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0)
2023(10102)
2022(8561)
2021(8105)
2020(7120)
2019(16697)
2018(16282)
2017(30923)
2016(17085)
2015(19950)
2014(19785)
2013(20163)
2012(19304)
2011(17944)
2010(17811)
2009(16900)
2008(17163)
2007(15412)
2006(13547)
2005(12443)
作者
(53655)
(44995)
(44919)
(42908)
(28709)
(21765)
(20553)
(17708)
(17306)
(16005)
(15626)
(15104)
(14691)
(14514)
(14413)
(14181)
(13802)
(13382)
(13077)
(13065)
(11294)
(11260)
(11097)
(10320)
(10263)
(10061)
(10034)
(9912)
(9261)
(9216)
学科
(76454)
经济(76379)
管理(44668)
(42037)
方法(35400)
(31809)
企业(31809)
数学(31531)
数学方法(31283)
中国(24791)
(20901)
(17350)
(17186)
(17125)
贸易(17117)
(16718)
(14592)
业经(13976)
农业(13857)
地方(13474)
(12450)
(11994)
银行(11952)
(11524)
(11476)
金融(11474)
环境(11252)
(10110)
理论(10014)
(9446)
机构
大学(262530)
学院(256727)
(113608)
经济(111428)
研究(100972)
管理(93016)
理学(79134)
理学院(78120)
管理学(76794)
中国(76656)
管理学院(76312)
科学(62212)
(58589)
(54403)
(51077)
研究所(49683)
(49349)
中心(44679)
农业(40815)
业大(40205)
财经(39433)
(38443)
北京(38130)
经济学(36510)
(35974)
(35603)
(34457)
师范(34056)
经济学院(33007)
科学院(31629)
基金
项目(168097)
科学(130397)
基金(122786)
研究(118736)
(110056)
国家(109206)
科学基金(90084)
社会(75217)
社会科(71197)
社会科学(71173)
基金项目(63833)
(62393)
自然(58365)
自然科(56875)
自然科学(56848)
自然科学基金(55897)
(54903)
教育(54042)
资助(52243)
编号(46547)
成果(39335)
重点(39124)
(38909)
(37381)
(33750)
课题(32930)
科研(32788)
中国(32634)
教育部(32496)
国家社会(32277)
期刊
(123722)
经济(123722)
研究(78516)
中国(54364)
学报(47221)
(45574)
科学(42170)
(37064)
大学(34054)
管理(33081)
学学(31731)
农业(31139)
教育(25312)
(23134)
金融(23134)
经济研究(21041)
财经(20225)
技术(20117)
(18273)
(17601)
业经(17516)
问题(17069)
(16444)
世界(15157)
国际(14993)
图书(14098)
资源(13456)
技术经济(13146)
(12806)
统计(12504)
共检索到39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玉芬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该文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进行了界定,并依据相应的现状资料和数据,论证了中国目前人力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质量不高,因此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不高,得到中国目前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非人力资源强国的结论;进而通过对中国未来人力资源走势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数量的绝对短缺,人力资源数量不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结构等。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一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  
2003年2月13日上午,在教育部四楼会议室里,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记者一起参加了教育部办公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全书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外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探讨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勾画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并提出发展教育与开发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宝元  蒯鹏州  李晓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2003年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恰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新一届政府履新之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不仅众多媒体迅速深入报道,而且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也引发社会公众对教育的热切关注。 《报告》认为,今后20年,中国政府致力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就是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表明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 2 1世纪前 2 0年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未来 5 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是 :坚持“人力资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战略选择 ,通过制度创新 ,分三个阶段实现教育的“三步跨越”和人力资源的“两次提升”的战略目标 ,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裕群  
一、我国人力资源数量问题分析(一)我国人力资源数量过剩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与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数量丰富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之一。中国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既是我们的优势,也因为与自然资源、社会资金之间呈现出严重的失衡状态,因而成为我们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伟  
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质量差的国家,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清醒的认识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宝元  闫彩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颖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30余年的摸索与发展,行业成绩喜人。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认清发展大势,在激荡中前行,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路径进行阐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我国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在质量上的现状却丝毫不容乐观。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成为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及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才利民  
对于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红利,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红利和就业红利两个概念,综合考量人力资源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据分析框架,本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认为,中国最有效的公共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这包括对教育、公共卫生及健康、就业及培训等,这些投资将会对中国带来长期的多重的红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晓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紧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仅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而且对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物质资本投资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产生长远的重要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常敬一  
在人力资源竞争力理论基础上,构建包括8项二级指标、28项明细指标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2011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数据,对世界范围内5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综合得分为53.69,位列58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8项二级指标中的人力资源产出和经济环境排名位于前列,具有竞争优势;健康状况、接受教育情况和社会环境处于落后地位,具有竞争劣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郑友敬  张国初  
一、概述 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越来越重要。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它是提高现代生产率的核心。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轶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决定现代医院医疗业务水平与运作效能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迈入深水区,医院面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凸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医院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是许多医院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思考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对深化医改和医院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