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7)
- 2023(15029)
- 2022(12772)
- 2021(12007)
- 2020(10305)
- 2019(23114)
- 2018(22966)
- 2017(43908)
- 2016(24132)
- 2015(27147)
- 2014(27022)
- 2013(26851)
- 2012(24702)
- 2011(21933)
- 2010(22218)
- 2009(20996)
- 2008(21088)
- 2007(18860)
- 2006(16930)
- 2005(15296)
- 学科
- 济(100927)
- 经济(100794)
- 业(93910)
- 管理(86022)
- 企(85533)
- 企业(85533)
- 方法(43937)
- 数学(33975)
- 数学方法(33518)
- 业经(32076)
- 财(31051)
- 农(30956)
- 中国(24271)
- 务(23044)
- 财务(22975)
- 财务管理(22946)
- 学(22921)
- 农业(21757)
- 企业财务(21713)
- 理论(20539)
- 技术(20262)
- 制(20242)
- 和(19935)
- 地方(18697)
- 划(18407)
- 环境(17887)
- 策(16862)
- 贸(16473)
- 贸易(16461)
- 易(15949)
- 机构
- 学院(348858)
- 大学(347086)
- 管理(141661)
- 济(136146)
- 经济(133103)
- 理学(121144)
- 理学院(119869)
- 管理学(117918)
- 管理学院(117293)
- 研究(111208)
- 中国(86491)
- 京(74969)
- 科学(69971)
- 财(64838)
- 农(57538)
- 所(55979)
- 江(54107)
- 业大(51697)
- 中心(51428)
- 财经(51352)
- 研究所(50496)
- 北京(47497)
- 经(46424)
- 范(45190)
- 农业(44925)
- 师范(44799)
- 州(43677)
- 院(40384)
- 经济学(39412)
- 财经大学(37687)
- 基金
- 项目(229305)
- 科学(180448)
- 研究(169829)
- 基金(165488)
- 家(142890)
- 国家(141575)
- 科学基金(122866)
- 社会(105975)
- 社会科(100213)
- 社会科学(100186)
- 省(90659)
- 基金项目(87797)
- 自然(80157)
- 自然科(78131)
- 自然科学(78110)
- 教育(76967)
- 自然科学基金(76735)
- 划(74778)
- 编号(70152)
- 资助(67873)
- 成果(56804)
- 重点(50536)
- 部(49627)
- 创(49201)
- 发(48460)
- 课题(47398)
- 创新(45231)
- 业(43763)
- 项目编号(43595)
- 科研(43391)
- 期刊
- 济(159535)
- 经济(159535)
- 研究(103132)
- 中国(66729)
- 管理(56249)
- 学报(53829)
- 农(53493)
- 财(52997)
- 科学(49902)
- 大学(40868)
- 教育(39706)
- 学学(38197)
- 农业(37052)
- 技术(31849)
- 融(29851)
- 金融(29851)
- 业经(27989)
- 财经(25455)
- 经济研究(23195)
- 经(21825)
- 业(21042)
- 问题(20363)
- 图书(20025)
- 技术经济(18888)
- 现代(17113)
- 理论(17093)
- 科技(16940)
- 版(16556)
- 财会(16054)
- 实践(15557)
共检索到523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顺英
以往企业管理所谈的无非就是如何统筹利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时间资源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唯独没有涉及企业行为的主体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结构性问题。人类要探寻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实现文明范式的转型,将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中国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视野和人类未来的视角进行前瞻性锐意思考,尽可能地跨越西方工业文明留给人类的负面遗产。
关键词:
生态 人与自然 企业使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宁 梁雄健
本文系统回顾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对比,分析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之间的异同,提出借鉴组织生态学的成果拓展企业生态学理论,增强企业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织生态学 企业生态学 企业生态系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毅 赵红
企业集群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课题。以往研究多是沿着传统聚集经济的框架展开 ,本文试图从生态学角度考量企业集群与企业生态系统、生物DNA与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正向共生性与外部经济性、协同进化与企业集群的博弈机制概念之间的生态联系。文中赋予企业集群以生命特征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环境下 ,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生态学 共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逾男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态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引入、现象表述及研究方法论的阶段,作为一个新成长起来的边缘学科,品牌生态学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层面的支持与实践上的例证。本文尝试在目前品牌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视角,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品牌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企业的品牌战略进行审视,并为如何更加高效地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提供可行的思路,重新定位了企业的品牌格局,对品牌延伸及聚焦的几种模式予以探讨,并指出其战略执行的重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秀峰
区域限制下同质企业的选择从生态学意义上讲是一种种群选择,环境选择、资源选择和市场选择,构成了企业种群选择的边界。企业种群选择机制中的环境选择决定企业种群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资源选择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市场选择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企业种群的选择基本上是沿着环境、资源、市场的程序与路径,采用不同的战略和策略使企业种群产生、繁衍、发展和延续。
