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2.180.14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1)
2023(15278)
2022(12875)
2021(11761)
2020(9835)
2019(22037)
2018(21545)
2017(41448)
2016(22065)
2015(24641)
2014(24648)
2013(24099)
2012(22623)
2011(20618)
2010(21249)
2009(20036)
2008(19793)
2007(18073)
2006(16511)
2005(15307)
作者
(61563)
(51467)
(51156)
(49023)
(33023)
(24272)
(23281)
(19701)
(19593)
(18556)
(17599)
(17123)
(16828)
(16699)
(16172)
(15846)
(15336)
(14916)
(14860)
(14633)
(13381)
(12408)
(12340)
(11950)
(11672)
(11513)
(11404)
(11291)
(10285)
(10130)
学科
(105606)
经济(105484)
管理(73858)
(68125)
(58464)
企业(58464)
方法(33720)
数学(28095)
中国(27955)
数学方法(27739)
(26253)
地方(25975)
(25484)
业经(24783)
(23980)
(20996)
技术(20437)
(17577)
银行(17558)
(16927)
(16857)
金融(16854)
(16833)
农业(16639)
地方经济(16179)
(16128)
贸易(16111)
(15913)
理论(15785)
(15588)
机构
学院(320088)
大学(319835)
(144894)
经济(141993)
管理(123810)
研究(110385)
理学(104678)
理学院(103567)
管理学(102229)
管理学院(101557)
中国(85372)
(70744)
(65769)
科学(60156)
财经(54068)
(53650)
(52115)
中心(50943)
(48699)
研究所(47457)
经济学(45522)
(42647)
(42431)
师范(42082)
北京(41873)
(40614)
经济学院(40505)
(39675)
财经大学(39640)
业大(38612)
基金
项目(200525)
科学(160880)
研究(155543)
基金(145502)
(123448)
国家(122367)
科学基金(106690)
社会(102797)
社会科(97583)
社会科学(97569)
(78912)
基金项目(75425)
教育(71532)
(64870)
自然(63692)
自然科(62218)
自然科学(62207)
编号(62188)
自然科学基金(61160)
资助(58444)
成果(53236)
(46231)
(45414)
(45220)
重点(45153)
课题(44724)
(43144)
国家社会(42707)
创新(42415)
(40219)
期刊
(176500)
经济(176500)
研究(108072)
中国(69895)
(55421)
管理(52202)
(40125)
教育(40005)
科学(40000)
学报(39626)
(36164)
金融(36164)
大学(32131)
学学(29691)
技术(29266)
经济研究(28458)
财经(28290)
业经(27307)
农业(26302)
(24679)
问题(22284)
技术经济(17988)
(17930)
世界(15564)
国际(15550)
现代(15250)
(15222)
论坛(15222)
科技(15080)
商业(14673)
共检索到51321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立宇  王峰  
自201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7 000美元,正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以来,国家相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双创发展"等战略目标,各级地方政府更是密集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创新公共政策,标志着我国政府公共经济政策手段的重心已逐步实现从产业到创新的转移。通过比较二战后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制度—政策"演变历史发现,创新需要制度和政策双轮驱动,其中制度发挥基础性激励作用,是主导性的;政策仅发挥诱导作用,是辅助性的;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目标、工具、过程差异决定了基础制度变革必须先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富良  吴佐文  
产业规制政策执行的失灵已成为我国政府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等理论为研究这个症结提供了新方向。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执行主体与执行客体在我国特殊的政策执行体制下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产业政策规制的效应不高,并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政府产业规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建军  
理论和历史反复昭示,产业政策既存在于历史和当下的时间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空间轴,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未能置身产业政策之外。关于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使盖茨这样全球最富有的私人企业家也不否认。从18世纪建国伊始的初级制造业,到20世纪的互联网、半导体、高温超导、核能、HDTV等高科技产业,美国的多种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六十多年里,美国联邦政府投入四万多亿美元用于研发。除了产业技术政策,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也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推动着美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建军  
理论和历史反复昭示,产业政策既存在于历史和当下的时间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空间轴,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未能置身产业政策之外。关于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使盖茨这样全球最富有的私人企业家也不否认。从18世纪建国伊始的初级制造业,到20世纪的互联网、半导体、高温超导、核能、HDTV等高科技产业,美国的多种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六十多年里,美国联邦政府投入四万多亿美元用于研发。除了产业技术政策,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也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推动着美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变革。无论是产业技术政策还是产业组织政策或是其他形式的产业政策,都构成了美国产业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存在。就政府和市场关系而言,美国政府不仅充当着市场的"修理者"角色,而且充当着市场的"塑造者"角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路继业  杜两省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因利益不一致性所带来的货币政策可信性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政策可信性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固定汇率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并获得较高经济绩效,而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日益减少的原因,并运用162个国家的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结论、研究启示和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享光  
