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69)
- 2023(23713)
- 2022(20334)
- 2021(19001)
- 2020(15847)
- 2019(36685)
- 2018(36332)
- 2017(68669)
- 2016(37788)
- 2015(42770)
- 2014(43029)
- 2013(42633)
- 2012(39606)
- 2011(35914)
- 2010(36381)
- 2009(33826)
- 2008(34164)
- 2007(30741)
- 2006(27183)
- 2005(24918)
- 学科
- 济(156668)
- 经济(156467)
- 业(120304)
- 管理(118744)
- 企(103691)
- 企业(103691)
- 方法(67225)
- 数学(55539)
- 数学方法(54750)
- 农(46220)
- 财(46051)
- 中国(43081)
- 业经(40463)
- 制(34510)
- 学(33310)
- 地方(32983)
- 农业(30640)
- 务(30499)
- 财务(30393)
- 财务管理(30325)
- 贸(29468)
- 贸易(29447)
- 企业财务(28781)
- 易(28577)
- 理论(28411)
- 银(26334)
- 银行(26265)
- 和(26138)
- 技术(25823)
- 行(25034)
- 机构
- 学院(545629)
- 大学(544091)
- 济(217330)
- 经济(212375)
- 管理(209539)
- 研究(184880)
- 理学(178449)
- 理学院(176376)
- 管理学(173120)
- 管理学院(172105)
- 中国(142690)
- 京(117916)
- 科学(114565)
- 财(105755)
- 所(95243)
- 农(94756)
- 研究所(85591)
- 江(85346)
- 中心(84825)
- 财经(82169)
- 业大(81447)
- 北京(75096)
- 经(74375)
- 农业(73988)
- 范(72398)
- 师范(71658)
- 州(68542)
- 院(66917)
- 经济学(64645)
- 财经大学(60480)
- 基金
- 项目(354018)
- 科学(276937)
- 研究(258523)
- 基金(254305)
- 家(221721)
- 国家(219750)
- 科学基金(188042)
- 社会(160599)
- 社会科(151980)
- 社会科学(151939)
- 省(139767)
- 基金项目(133620)
- 自然(122832)
- 教育(120060)
- 自然科(119924)
- 自然科学(119890)
- 自然科学基金(117735)
- 划(116977)
- 编号(106610)
- 资助(105661)
- 成果(87882)
- 重点(79558)
- 部(77505)
- 发(76653)
- 课题(74454)
- 创(73624)
- 创新(68446)
- 科研(67746)
- 大学(66098)
- 教育部(66073)
- 期刊
- 济(251418)
- 经济(251418)
- 研究(164141)
- 中国(115345)
- 学报(87736)
- 农(87275)
- 财(86488)
- 管理(81828)
- 科学(79351)
- 大学(66483)
- 教育(65306)
- 学学(62193)
- 农业(59265)
- 融(52588)
- 金融(52588)
- 技术(50898)
- 业经(42142)
- 财经(41126)
- 经济研究(38866)
- 经(35297)
- 业(33237)
- 问题(32486)
- 图书(29173)
- 技术经济(27844)
- 版(26772)
- 贸(26226)
- 理论(25569)
- 统计(24960)
- 科技(24797)
- 现代(24658)
共检索到84048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连广 冯永春 王玲 孟繁强
客户对制造企业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以往研究常常忽视客户所发挥的效能。本研究基于“制造企业—客户”综合视角分析威猛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全过程,探究制造企业为何及如何遵循不同的主导逻辑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研究发现:(1)客户及客户需求演变,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开发方向与内容,促使制造企业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价值主导逻辑转变;(2)在对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造企业会对价值创造机会、价值创造壁垒和价值创造支撑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做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决策;(3)制造企业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全力打破数智化解决方案中的价值创造壁垒,才能实现价值创造;(4)制造企业基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逻辑、价值主导逻辑转变,持续为客户开发并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本研究深化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研究,能帮助制造企业规避“数智化陷阱”,克服“数智化悖论”,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单国栋
主导逻辑是组织战略行为表象下的"根本性"问题,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所在。那么,本土企业的主导逻辑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在本土企业创新发展中扮演何种作用?本文通过全景展现一个中国民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认知与行为轨迹,利用图表技术和扎根理论等,归纳出其主导逻辑的形态与内涵。研究发现,纷繁复杂的战略表象下,有一个一贯且一致的主导逻辑——"博弈式差异化"逻辑主导和支配企业的战略发展。进一步的,本文还揭示了主导逻辑与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战略是主导逻辑的情境化。本研究还表明,主导逻辑超越了业务与行业属性范畴,具有先验性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单国栋
主导逻辑是组织战略行为表象下的"根本性"问题,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所在。那么,本土企业的主导逻辑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在本土企业创新发展中扮演何种作用?本文通过全景展现一个中国民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认知与行为轨迹,利用图表技术和扎根理论等,归纳出其主导逻辑的形态与内涵。研究发现,纷繁复杂的战略表象下,有一个一贯且一致的主导逻辑——"博弈式差异化"逻辑主导和支配企业的战略发展。进一步的,本文还揭示了主导逻辑与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战略是主导逻辑的情境化。本研究还表明,主导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王淑娟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制造业 战略引领 创新 案例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张晨 李妍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过程与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编排实现平台化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依附-交互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意识萌发、参与-拓展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核心构建、联动-集成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价值创造,并形成了“资源获取—转化能力—实施行动—形成结果”的数据资源编排过程。第二,平台化过程中数据资源编排驱动了中小制造企业“被动存储—主动建设—集成运用”的数据资源利用逻辑与“订单式—自主式—平台式”的核心业务拓展逻辑的递进,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的转化,也进一步激发企业从专注产品价值向追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迈进。本文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的过程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为指导中小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能力 路径与机制 案例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少谦 单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H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挖掘科技企业在数字服务化过程中通过资源集成开发数字服务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企业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是基于资源外部集成和资源内部集成实现的。