法(13478)
(11906)
(11219)
数学(11110)
中国金融(10955)
数学方法(10773)
业经(9851)
理论(9441)
(9380)
财务(9351)
财务管理(9337)
地方(9094)
企业财务(8912)
(8724)
教学(7120)
(6827)
(6723)
(6387)
机构
学院(127816)
大学(125900)
(48493)
经济(47155)
管理(46711)
理学(39501)
研究(39349)
理学院(39061)
中国(38173)
管理学(38122)
管理学院(37913)
(26424)
(25359)
科学(22821)
中心(21278)
财经(19833)
(19680)
(18975)
(18211)
师范(18019)
(17805)
(17403)
(17104)
北京(17069)
研究所(17006)
(16816)
银行(16786)
(16351)
金融(15998)
业大(15927)
基金
项目(81642)
科学(63944)
研究(63101)
基金(57240)
(48938)
国家(48497)
科学基金(42037)
社会(38775)
社会科(36837)
社会科学(36824)
(33349)
教育(30284)
基金项目(29206)
(27794)
编号(26904)
自然(25966)
自然科(25403)
自然科学(25399)
自然科学基金(24901)
资助(24082)
成果(22500)
课题(19385)
重点(18931)
(18199)
(18087)
(17377)
项目编号(17094)
创新(16785)
(16389)
(16180)
期刊
(52869)
经济(52869)
研究(39651)
中国(30272)
(29136)
金融(29136)
教育(21532)
(21103)
管理(18544)
学报(16860)
(15534)
科学(15349)
大学(13503)
技术(12917)
学学(12547)
财经(9942)
农业(9753)
经济研究(8803)
业经(8799)
(8477)
统计(6997)
理论(6756)
(6560)
职业(6319)
财会(6309)
实践(6175)
(6175)
图书(6016)
问题(5851)
技术经济(5847)
共检索到20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航   王家壹  
机器深度学习在与人类的碰撞和交互中不断突破自身功能界限,以人机融合的态势持续促进人类深度学习。本研究以人类深度学习为核心,基于人与机器在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教育学跨学科视域下的人机一致性,从内涵、实施、机制和测评四方面展现“学习者中心设计”的人机融合,提炼深度学习范式,由此聚焦人机融合走向深度学习的方法,用真实情境、跨学科、智能化、大概念、“个性化—合作”学习、思维与创新等关键词阐述其具体路径,构建人机融合的教育新生态,提高学习者“真问题解决”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茂国  朱正伟  
"回归工程"的工程教育范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当前,新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其实质是产业形态、工程技术、商业模式的综合变革。通过研究中美两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范式转换和演进历程,从工业革命的视角、科技革命的视角、大学范式转换的视角,并从三种新工业模型重新定义的工程的角度分析得出了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新的工程教育范式——"融合创新"范式,阐述了其特征和实现的途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建珍  杜伟岸  
本文认为,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最终确立"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并在剖析循环经济与金融结合的"两种层次"、"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就金融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付亦宁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不仅要知道学生"如何学",还要知道教师"如何教"。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整体联通、创造批判和专家构建是深度学习所体现的五个特征(PIENA)。通过以"生成性学习"为教学过程导向;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教学活动创设根本;以"SOLO学习结果分类"为教学评价模式的三条路径进行教学范式改革,透过"浅层"理解"深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庄西真  
有分化才有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社会分工背景下,物质生产(产业系统)这种人类经济活动和教化育人(教育系统)这种人类社会活动之间互动、交流和合作的状态。分工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分工导致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具备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互补是产教融合的基础,双赢是产教融合的动力。作为一个概念,"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词,2017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红翠  马莹  
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创新性举措,当前已经逐步进入到实施阶段。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我国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具备专注市场需求、具有特定边界、兼备双重属性、更能够承担风险等意蕴,具备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收益能力的独特性、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企业责任的使命感等价值取向。而要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适用性,需要对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全面激励、合理约束和科学评价和充分调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杜云英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和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迫切需求经济发展新动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主体认识不统一、有效支持机制不完善等发展短板等多重背景下,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在领域延伸、对接需求、搭建平台、优化模式、人才培养、制度突破、资源配置、科研引领、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和发展利益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被赋予新意涵,要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层维实现耦合,有序建立激发、合成和保障三阶段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主要有:强化思想引领、做好科学谋划,为产教深度融合定向布局;加大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为产教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增强统筹协同、满足多方需求,为产教深度融合赋能聚力;坚持内涵发展、突显特色优势,为产教深度融合强基固本;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为产教深度融合增智添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开际  吕君杰  席运江  
传统的知识管理研究大体沿着技术范式科学学研究和人文范式两条线进行。为了解决目前知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人文与技术脱节的问题,分析影响组织知识管理的关键人文因素,定义知识管理技术系统的生命周期,提出了技术与人文环境的融合要从技术系统规划开始,并贯穿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使用整个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构造知识管理的人文与技术(H&T)融合矩阵,知识管理的实施必须考虑到H&T矩阵中各融合点的融合机制。该模型为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冬梅  黄坤  
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和理解范式两大范式的发展、对立和融合的过程反映了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的变革与融合,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两大教育研究范式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基本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兴蓬  邓猛  
关怀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交流、对话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相互间彼此紧密联系的关系性品质,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参与、互动和包容。关怀能够滋养人的心性,人们在获得关怀中学会如何关怀,不仅关怀自己,也关怀他人。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关怀是为了促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关怀的场域中,通过从道德的场域转变为权利的场域,从感性的场域转变为理性的场域,从文化的场域转变为制度的场域,实现残疾人的自然性关怀、伦理性关怀和制度性关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毅红  
儿童哲学与阅读活动融合是指将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方法渗透至阅读活动,其融合凸显出重要的素质教育价值,既关注到儿童天生好奇的哲学天性,丰富了阅读推广的实践样态,还有助于改变“以成人为中心”单向推广活动方式、革新馆员专业成长路径,更将激发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对儿童健康成长、推动阅读推广活动向高质量发展等亦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农村金融领域不完全竞争范式已经脱离了发展中国家之现实。地缘、业缘、亲缘的巨大变化,既带来了农户信用信息的丰富性、空间与行业分布的分散性,也增添了信用评估的技术复杂性。在信息收集与评估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已在总体上居优,但“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使得民间中介在还款意愿信息方面将在长期内拥有比较优势。本文将这种新的范式概念化为信息比较优势,并以中国为案例,系统讨论信息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实践模式与政策意蕴。信息比较优势范式的提出,既是对传统范式的迭代,也标志着农村金融领域中国学派的形成。在新的理论范式指引下,中国特色农村金融现代化发展道路也将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建辉  陈奕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在此背景下,构建残疾儿童“适宜融合”的教育生态,对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特殊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进融合教育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合而不融”的实际现状,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目标要求以及国外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我国构建残疾儿童“适宜融合”的教育生态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实现特殊教育“适宜融合”的发展目标,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的价值认同感,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融合教育机制,推进融合教育专业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课程教学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