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5)
2023(11828)
2022(9948)
2021(9254)
2020(7398)
2019(16933)
2018(16567)
2017(30871)
2016(16378)
2015(18653)
2014(18404)
2013(18248)
2012(17361)
2011(16095)
2010(16189)
2009(14921)
2008(14823)
2007(13199)
2006(12176)
2005(11445)
作者
(45942)
(38337)
(37981)
(36359)
(24531)
(18260)
(17227)
(14800)
(14779)
(13719)
(13231)
(12813)
(12413)
(12292)
(12182)
(11826)
(11381)
(11057)
(11029)
(10776)
(9856)
(9208)
(9149)
(8858)
(8651)
(8618)
(8532)
(8482)
(7677)
(7653)
学科
(75613)
经济(75521)
管理(46253)
(44523)
(34160)
企业(34160)
中国(29461)
方法(24159)
(22677)
地方(20941)
数学(20494)
数学方法(20318)
业经(17939)
(16832)
贸易(16813)
(16357)
(16074)
(15792)
农业(15258)
(15088)
银行(15080)
(14743)
(14020)
金融(14020)
(13219)
(12395)
环境(12021)
地方经济(11598)
(11204)
技术(11166)
机构
大学(234708)
学院(234610)
(107863)
经济(105846)
研究(89852)
管理(86979)
理学(72707)
中国(71996)
理学院(71839)
管理学(70986)
管理学院(70510)
(51713)
(49703)
科学(48912)
(44550)
中心(40645)
研究所(39736)
财经(38310)
(36807)
(34930)
(34703)
经济学(34179)
北京(33938)
(33568)
师范(33318)
(32141)
经济学院(30651)
(29543)
财经大学(28365)
业大(27871)
基金
项目(146760)
科学(117683)
研究(113715)
基金(107595)
(92577)
国家(91763)
科学基金(78616)
社会(75849)
社会科(72043)
社会科学(72033)
基金项目(55071)
(54374)
教育(51348)
(46673)
自然(45961)
编号(45512)
自然科(44942)
自然科学(44932)
自然科学基金(44153)
资助(43616)
成果(38714)
(37444)
(33875)
重点(33411)
课题(32715)
国家社会(32547)
发展(31341)
(30814)
(30611)
中国(29825)
期刊
(129789)
经济(129789)
研究(82516)
中国(56319)
(36373)
管理(36259)
(34460)
科学(31727)
教育(30324)
学报(30050)
(29050)
金融(29050)
大学(24033)
农业(23612)
学学(21968)
经济研究(21679)
业经(21529)
技术(19962)
财经(19599)
(17152)
问题(17136)
(15936)
世界(14623)
国际(14541)
(13129)
图书(12381)
(11684)
论坛(11684)
技术经济(11547)
现代(11220)
共检索到38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丹  刘中一  
人口安全概念作为新时代人口发展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人口学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的实践、阐释和丰富。人口安全不仅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人口领域的直接体现,而且对政治安全、国防和地缘安全、经济社会安全、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中国人口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纳入人口安全的视角,从促进人口发展和维护人口安全两个维度共同发力:一是在人口发展战略中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二是加强人口监测预测预警,防范各类人口风险;三是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施应对少子化国家战略;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五是完善人口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家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马力  张许颖  王军平  桂江丰  王俊  
本文阐述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预测学龄人口和在校生人数,结果显示,从现在起到21世纪末我国各层次学历教育适龄人口都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早期教育、老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培训适龄人口将不断增加。并且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各层次教育进入以结构优化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期,教育资源进入整合期,城乡教育发展进入人口城市化变动为导向的调整期。本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促进教育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立足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分布的变动,针对不同层次、区域、时期教育梯次发展需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终身教育体系: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巩固完善义务教育,推进现代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促进老年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冰,宋严  
中国人口学会和湖北省人口学会于1986年11月上旬在湖北省宜昌市联合召开了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理论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人口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就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方案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这加深了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认识。 一、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必须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人口发展战略。首先,制订人口发展战略,是我国制订总体发展战略的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论文作者通过对数十年来中国人口婚育行为模式、家庭结构与类型、死因构成模式转变的简要描述,指出仅在传统和最基本的人口动态、即人口出生、死亡和增长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口转变、包括中国的人口转变,已远远不够,难以适应时代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系列特定人口转变的集合。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仅仅是人口转变的表象和"外壳",其"内核"则是通过制度、文化和技术等承载的人口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由此引致的变化才代表了人口的内在转变,强调关注人口的内在转变是理解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础。在对人口转变内涵探索的前提下,借助于对国内人口学界近些年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汉湘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 ,我国正面临一次新的人口革命 ,它呼唤观念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 ,呼唤对人口发展战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做出新的调整和改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李荣时  
新中国的人口统计事业,同其它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走过了光辉的三十五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人口统计基本上是空白。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统计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的萌芽,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2年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人口数字记载。但是,由于阶级关系和社会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发展战略通常是指一种由落后的社会经济状态转变为发达的、较为先进的状态所遵循的战略目标和采取的总的方针政策。它包括一组战略目标,人口目标就是其中涉及全面和总体各个方面的一个。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简称人口战略目标或人口目标。在当代每个国家谈到人口目标时,几乎都同该国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就人口本身来说人口发展目标。 有人把人口目标视同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或理想人口,也有人把人口目标等同于环境的人口容量或最高人口,也有人把人口自标看成就是控制人口的方针政策和人口计划指标或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曹景椿  
中国人口的发展不能以人口过分减少为追求目标 ,更不能越少越好。既保持经济强国、经济大国的地位 ,又保持人口大国优势 ,应是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选择。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相应对策 ,以人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实现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资源的优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我国是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又面临现实人口问题,如何合理规划未来人口发展,正确制定我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从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学军  
文章应用“人口机会窗口”理论,从人口转变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机遇期的概念。文章认为,快速的人口转变将把中国带入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由于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和老年人口负担,中国发挥“人口机会窗口”效应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在介绍了东亚各国是如何借助“人口机会窗口”效应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后指出,人口转变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只是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要将潜在的机遇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必须辅之以及时而有效的发展战略调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本文从中华民族历史和未来长期发展出发 ,分析了数百年中国人口数量与发展、人口素质与发展、人口结构与发展三大矛盾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转化 ,提出了未来人口与发展基本战略的几个要点 ,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应是权宜之计 ,而应是未来百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池子华  
人口、资源、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全球性问题,而人口问题位居其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承受人口压力最大、人口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现状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广泛关注。吕红平所著《中国人口忧思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雷安  
一、人口转变理论及两类国家的一般历程 通常所说的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生产力革命是这次人口转变的前提和物质基础。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各主要西方国家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即工业革命),使得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