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7)
- 2023(11881)
- 2022(10223)
- 2021(9512)
- 2020(8411)
- 2019(19469)
- 2018(19385)
- 2017(37557)
- 2016(20446)
- 2015(23338)
- 2014(23338)
- 2013(23087)
- 2012(21400)
- 2011(18960)
- 2010(18901)
- 2009(17493)
- 2008(17430)
- 2007(15681)
- 2006(13085)
- 2005(11504)
- 学科
- 济(87376)
- 经济(87292)
- 管理(60614)
- 业(58827)
- 方法(47901)
- 企(47814)
- 企业(47814)
- 数学(43380)
- 数学方法(42866)
- 财(24515)
- 农(22712)
- 中国(20816)
- 业经(17350)
- 务(16761)
- 财务(16717)
- 财务管理(16679)
- 学(16584)
- 贸(16468)
- 贸易(16465)
- 易(15992)
- 地方(15684)
- 企业财务(15581)
- 农业(15367)
- 制(14441)
- 融(12466)
- 金融(12463)
- 和(12393)
- 理论(12220)
- 银(12124)
- 银行(12074)
- 机构
- 大学(292892)
- 学院(290873)
- 济(120011)
- 经济(117547)
- 管理(115877)
- 理学(100714)
- 理学院(99664)
- 管理学(97852)
- 管理学院(97299)
- 研究(92841)
- 中国(71272)
- 京(60408)
- 科学(57582)
- 财(55102)
- 农(49347)
- 所(46838)
- 中心(45447)
- 财经(44938)
- 业大(44754)
- 江(43048)
- 研究所(42658)
- 经(40957)
- 农业(39058)
- 经济学(37592)
- 北京(37446)
- 范(35951)
- 师范(35561)
- 经济学院(34305)
- 州(33720)
- 财经大学(33675)
- 基金
- 项目(200736)
- 科学(157841)
- 基金(147579)
- 研究(142669)
- 家(129316)
- 国家(128316)
- 科学基金(110323)
- 社会(90349)
- 社会科(85838)
- 社会科学(85813)
- 基金项目(77935)
- 省(77017)
- 自然(73428)
- 自然科(71779)
- 自然科学(71756)
- 自然科学基金(70459)
- 教育(66538)
- 划(66223)
- 资助(62073)
- 编号(57559)
- 成果(45745)
- 重点(45490)
- 部(45147)
- 发(41581)
- 创(41309)
- 科研(39873)
- 教育部(38749)
- 创新(38739)
- 课题(38648)
- 大学(37900)
- 期刊
- 济(120856)
- 经济(120856)
- 研究(77916)
- 中国(52254)
- 学报(47052)
- 财(45350)
- 科学(42144)
- 农(42098)
- 管理(39851)
- 大学(35356)
- 学学(33486)
- 农业(28086)
- 技术(26084)
- 融(25748)
- 金融(25748)
- 教育(25580)
- 财经(22294)
- 经济研究(19792)
- 业经(19192)
- 经(19053)
- 统计(16869)
- 问题(16392)
- 业(15762)
- 策(14845)
- 技术经济(14744)
- 图书(14422)
- 理论(14367)
- 版(14143)
- 决策(13729)
- 财会(13720)
共检索到415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通过对2001年-2014年期间长达14年的上海市人工成本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人工成本变化,可以得出人工成本未有大幅度上升,人工成本和产出效益呈现同向增长,人工成本并非影响经济发展、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未受到损害,对微型企业进行差别化适用或者豁免的做法尚需要谨慎实施。
关键词:
人工成本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四、人工成本与用人单位总成本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人工成本占用人单位总成本的比重是否有大幅度上升,在行业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差异性呢?分析表明:1.人工成本占用人单位总成本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人工成本占用人单位总成本的比重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度上升的状态,而且尚未恢复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的状态。人工成本上升对用人单位总成本的影响尚应当考量人工成本占用人单位总成本的比重。2001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被认为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所带来的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的观察不应脱离其既有的背景。通过《劳动合同法》和原有规定的对比,可以看到,其主要着眼于纠正劳动用工领域业已存在不合法、不合理的现象,是对原有法律规定的补充与完善,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影响存在,但有限,不宜夸大。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人工成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云 金祥荣
近年来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研发、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作用,这一累积循环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轨道",从而导致创新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实证研究还证实了研发两面性的存在,并首次证实技术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继彤
很多企业家担心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不少企业赶在该法实施之前采取规避措施。本文通过广泛企业调查,对劳动合同法的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带来的成本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从规模角度看,对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从不同所有制形式看,对私营企业影响较大;从行业看,对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影响较大。文章建议从三方面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成本效应 调查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出台前后一直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也引发了一些"震荡"。全面、客观地判断和分析有关现象和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动态,对当前积极推进新法实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牧 韩兆洲
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对员工经济权利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规范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权利。本文以广东省部分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成本影响及社保费用支出与企业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保支出的增加能显著解释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但受到企业规模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劳动合同法 成本 经营业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宜勇 邢伟
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更为明确具体,包括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条件进行界定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将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应切实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劳动监察职责,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就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至今刚逾4年即开启修改,其立法方式、立法体例、立法立场以及立法态度等值得反思。然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仅对劳务派遣的部分规定予以了修正,且修正之内容难以达到修法之目的。值此修法之际,期望立法者能够围绕法律的体系性和规范性对该法的不足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修改反思 评议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旭青 杜丽永 朱启荣
随着中国果业种植的发展,人工成本对苹果种植的影响和制约日益显现。本文以苹果生产环节为例,利用1998—2017年全国和7个主产省面板数据,将生产要素区分为机械、其他物质、家庭用工和雇工,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定量测算苹果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分析近20年来中国苹果生产环节用工的数量和结构变化,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苹果生产用工20年来下降27.15%,但是用工结构发生了显著转变,雇工比重由2.87%大幅上升至28.24%。其他物质和家庭用工的产出弹性均为0.32,是影响苹果增产的核心因素。在资本与劳动替代关系中,机械—家庭用工、机械—雇工总体上呈替代关系,但机械替代劳动效应弱于粮食作物,其他物质—家庭用工呈互补关系,其他物质—雇工呈替代关系并且其替代弹性是机械—雇工的两倍。基于此,提出降低人工成本要进一步挖掘不同种类资本替代劳动的潜力、短期首选是通过增加其他物质投入来推广省力化栽培模式、长期是增加与上述模式相配合的机械投入来提升机械化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保护增强对企业杠杆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保护增强会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下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杠杆上,且随企业劳动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劳动经营弹性作用于企业杠杆水平,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劳动经营弹性的变动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干预是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左新文 马友强 张昭
当前,我国部分商品和服务面临着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扩大的趋势。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2010年~2011年,物价上涨周期中人工成本对物价上涨的贡献率达44%,而在2003年~2005年和2006年~2008年,两个物价上涨周期的贡献率仅为2%和16%。北京市人工成本占总产值的比重,2010年比1992年上升4个百分点,人工成本上涨已成为带动CPI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随着最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一任 翟继满
《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和修改是劳动关系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劳动合同法》争论和修改的背景下,对近期某劳动法学者得出的不能胜任解除制度已死的结论进行了讨论,在回顾各家对《劳动合同法》争论之后,从管理逻辑视角该学者观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结论在逻辑上的推理不够严谨,同时对于《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不能胜任解除 逻辑推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