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7)
- 2023(10166)
- 2022(8563)
- 2021(7741)
- 2020(6111)
- 2019(14053)
- 2018(13783)
- 2017(25882)
- 2016(14184)
- 2015(15520)
- 2014(15355)
- 2013(15288)
- 2012(14569)
- 2011(13306)
- 2010(13441)
- 2009(11861)
- 2008(11437)
- 2007(10067)
- 2006(9292)
- 2005(8466)
- 学科
- 济(64216)
- 经济(64161)
- 管理(30969)
- 业(30103)
- 地方(24845)
- 中国(23352)
- 农(20312)
- 企(19788)
- 企业(19788)
- 方法(18739)
- 数学(16390)
- 数学方法(16215)
- 业经(14852)
- 农业(14331)
- 地方经济(12755)
- 学(12633)
- 发(12269)
- 环境(11729)
- 融(9989)
- 金融(9986)
- 财(9934)
- 贸(9760)
- 贸易(9745)
- 银(9735)
- 银行(9704)
- 制(9678)
- 行(9508)
- 易(9242)
- 技术(8771)
- 发展(8651)
- 机构
- 学院(195779)
- 大学(193593)
- 济(77564)
- 研究(76152)
- 经济(75606)
- 管理(68755)
- 理学(58061)
- 理学院(57128)
- 中国(56219)
- 管理学(56089)
- 管理学院(55689)
- 科学(49065)
- 京(44053)
- 农(39200)
- 所(39192)
- 研究所(35666)
- 中心(34368)
- 财(33109)
- 江(32261)
- 业大(31448)
- 范(31269)
- 师范(30928)
- 农业(30384)
- 院(28303)
- 北京(27905)
- 州(25788)
- 财经(25480)
- 省(25417)
- 师范大学(25134)
- 科学院(23392)
- 基金
- 项目(132777)
- 科学(103858)
- 研究(96592)
- 基金(93201)
- 家(82606)
- 国家(81841)
- 科学基金(68958)
- 社会(61206)
- 社会科(57958)
- 社会科学(57946)
- 省(54357)
- 基金项目(50679)
- 划(45902)
- 自然(43516)
- 教育(42849)
- 自然科(42449)
- 自然科学(42440)
- 自然科学基金(41633)
- 编号(39231)
- 资助(35760)
- 发(35690)
- 成果(31447)
- 重点(30503)
- 课题(28599)
- 发展(28402)
- 展(27945)
- 部(27448)
- 创(27437)
- 创新(25715)
- 国家社会(25246)
共检索到310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凌凡 李小龙 刘梦
通过梳理陕西武功人居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生长,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探究人居空间要素在武功山水人文空间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审视当代城市问题,即传统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是人居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观照;而包括武功县城在内的当代城市人文空间建设,常忽视根源探讨与整体思维,以致历史空间的碎片化消解。基于武功历史人居环境古今演变的认知,思考历史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脉络,以指导当代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红平 王益权 石宗琳 梁化学 王加旭
【目的】分析关中地区土壤发育与演化的历史,企图揭示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土地高强度利用、施肥与耕作制度的变更等对土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定自然条件及土地利用类型一致的聚居村庄,在水平距离仅600 m的范围内,按照辐射线状采集农田土样,并参照了该地区1982年土壤普查数据采集信息,采用"横向参照标准方法"和"纵向(时间)标准方法",研究农田土壤钙素的演化趋势。【结果】在水平尺度上距村庄0—400 m范围内表层0—40 cm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含量的水平变化均不够明显,在400—600 m处却明显增大,在0—600 m的范围内土壤水溶性钙含量随距村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垂直尺度上不同水平距离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业婷 常庆瑞 陈学兄 马廷刚
【目的】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县域耕地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探讨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以陕西省武功县为研究区,在0~20 cm土层,以"S"形法采集耕地土样2 219个,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拟合最优半方差模型,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3.10~65.80 mg/kg,平均值为21.75 mg/kg,最佳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且具各向异性特征,块金系数为0.360 3,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结论】研究区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区域分布比较明显,总体分布状况与地貌特征基本一致。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和施肥是影响武功县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空...
