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5)
- 2023(6244)
- 2022(5628)
- 2021(5360)
- 2020(4879)
- 2019(11417)
- 2018(11622)
- 2017(21837)
- 2016(13130)
- 2015(15438)
- 2014(16063)
- 2013(15438)
- 2012(14564)
- 2011(13184)
- 2010(13713)
- 2009(12703)
- 2008(13103)
- 2007(12405)
- 2006(10814)
- 2005(9873)
- 学科
- 济(48580)
- 经济(48525)
- 管理(33465)
- 业(31013)
- 企(23884)
- 企业(23884)
- 方法(23601)
- 数学(20966)
- 数学方法(20673)
- 农(15546)
- 中国(14391)
- 财(13415)
- 学(10737)
- 理论(10595)
- 制(10226)
- 教育(10161)
- 地方(10068)
- 农业(9887)
- 贸(9784)
- 贸易(9781)
- 易(9474)
- 业经(9303)
- 银(8127)
- 教学(8123)
- 银行(8097)
- 务(8094)
- 财务(8070)
- 财务管理(8039)
- 和(7854)
- 行(7633)
- 机构
- 大学(188763)
- 学院(186573)
- 济(70889)
- 经济(68992)
- 管理(65526)
- 研究(62562)
- 理学(54938)
- 理学院(54272)
- 管理学(53045)
- 管理学院(52704)
- 中国(47084)
- 京(40529)
- 科学(39429)
- 农(35416)
- 财(34688)
- 所(33597)
- 江(31300)
- 研究所(30139)
- 中心(29529)
- 业大(29466)
- 农业(27915)
- 范(27809)
- 师范(27563)
- 财经(26666)
- 北京(26177)
- 州(25002)
- 经(23819)
- 技术(22521)
- 院(21635)
- 经济学(21438)
- 基金
- 项目(113678)
- 研究(86893)
- 科学(85989)
- 基金(76016)
- 家(65071)
- 国家(64453)
- 科学基金(53442)
- 社会(49441)
- 省(47856)
- 社会科(46493)
- 社会科学(46473)
- 教育(44021)
- 基金项目(40287)
- 划(39558)
- 编号(38824)
- 成果(34275)
- 自然(33860)
- 自然科(33004)
- 自然科学(32991)
- 资助(32418)
- 自然科学基金(32352)
- 课题(28474)
- 重点(26343)
- 部(25212)
- 发(24663)
- 年(23535)
- 创(23498)
- 项目编号(22956)
- 大学(22690)
- 性(22639)
共检索到290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继龙 严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远 陈子夏
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人才培养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子商务的岗位和人才特征及其知识构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职业定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江
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中规模最大的一类。为了提高这一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培养定位问题。一、人才培养的分类和定位人才培养的分类和定位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前提。学校办教育,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再搞清如何来培养,这是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并由此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后者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培养途径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基础,各种生态因子构成了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需要对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生态因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特征,希望对改善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环境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生态因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环境对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并不和谐,在人才与社会的供求方面、政策环境、人才整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着手分析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指出在环境主体、社会环境、规范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改善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生态环境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海浪
结构性失业伴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作为教育主体,高校应切实发挥有效作用,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为减少结构性失业做出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 结构性失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嘉嵩 焦方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也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的金融人才外流以及本土金融人才的匮乏,使得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缓步不前,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对我国地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改革的要求。一、我国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之间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地方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都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国成
指出当前国内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产业的人才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目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定位不清、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了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学生就业难等后果,最后基于市场导向分析了相关问题并对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市场导向 物流专业 人才培养 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学东 马晓琨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上移,职业本科应运而生。由于职业本科概念边界不清,职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不清晰、向普通本科路径漂移、忽视职业教育类型等问题。兼顾目标定位的时代性、类型定位的职业性、层次定位的专业性、规格定位的差异性,职业本科高校应该培养高度适应职业需求,能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型、发展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本科高校应坚持重技术、重实践、重发展的理念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重构“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能力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一群一院”协同育人模式,提升“三教改革”质量,建构凸显职业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庆丰 薛素铎 蒋毅坚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实践定向,根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来选择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是新时期分类分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彬
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层次的变化是人才需求变化的原因,产业分工和组织生产流程决定着人才的岗位设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人才结构 培养定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伟连 伍醒 许为民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笔者在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进而对如何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同质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明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今天,与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良性互动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从人才培养规格角度进行高等教育分类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闯 施星君
人才培养定位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研究热点,但学术界与实践界均存在不少认知差异。从动力机制视角看,职业本科发展的外驱力源于需求侧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引发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同时职业教育自身及受体具有主动提升适应性和社会认可度的内生动力。从价值取向维度看,职业本科蕴含其独特性、深层化的价值诉求,能够以更为广纳博采的进取态度与更为包容审慎的柔性形态实现一定的多元取向调和。从语义逻辑分析,职业本科更深刻诠释了高层次的内涵以及技术与技能的有机统一。针对当前关于职业本科的主流争议,文章认为:发展职业本科的必要性已不言而喻,主要面向确需长学制培养的产业和岗位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专业面向的产业发展动向,推动职业本科与职业专科、应用本科差异化、协调性发展。
关键词:
职业本科 人才培养定位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