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2)
2023(2768)
2022(2292)
2021(2033)
2020(1736)
2019(3943)
2018(3887)
2017(8137)
2016(4416)
2015(4927)
2014(4791)
2013(4934)
2012(4420)
2011(4126)
2010(4154)
2009(4108)
2008(4284)
2007(3978)
2006(3575)
2005(3323)
作者
(12225)
(10377)
(9878)
(9661)
(6302)
(4895)
(4704)
(3851)
(3816)
(3747)
(3508)
(3375)
(3338)
(3274)
(3252)
(3049)
(3020)
(2960)
(2953)
(2864)
(2563)
(2510)
(2419)
(2349)
(2341)
(2338)
(2177)
(2098)
(2027)
(1980)
学科
(18949)
经济(18924)
(16506)
管理(14959)
(11957)
企业(11957)
(10408)
方法(9033)
数学(7301)
数学方法(7243)
(6867)
贸易(6866)
(6770)
(6367)
中国(5697)
产品(5493)
(5385)
劳动(5366)
农业(4923)
市场(4812)
理论(4404)
业经(4387)
(4259)
农产(3951)
农产品(3951)
价格(3770)
(3684)
产品价格(3646)
(3565)
财务(3554)
机构
大学(69831)
学院(69766)
(30734)
经济(30274)
管理(26036)
理学(22294)
理学院(22093)
管理学(21804)
管理学院(21665)
研究(20021)
中国(15525)
(14775)
(14084)
财经(12003)
科学(11040)
(10786)
(10411)
(10128)
师范(10077)
(10067)
经济学(10062)
(9826)
经济学院(9024)
研究所(8894)
北京(8892)
中心(8842)
财经大学(8724)
业大(8652)
(8357)
师范大学(7998)
基金
项目(40625)
科学(32399)
研究(31517)
基金(30323)
(25471)
国家(25229)
科学基金(21843)
社会(21285)
社会科(20155)
社会科学(20148)
基金项目(15233)
(15140)
教育(14840)
编号(13095)
自然(12972)
资助(12844)
自然科(12687)
自然科学(12685)
(12679)
自然科学基金(12473)
成果(11292)
(9640)
国家社会(8856)
重点(8812)
课题(8727)
人文(8681)
教育部(8669)
(8407)
社科(8199)
项目编号(8025)
期刊
(35262)
经济(35262)
研究(22576)
中国(13386)
(12751)
学报(10001)
管理(9704)
(9609)
科学(8769)
教育(8302)
大学(8033)
财经(7609)
学学(7451)
业经(6566)
农业(6565)
(6540)
经济研究(5783)
技术(5504)
问题(5293)
(5262)
金融(5262)
(4524)
世界(4028)
商业(3864)
技术经济(3663)
理论(3656)
图书(3651)
(3639)
国际(3572)
(3402)
共检索到105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本文讨论了物质产品的生产与作为分配关系的价值决定之间的关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解释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萍  张存刚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作为分配关系 ,其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生产关系中找。不能以十五大提出的按要素分配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来说 ,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很大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冠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弓孟谦  
本文以马克思的理论立场和逻辑方法为依据 ,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实际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抽象一般劳动、生产劳动、协作劳动、监督管理劳动 ,以及科学、自然力等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对生产三要素论作出了评析。本文区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以要素所有权作为分配的依据 ,论述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陶生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生产要素的产权(包括最终产权—所有权和法人产权—经营权)按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震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现阶段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存在重大局限和误区。目前,社会贫富悬殊和利益对立是分配体制安排和理解不当的结果。只要找到分配理论的问题所在,矛盾就可以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确立利润分享和劳动产权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必祥  
本文指出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否定的是它将资本、劳动、土地都同等地看作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并没有否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解释了按要素分配的历史性。文章最后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及其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丽  张攀  朱庆华  
在目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为正确、全面认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以使其得到更合理的应用,本文提出生态劳动价值论,即资源性产品的价值由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界的劳动共同决定。按照生态劳动价值论核算资源性产品的价值量,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将人类劳动和自然界劳动按一个标准共同衡量,本文提出可应用能值理论具体核算,即资源性产品价值量的大小用商品的能值或能值货币价值衡量,并提供了一项高速公路项目的具体算例。指出据此核算方法得出的结论反映了资源性产品的真正价值,虽然短时间之内不一定能应用于市场价格,但对于一些领域的决策如在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选择,不同应用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选择等方面可起到支持作用,且其对于有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