关键词:
地统计学 速效磷 空间格局 武功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淑虎 任云英 马冬梅 田野
目前国内学界对城市空间历史分期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与总结,提出以物质空间演化为主导,兼顾制度、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进而,以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这一分期的西安城市空间发展为对象,通过对西安城市的制度、经济、社会、空间因素的显性时段判识,提出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分期方案,总结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果表明,以物质空间演化为主导的历史分期方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历史分期 西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本文从要素流动和空间经济集聚的研究视角,借助于一系列关系数据,实证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自2003年以来,以往与上海经济联系较弱的城市,其增长势头显著于其他城市;(2)尽管2003-2007年间,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动态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的数据显示,经历2007年金融危机冲击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流动经济空间网络中的综合地位有重回上升的态势。(3)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随着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增强,长三角地区城市区域将呈现扁平化发展。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昱涵
黄陵县是中华始祖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代表和象征;同时,黄陵县是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发展以黄帝陵的保护为核心,同时不可避免与产业的强劲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摩擦。近年,随着产业发展压力和城市建设诉求的不断提升,改变黄陵县现状单中心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需要作出实质性的改变,并付之行动的时刻。由此,规划对黄陵县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作出重要调整,通过对比分析陵园卫星城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其发展的评价体系,为陵园卫星城市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并以此作为黄陵县县城发展的技术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孔森 孔冬艳 王银 杨新军
以陕西省为例,围绕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构建乡村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平台分析陕西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利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模型)对陕西省乡村转型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效应的空间分异进行探究,以期为陕西省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与政策制订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2005—2017年间,陕西省乡村转型发展程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整体呈现西安及其周边以及榆林北部能源区发展程度高,其余地区发展程度低的特点,且乡村转型发展经历了低度转型主导到较低、中度转型主导的发展过程。(2)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加权路网密度、人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和人均耕地资源量是陕西省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3)影响因素中除人均耕地资源量对乡村转型发展整体呈现负向影响外,其余因素均呈现正向影响,且对不同县域影响程度不同,影响效应的空间分异明显。研究对因地制宜地制定陕西省乡村转型发展的差异化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德才 程俊杰
通过研究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对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本质上都是要素集聚的结果。进而针对目前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要素集聚 互动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小龙 王树声 王良
通过梳理陕西澄城县城建设用地结构于清乾隆至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当前两个阶段的演变,探究其中所隐含的城市职能差异,并审视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即传统县城的营建是对人居物质、文化综合需求的整体观照,并尤为注重城市的空间人文秩序;而现代澄城县城则以产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忽视城市人文构建,导致后者指标的锐减与秩序的消解。基于对澄城县城古今演变的整体比对与认知,从城市文化脉络视角提出当代规划思考,以指导实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钟业喜 周炳喜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县域经济 空间关联 江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发展质量 南京市 共享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发展质量 南京市 共享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铭 姜斌 杨波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 ,结合大连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大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郝海钊 陈晓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旅游、政策驱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镇空间不断生长,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的老区域及富有现代感的新区域共同形成当前城镇的风貌。文章首先以协同发展一般规律及古镇生长一般逻辑为基础,建构了古镇人地产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其次以陕南古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产业等方面对陕南古镇的生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协同视角对人地产互动作用下的古镇发展进行检视。最后提出多主体协调下的社会发展策略、适应于自然环境的空间发展策略、基于精细化利用的产业发展策略以促进陕南古镇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陕南古镇 空间生长 协同发展引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兵明 金艳
人居环境既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地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类型之一,它在各个自然因素基础上综合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被、土地资源,构成有别于其它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文章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叠置技术,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通过五大山地自然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分析,以达到科学评价山地人居环境。
关键词:
山地 人居环境 GIS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热环境变化的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口、空间相互作用力空间分异研究——以陕西西安为例
县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陕西省志丹县为例
交通巨变条件下贫困县的旅游发展——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
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用人文化的历史流变与传承发展:以全聚德为例
城市竞争力构成要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张家界市为例
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经验与展望——以四川省为例
中等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分异研究——以丹东市为例
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