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5)
2023(7461)
2022(6008)
2021(6146)
2020(4804)
2019(11310)
2018(11101)
2017(19155)
2016(11608)
2015(13510)
2014(13467)
2013(12959)
2012(12152)
2011(11486)
2010(11643)
2009(10578)
2008(10657)
2007(9515)
2006(8787)
2005(8429)
作者
(30258)
(25199)
(24997)
(24387)
(16070)
(12141)
(11580)
(9888)
(9790)
(9161)
(8701)
(8561)
(8364)
(8015)
(7925)
(7910)
(7554)
(7316)
(7277)
(7209)
(6713)
(6094)
(6013)
(5785)
(5698)
(5585)
(5530)
(5454)
(5127)
(5098)
学科
(42646)
经济(42590)
管理(26469)
中国(24305)
(21784)
教育(19432)
方法(16597)
(15548)
企业(15548)
数学(14828)
数学方法(14625)
(12916)
(10406)
贸易(10398)
(10256)
(10067)
(9991)
(9558)
(9440)
理论(9243)
农业(8386)
业经(7870)
(7491)
银行(7490)
(7261)
发展(7184)
(7070)
(7062)
环境(7058)
(6674)
机构
大学(165967)
学院(157988)
(68813)
经济(67391)
研究(67054)
管理(51780)
中国(48062)
理学(43041)
理学院(42429)
管理学(41720)
管理学院(41390)
(38737)
科学(35878)
(34143)
(32044)
(31977)
师范(31874)
研究所(30648)
教育(30138)
中心(28239)
北京(26938)
师范大学(26574)
财经(24956)
(24100)
(23375)
经济学(22917)
(22907)
经济学院(20526)
(20407)
(19113)
基金
项目(96008)
研究(79885)
科学(77650)
基金(68827)
(59211)
国家(58620)
社会(50841)
科学基金(48531)
社会科(47867)
社会科学(47858)
教育(43707)
基金项目(33929)
(33752)
编号(33590)
(32031)
成果(31572)
资助(28934)
自然(26816)
课题(26642)
自然科(26061)
自然科学(26053)
自然科学基金(25629)
(25193)
重点(23406)
教育部(22532)
(22494)
中国(22425)
(21763)
(21753)
国家社会(21643)
期刊
(77586)
经济(77586)
研究(65359)
教育(49467)
中国(45393)
(23435)
科学(20914)
学报(20399)
管理(19385)
(19088)
大学(16610)
技术(15753)
(14852)
金融(14852)
学学(13544)
农业(13390)
财经(13255)
经济研究(13032)
职业(11942)
(11700)
(11219)
问题(10928)
世界(10283)
国际(9982)
业经(9762)
图书(9572)
(9282)
论坛(9282)
资源(8337)
(8223)
共检索到268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表明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 2 1世纪前 2 0年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未来 5 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是 :坚持“人力资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战略选择 ,通过制度创新 ,分三个阶段实现教育的“三步跨越”和人力资源的“两次提升”的战略目标 ,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  
2003年2月13日上午,在教育部四楼会议室里,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记者一起参加了教育部办公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全书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外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探讨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勾画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并提出发展教育与开发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2003年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恰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新一届政府履新之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不仅众多媒体迅速深入报道,而且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也引发社会公众对教育的热切关注。 《报告》认为,今后20年,中国政府致力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就是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玉芬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该文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进行了界定,并依据相应的现状资料和数据,论证了中国目前人力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质量不高,因此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不高,得到中国目前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非人力资源强国的结论;进而通过对中国未来人力资源走势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数量的绝对短缺,人力资源数量不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结构等。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一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毋庸置疑,HR BP(HR Business Partner)是HR部门深入业务一线、与业务共舞的先锋。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国际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人力资源转型,那些成功转型的企业大多数都设立HR BP或者类似的职能部门。在中国,设立HR BP这一正式职位的企业,大多数为在华的知名老牌外资企业,而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也开始了设立HR BP的尝试。那么,在企业的实践中,HR BP究竟有哪些职能?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HR BP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胜任力,如何提高这些胜任力?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可以促进HR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张振助   徐坚成   高书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湘泉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色彩,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部门被外界描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加入WTO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将面临着国际化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刊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撰文,分析我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问题和对策,以引起各界关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臧兴兵  沈红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公共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临重重困难。本研究探讨了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的深层原因,从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路向与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臧兴兵  沈红  
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人才地理分布广泛,但由于受长期公共教育经费短缺、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影响,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公共教育投入不足有着诸多的深层原因,从"器物、制度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路向与制度选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孙文正   熊义志   王德文   李延成  
人类已经迈进21世纪,中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宏宇  
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认真研究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对于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极为重要。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遗憾的是,我们一些同志对发展观的认识至今不到位,在许多地方的"十一五"规划中,仍然是只有增长没有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思想上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没有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