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2)
- 2023(8813)
- 2022(7307)
- 2021(6727)
- 2020(5483)
- 2019(12787)
- 2018(12313)
- 2017(22667)
- 2016(11906)
- 2015(13749)
- 2014(13442)
- 2013(13754)
- 2012(13156)
- 2011(12251)
- 2010(12195)
- 2009(11422)
- 2008(10912)
- 2007(9349)
- 2006(8715)
- 2005(8152)
- 学科
- 济(77949)
- 经济(77896)
- 管理(27859)
- 方法(27184)
- 业(25553)
- 数学(25045)
- 数学方法(24935)
- 中国(21697)
- 地方(17727)
- 企(17146)
- 企业(17146)
- 农(16025)
- 贸(13592)
- 贸易(13583)
- 学(13214)
- 易(13206)
- 地方经济(12825)
- 业经(12488)
- 财(11337)
- 农业(11182)
- 环境(10432)
- 制(10271)
- 融(9795)
- 金融(9795)
- 发(9412)
- 银(9118)
- 银行(9096)
- 行(8913)
- 关系(8720)
- 和(8329)
- 机构
- 大学(184949)
- 学院(180597)
- 济(97609)
- 经济(96304)
- 研究(75615)
- 管理(64668)
- 中国(57927)
- 理学(55223)
- 理学院(54503)
- 管理学(53848)
- 管理学院(53498)
- 科学(40843)
- 财(40099)
- 京(39729)
- 所(38414)
- 研究所(34823)
- 经济学(33265)
- 中心(32085)
- 财经(32071)
- 经济学院(29822)
- 经(29501)
- 农(29457)
- 院(26247)
- 北京(26019)
- 江(25048)
- 财经大学(23891)
- 科学院(23681)
- 业大(23638)
- 范(23538)
- 师范(23362)
- 基金
- 项目(116590)
- 科学(93333)
- 基金(89016)
- 研究(84715)
- 家(78359)
- 国家(77811)
- 科学基金(65645)
- 社会(59725)
- 社会科(56887)
- 社会科学(56875)
- 基金项目(45899)
- 省(40592)
- 自然(39064)
- 自然科(38168)
- 自然科学(38158)
- 自然科学基金(37567)
- 教育(37440)
- 资助(36752)
- 划(35474)
- 编号(30485)
- 部(28019)
- 国家社会(27274)
- 发(27142)
- 重点(26969)
- 中国(26219)
- 成果(25133)
- 教育部(24424)
- 创(23394)
- 人文(23002)
- 发展(22711)
共检索到29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数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人口数量变动趋势;第二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其中包括劳动力数量的分析预测;第三部分分析1979-2011年就业数量及其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四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城乡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五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质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六部分分析人口因素中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劳动力的有效劳动时间、人口性别比,等等;第七部分进行综合分析;第八部分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
关键词:
人口因素 经济增长 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1997年,中国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经济适度快速增长,GDP增长率为8.8%,物价上涨率为0.8%。对1998年中国GDP增长率的预测,目前海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计。 第一种看法,认为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调低了1998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中国GDP增长率也将明显下降,估计为5-6%。这主要是国际上的一些有关机构的预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刘保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按不变价格计算以近10%的速度超高速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5%),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过去3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已经孕育着巨大的风险。随着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现在起到2050年的30多年间将处于稳中有降的态势,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如果认识不到条件的变化,一味追求高速度,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高风险状态,随时可能爆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对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世锦 蔡颖 王子豪
集聚效应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国300余个城市近20年人口集聚水平的变迁分析发现,伴随着人口流动与人口集聚水平提升,整体上城市间的人均GDP差距收窄,分布更为均衡;对人口集聚水平与产出效率间的规律探索显示,人口密度、就业密度与产出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全面地衡量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人口稠密率”指标作为对城镇化率评价的重要补充,进而将“人口稠密率”纳入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对2022—2030年不变价GDP增速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0年我国GDP年均复合增速约在5.03%左右。从空间分布深度挖掘人口集聚红利,协同驱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因此,要逐步打破市场分割,提升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协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处理好城市“新二元结构”问题。
关键词:
集聚效应 人口密度 产出效率 人口稠密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经济成长期,经济总体呈现出超高速或相对高速增长的特点;在经济成熟期,经济总体呈现出正常增长或低速增长的特点。在人类经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是个客观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可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超高速增长(9%及以上的增长率);二是相对高速增长(6%~9%之间的增长率);三是正常增长(3%~6%之间的增长率);四是低速增长(1%~3%之间的增长)。中国当前已进入相对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类型 演化规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林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于衰退,也使中国经济一跌不振,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重新启动中国经济,使其恢复以往的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央政府不容回避的难题。从西部经济崛起、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释放制度红利、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等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因素。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若能把握好这些潜在因素,中国经济仍能继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
