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9971)
2022(8165)
2021(7905)
2020(6340)
2019(14814)
2018(14217)
2017(28068)
2016(15124)
2015(16910)
2014(16721)
2013(16661)
2012(16020)
2011(14732)
2010(14916)
2009(13845)
2008(13587)
2007(12207)
2006(11040)
2005(10086)
作者
(41084)
(34060)
(34043)
(32860)
(22116)
(15969)
(15589)
(13323)
(12964)
(12450)
(11670)
(11297)
(10975)
(10940)
(10894)
(10480)
(10165)
(9827)
(9690)
(9626)
(8709)
(8280)
(8275)
(7800)
(7762)
(7694)
(7439)
(7380)
(6895)
(6839)
学科
(70877)
经济(70803)
管理(41296)
(39615)
(30824)
企业(30824)
方法(25764)
数学(22627)
数学方法(22420)
中国(22203)
(19861)
(16570)
地方(16359)
业经(16170)
(16004)
贸易(15998)
(15644)
(14259)
农业(12918)
(11984)
产业(11902)
(11474)
银行(11467)
(11183)
(11117)
金融(11115)
(10587)
环境(10234)
(10031)
技术(9991)
机构
大学(217075)
学院(216355)
(106198)
经济(104463)
管理(82943)
研究(82610)
理学(70527)
理学院(69714)
管理学(69007)
管理学院(68552)
中国(64356)
(48384)
(46365)
科学(43949)
(40857)
财经(37390)
研究所(36726)
中心(36438)
经济学(34576)
(34181)
(31403)
经济学院(31172)
北京(30222)
(29976)
(29478)
(29263)
师范(29117)
财经大学(27669)
(25034)
业大(25009)
基金
项目(138176)
科学(111221)
研究(107034)
基金(102879)
(88239)
国家(87585)
科学基金(74815)
社会(71869)
社会科(68397)
社会科学(68386)
基金项目(52625)
(49533)
教育(47808)
自然(43769)
(43091)
自然科(42750)
自然科学(42740)
资助(42650)
自然科学基金(42044)
编号(41943)
成果(36154)
(33143)
(32620)
重点(31177)
国家社会(31176)
课题(29805)
中国(29202)
教育部(29083)
(28781)
(28197)
期刊
(120188)
经济(120188)
研究(73870)
中国(44093)
(34862)
管理(32381)
(28702)
科学(27915)
学报(25621)
(24666)
金融(24666)
教育(22665)
经济研究(20884)
大学(20648)
农业(19898)
学学(19186)
财经(19029)
业经(17628)
技术(17084)
(16715)
问题(16285)
(16210)
国际(14980)
世界(14672)
(11574)
技术经济(11117)
(10516)
论坛(10516)
现代(10435)
经济问题(10070)
共检索到340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琦  万军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曾经通过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种以积极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发展型政府”及其推行的产业政策一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的典范。但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尽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发育的逐渐完善,政府的职能应当从经济活动的干预者转变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因此,近年来东亚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正在实现从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俊华  
文章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价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忠  
借鉴西方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以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在比较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赶超型”产业政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基础上,分析产业政策的传导机理。从同质性角度,提出了产业政策的“倒U”假说;从异质性角度,比较了均衡与非均衡的产业政策特点。就市场结构而言,日本产业呈现规模与竞争兼容,韩国产业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而台湾地区产业则是规模不足、竞争有余。就市场行为而言,日本企业表现为“创新型”,韩国企业是“扩张型”,台湾地区企业是“标准型”。基于均衡的产业政策,日本“赶超型”产业政策的传导较好地抑制了产业政策的副作用,表现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贺俊  
为弥合长期存在的美国产业政策争论,破解以往二分法视角造成的产业政策研究“美国之谜”,本文基于“显/隐”(政策资源配置的歧视性)和“轻/重”(政策资源投入强度)两个维度对美国产业政策系统进行分解和类型化,进而围绕竞争逻辑和制度逻辑将分解的美国产业政策进行合成,以尽可能客观呈现美国产业政策的结构特征和演进脉络。虽然以军工牵引民用技术突破、不断塑造新的创新主体等“重/隐”型产业政策具有美国特色,但美国产业政策的独特性和成功要素在于其政策工具背后巧妙设计的、有利于形成强大政策能力的治理结构,以及最大程度地协调市场竞争和国家干预,并基于并行不悖的市场逻辑和竞争逻辑相机动态调整产业政策组合。需要强调的是,在美国产业政策决策框架中,显性产业政策和重型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制度体系中的“剩余”但不可替代的选项,该事实并不支持强选择性产业政策无效的学术主张。通过对照美国产业政策实践中的重要事实,在中国问题情境下深化政府干预边界、政策能力、创新主体塑造等理论问题具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在理解美国产业政策的同时,提出产业政策分解维度和合成逻辑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对拓展产业政策理论亦有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光亮  程龙  张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进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竞争政策强化与产业政策转型具有内在关联性,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有效市场形成。本文构建了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的政企互动模型,研究发现:竞争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效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会降低市场竞争效率;功能性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体现了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考虑非对称市场竞争时发现,竞争政策可以同时兼顾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分配效率两项目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在两项目标上相互掣肘、由此强化竞争政策的优势凸显。本文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有为政府应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为产业政策转型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和促进有效市场。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需要有效市场减轻政府管控压力、有为政府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凌翔  
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以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来代表产业政策的干预,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分析在地方各种产业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李晓萍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为目标;从政策的实施手段上来看,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强制性清理(淘汰落后产能)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措施进一步被强化;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典型意义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为广泛、细致和直接,从而体现出强烈的直接干预市场、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和限制竞争的管制性特征和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难以找到相对应的理论依据,勉强找到的理论依据也是不充分的或者理论依据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或者干脆就是对理论本身的误读和扭曲。静态且过于简单地理解市场机制,是中国特色产业政策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樊瑛  
较为完善的竞争政策是澳大利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从1995年开始的竞争政策改革———国家竞争政策的内容、执行和管理机构及改革的绩效。本文从中得出启示,以资中国制定和执行竞争政策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园园  
文章基于2006—2017年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采用系统GMM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但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交互作用对产业发展存在抑制效应。未来应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绩效的多维度考核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丽颖  高旭  王孝杰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晓琦  万军  
中国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曾经效仿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广泛使用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事实证明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随着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政府的职能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实行的影响微观经济的政策也将从产业政策为主导过渡到以竞争政策为主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