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3)
- 2023(5931)
- 2022(4939)
- 2021(4704)
- 2020(3882)
- 2019(9159)
- 2018(8749)
- 2017(16840)
- 2016(8419)
- 2015(9964)
- 2014(9687)
- 2013(10006)
- 2012(9625)
- 2011(9044)
- 2010(8949)
- 2009(8331)
- 2008(8380)
- 2007(7156)
- 2006(6398)
- 2005(5921)
- 学科
- 济(50757)
- 经济(50714)
- 业(22731)
- 管理(22136)
- 方法(21709)
- 贸(20756)
- 贸易(20743)
- 易(20199)
- 企(18714)
- 企业(18714)
- 数学(18105)
- 数学方法(18072)
- 中国(14554)
- 业经(11332)
- 农(11018)
- 产业(9926)
- 地方(9491)
- 关系(9255)
- 出(9117)
- 制(8055)
- 出口(7783)
- 出口贸易(7783)
- 口(7783)
- 技术(6977)
- 体(6875)
- 学(6837)
- 财(6824)
- 农业(6785)
- 和(6601)
- 银(6396)
- 机构
- 大学(135876)
- 学院(134258)
- 济(75210)
- 经济(74470)
- 管理(51935)
- 研究(51600)
- 理学(44825)
- 理学院(44388)
- 管理学(44124)
- 管理学院(43866)
- 中国(39689)
- 财(28577)
- 京(28548)
- 科学(25988)
- 经济学(25595)
- 所(24856)
- 财经(23805)
- 经济学院(23278)
- 研究所(22691)
- 经(21973)
- 中心(21132)
- 北京(18492)
- 院(18459)
- 贸(18159)
- 财经大学(17821)
- 江(17220)
- 农(17106)
- 科学院(16030)
- 商学(15798)
- 商学院(15645)
- 基金
- 项目(87520)
- 科学(71078)
- 基金(67576)
- 研究(66077)
- 家(58230)
- 国家(57908)
- 科学基金(49678)
- 社会(46847)
- 社会科(44899)
- 社会科学(44894)
- 基金项目(34749)
- 省(30057)
- 自然(28806)
- 教育(28289)
- 自然科(28171)
- 自然科学(28164)
- 资助(28085)
- 自然科学基金(27747)
- 划(25728)
- 编号(23779)
- 部(21584)
- 中国(21516)
- 国家社会(21351)
- 发(20843)
- 重点(19775)
- 教育部(19141)
- 成果(19084)
- 创(18714)
- 人文(18343)
- 发展(18197)
共检索到202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蓝海涛
当前我国外贸产业的总体集中度下降,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集中度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集中度上升。外贸产业持续性过度竞争的深层原因是外贸企业以国有制为主,根除恶性竞争的核心策略是加快国有企业从外贸产业中分阶段退出的步伐。
关键词:
产业 对外贸易 集中度 竞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蓝海涛
本文探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恶性竞争的态势及其深层原因。我国外贸产业总体的集中度下降,外贸企业规模的差距缩小,外贸产业主导性厂商──边缘性厂商市场结构的二元状态加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集中度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集中度上升。外贸产业持续性过度竞争的深层原因是外贸企业以国有制为主,根除恶性竞争的核心策略是加快国有企业从外贸产业中分阶段退出的步伐。
关键词:
产业组织 对外贸易 集中度 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本文考察我国1978—2006年对外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演变。我们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国际竞争力系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不同指标考察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和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且均呈现较强的阶段性特征。1978—1985年处于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竞争力很弱;1986—1993年,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不断提高;1994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等级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昕
近些年来,浙江省以民营经济为基础的"块状经济"迅速成长起来,各地逐步形成了一个个集聚发展、规模经营的专业化产业区,即企业集群经济。据省委政研室课题组的专项调查统计,早在2001年的时候,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工业总产值已逾6000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涉及175个产业和23.7万个生产单位,其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集群有519个,总产值10亿至50亿元的集群118个,50亿至100亿元的集群26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3个。集群经济以其特有的产业分工和组织优势,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全省52个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结构优化和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对于各国经济发展日趋重要。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状况,指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国际竞争力 调整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武 李海红
中国加入WTO以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获得经济效益及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与其他国家产生了诸多形式的贸易摩擦。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价格竞争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及其在对外贸易价格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价格竞争 困境 反倾销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谷克鉴
竞争政策是WTO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全新课题。国际经济学界90年代以来兴起的竞争政策研究,主要基于发达国家的国内和世界市场上结构位置特点。中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及其在世界市场和世界范围内产品周期循环中的位置,以及过渡经济和大国模型对贸易品部门行为模式的影响,使得中国竞争政策的研究应着眼于世界市场上转售者极易形成垄断这一现实。同时,中国竞争政策制定与实施,必须建立起由竞争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中级终极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并用竞争政策统一规范部门或产品层次的产业、技术和贸易政策。
关键词:
竞争政策 国际贸易 经济计量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马林
本文使用集成多向的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窗分析方法,根据世界16个主要国家或地区2005-2007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开展计量分析,把这些国家的历年数据采用非纵向集成SE-DEA方法计算并求出其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从各个方面定量分析各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状况,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日明 张志明
当前,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两大目标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培育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四个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联动机理,以及如何通过四维联动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提升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 驱动因素 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战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数字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可见,加快数字化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复苏的重中之重。本文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可通过促进创新产出和提升创新效率来实现;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以及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均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数字经济的交互项不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不能促进该地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基于此,笔者提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缩小数字鸿沟和城乡区域差异,全面提升创新效率,促进数字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不断提升我国数字贸易竞争力和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荣民
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事实验证了改革开放战略的正确和伟大。面对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国力竞争,如何在战略机遇期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高水平地增长,并顺利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仍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为此,深刻认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加速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外贸核心竞争力 外贸依存度 贫困化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赖瑾瑜
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该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产业内贸易的两种最重要的形成因素——产品差异及国际直接投资,我国应改变传统的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差异产品及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形成产业内贸易,从而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中国 对外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原
加快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目标的实现进程,有效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具体构建计量模型,结合面板估计、系统GMM模型,分析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控制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变量,产业升级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而无论是否控制产业升级变量,对外贸易动能转换亦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亦即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均会对外贸竞争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对外贸易动能转换 外贸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继锋
一、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竞争态势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外贸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对未来的竞争态势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种种不利于中国外贸发展的因素同样在不断滋生,中国外贸参与国际竞争的道路依然是坎坷不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