新常态 潜力 动力 大国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根钱
201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一季度增速缓慢下行的态势。中国经济运行指数小幅下降,由绿蓝边界降至浅蓝灯区;经济增长速度小幅走低,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2012年四季度的7.9%,二季度进一步降至7.5%,上半年为7.6%。内需偏弱,外需不乐观,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持续下降,货币政策稳中偏紧,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增速下行。尽管这种态势有延续的可能,但经济的下行动力并不强劲,且增速已经处于低位,下半年如采取适度的刺激措施,经济增速止降回稳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
2013年上半年 经济监测报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刘海燕
本文运用2006—2016年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业比重上升与经济增速总体上呈正向关系。分行业来看,生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正相关,生活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负相关。通过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下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增速的相关关系表明,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速的正向影响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显著,最终呈现"J"型相关关系。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服务业比重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关键词:
服务业比重 经济增速 成本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跃勤
经过经济普查,2004年中国GDP调增16.8%。GDP调大虽然使一些比例关系得到优化并有利于今后的科学决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GDP调大并不表示财富从天而降,更不意味着GDP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自动清除。调整增长战略、创新增长方式,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追求。
关键词:
GDP调增 体制创新 增长转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国光
抓住时机,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小平同志今年南巡谈话的一个重点。现在,各方面都在根据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案,并准备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贯彻。这里,我想就与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原来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对于计划原定的这一速度,应当怎么看?"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思考和拟订,主要是在1990年进行的。当时定6%的经济增长率,是鉴于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制订计划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经济上针对1988年的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晓华 郑京平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提前两年实现了翻番。关于90年代的发展速度,在80年代末期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年均增长6%的计划目标。当时,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期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加之计划需留有一定的余地,确定这样一个发展速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昉 陆旸
我们根据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趋势,对投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一定假设之后,估计了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见图1及表1)。我们采用的增长核算方程及其对中国潜在GDP增长率进行的估计,基于一定的外生假定条件,这些假设锁定了中国未来潜在GDP增长率和其他相关变量的发展轨迹。下面我们分别论述这些假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陈镜宇
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显著地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模型所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该模型中进口带来中间投入的品种增加,品种的增加是一种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得出进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数量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数据所进行的协整分析支持该理论所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技术进步 中间产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袁富华 陈昌兵 陆明涛
本文研究中国将要经历的增长阶段转换问题,主要结论是:(1)高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Ⅰ,已逐步失去经由干预提升效率的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效率提高的增长阶段行将结束,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启经济稳速增长阶段Ⅱ,效率提高促进结构优化是本阶段的主要特征;(2)促使增长阶段Ⅰ向增长阶段Ⅱ转型的三大主导因素是: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拐点的出现,长期增长函数要素弹性参数逆转以及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的逐步形成;(3)东部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经进入经济减速通道,2016年后,随着全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结构服务化加快、人口红利的下降,如果劳动生产率不能持续提高,中国经济减速势成必然。
关键词:
潜在增长 效率 平稳减速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