资源外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内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关键链接关系。资源外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身份视图和能力视图,前者主张对核心支持性资源要素进行筛选,以助力数字服务开发,后者考量外部资源与现有知识库的接近程度,通过整合和撬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价值;资源内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效率视图和权力视图,前者主张对具有链接关系的要素进行集成,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后者主张强化关键要素之间的链接关系,并使其衔接到整体系统中。由此,企业通过资源外部集成与资源内部集成的匹配,为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提供支撑。本文拓展了资源集成理论的解释边界,并深化了对数字服务化研究的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数字化 绿色转型 资源编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赵惠妍 金姝彤
随着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演进,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效能,快速响应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进而塑造企业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成为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以海尔集团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着重探讨模块化赋能智能制造升级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可以解决用户需求与企业智能制造的映射问题,并从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3条路径赋能智能制造升级,驱动模块构建→模块运用→效应发酵的过渡;进一步地,形成模块化运用弹性化、效率化和平台化三方面抓手,推动案例企业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与模式转变,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鹏 孙晓霞
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并走向高端化,是学术界和管理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和技术转移视角,将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近40年的技术创新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从8个维度剖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内涵,构建"低端产品—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学习吸收与整合—双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产品高端化"路径模型。结果发现,安徽中鼎公司经历了以组织流、资源流、知识流和技术流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阶段,将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初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然后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并与行业协会信息共享的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结论可为我国制造型跨国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产品高端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鹏 孙晓霞
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并走向高端化,是学术界和管理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和技术转移视角,将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近40年的技术创新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从8个维度剖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内涵,构建“低端产品—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学习吸收与整合—双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产品高端化”路径模型。结果发现,安徽中鼎公司经历了以组织流、资源流、知识流和技术流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阶段,将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初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然后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并与行业协会信息共享的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结论可为我国制造型跨国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产品高端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本红 周倩倩 谷晓芬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服务型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采用以扎根理论为核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践探索归纳出有关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出:(1)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和项目相关的保障因素两方面,其中项目利益相容性、信任水平和合作强度影响着服务型制造项目的关系治理;项目实施和项目合作环境以及项目绩效3个因素直接影响项目保障因素;(2)针对利益相关关系和项目保障两大因素的影响,提出综合关系治理和项目环境保障协同治理的解决方案,构建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图;(3)基于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提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引领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海尔集团COSMOPlat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制造企业数智化能力:维度探索与量表开发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服务化:基于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多案例研究
中基层员工主导型公司创业过程研究——基于腾讯公司的探索性案例设计
公司高管声誉的三重激励效用及其实现途径——基于单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资源配置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基于海丽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如何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来自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平台化如何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基于宗申集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价值网络视角的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一个双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价值创造视域下民航业服务模块化运行——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