流行的消费和储蓄理论把消费和储蓄的决定因素仅仅归结为收入,然而,无论是绝对收入决定论,还是相对收入决定论和持久收入决定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消费同时还是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没有考虑劳动力再生产,把消费、储蓄的决定看作与生产、再生产无关的事情,就会使这些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被低估。与西方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不能脱离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来说明消费和储蓄的决定。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居民消费和储蓄与劳动力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对居民消费储蓄的决定和变动规律做出新的解释,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过快增长造成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扭曲,探讨消除这种扭曲、合理引导消费和储蓄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通过对决策机制、承诺与信誉、再分配、公共物品和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阿伦.德雷泽建构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论证了决策的政治本质对政策选择,进而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促进了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的整合,为新政治经济学的成型和统一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范式,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正在深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海丰  王琳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创新方式将出现巨大变革,数字化浪潮带来的"组合式创新"和人工智能发展所依赖的"互补式创新"使得传统产业政策面临失效的威胁。特别是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技术,其本身作为一种复合型关键投入,系统效应十分突出,需要大量的互补式创新才能扩散至整个经济系统。本文在对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进行系统比较、对欧盟创新政策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其对我国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的启示意义。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建议采取"去中心化"的创新政策和"中心化"创新政策并重的战略,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辉  
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在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展开的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考察了利益集团、政治党派、民主制度、选举制度和政治不稳定性等政治因素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由于每一个政治变量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不唯一,因此每一个政治变量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都不确定:同样的政治变量既可能导致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也可能导致一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并且,经验证据对各政治变量的影响也不能给出一致而明确的结论。因此,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本身还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反思和推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路继业  Najid Ahmad  张冲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因事前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对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事前利益冲突是导致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政策内生化建模的重要途径;第二,主从博弈能将事前利益冲突、序贯政策制定与理性预期引入模型,并对时间不一致性政策理论建模有重要意义;第三,模型构建应考虑目标差异、状态变量转移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体制间的传导关系,使模型具有均衡解,并能分析解的经济性质;第四,增强可信性是解决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一国应利用汇率和利率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承诺机制"或"名义锚",从而促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贤良  
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新保护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二战后持续了20多年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贸易政策上的这种变化趋向,与主流贸易理论对自由贸易的推崇是相违背的,于是欧美、主要是美国的国际经济学家们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一变化。“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当前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碧梅  赵涤非  
将国际贸易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贸易政策制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现有文献通过构建贸易政策内生模型,研究了贸易政策政治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政治经济因素互动下贸易政策的生成机制,政府作为"调停人"、"自治者"以及利益集团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定位和影响。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脉络、贸易政策政治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政府和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决策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我国贸易政策的妥善制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沛  朱廷珺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为贸易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国际学术界关于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指出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的重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和多边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贸易政策调整与协调的政治经济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耀  
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过分的政府干预将增大粮食安全成本 ,导致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粮食安全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 ,并就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锐  杨忠  
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技术创新政策选择也不一样,展现出不同的创新特色。本文研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激励制度、协调制度、企业家制度、专利制度和学习制度等方面研究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通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技术创新政策演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