关键词:
企业种群 群选择 选择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中海 余文学 孙作林
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企业与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具有相似的特征,企业发展规律在很多方面和生物生态领域中的规律相仿。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来研究企业战略问题,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互利共生”、“企业生态环境”、“企业生态系统”几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战略问题。
关键词:
企业战略 生态学 生存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英 王卉平 赵都敏
从组织生态学理论出发,试图研究环境因素对新企业的产生有何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非正式资金对新企业的产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居民收入所起的作用较小,专利的数量和地区人口与新企业产生的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
组织生态 新企业 非正式资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金波
本文在生态学和企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类比研究方法,对企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两类主要的内在风险:近交衰退(inbreedingdepression)风险和传染病(infection)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合适的防范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小平 吕荣胜
本文运用传染病模型和密度依赖模型分析了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种群的数量增长规律,节能服务企业种群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后期,种群演化正经历合法化过程且存在一定的竞争,新进入企业的创建行为受种群中已有企业的传染。
关键词:
节能服务企业 种群演化 组织生态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世梅
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平衡观来重新分析和构建教育的理论框架,已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大学教育生态化包括教育内部环境、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化和教育目标,途径的生态化;实现大学教育生态化,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原则。
关键词:
生态文化 教育生态学 高等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少军 孙增峰
文章讨论了生态一词的涵义及其变化,归纳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异同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等,最后对长株潭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案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生态 生态学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专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强 邹立凯 宋丽红 李新春 王博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本文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新创企业成长过程进行了质性研究,提出了新创企业生成的印记因素及生态位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模型,揭示了在初始条件约束和自然选择压力下新创企业的成长机理。研究发现:诱发创业者创建企业及持续影响其成长的印记因素包括市场空间的成长性、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创业者特性;这些初始印记因素影响新创企业的战略偏向,包括目标定位,经营结构与盈利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处的生态位;在面对生态位选择机制时,先进入的新创企业囿于初始印记效应不愿改变其生态位,更倾向于采用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慎 郭兴华
本文探讨了生态学定义的演变过程以及几个需要思考的热点问题,认为生态学研究的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独立于生物学之外的基础学科,是复杂系统内在规律的本质反映;生态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应为一级学科;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具有亚哲学的性质,可称之为科学哲学;生态与经济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生态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上述观点和思想的提出对促进我国生态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生态学 关系 经济学 科学哲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杰 陆强 石涌江 戎珂
基于组织生态学中种群演化的相关理论,对低速电动车和消费电子企业生态系统中5家典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在研究案例企业的成长演化机制中,指出了诱发企业变异的影响因素和企业变异之后面对环境选择的生存对策。研究发现,诱发企业进行变异,即生态位移动或跃迁的因素包括:市场生存空间的扩展,资源禀赋优势的扩展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在变异之后面对环境选择,提高企业生存率方面,企业采取提高合法化和资源禀赋积累两种策略来提高组织惯性。因此,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伴随着不断"试错"和创新的寻找合适生态位的过程。
关键词:
成长演化过程 企业变异诱因 企业生存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艳梅 王立志
21世纪伊始,诸多新思维便渐次突现。在此之间,有一种将企业视为生命有机体的观点足以让人为之振奋。其核心内容为:企业是一生命有机体,而非机械组织模式;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成长,而非利润最大化;企业得以存活的前提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非生产产品;企业的发展战略应为与关系者之间的共生进化,而非战略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