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486)
2022(9467)
2021(8781)
2020(6987)
2019(16163)
2018(15614)
2017(29468)
2016(15189)
2015(17320)
2014(17164)
2013(17266)
2012(16525)
2011(15348)
2010(15225)
2009(13911)
2008(13682)
2007(11762)
2006(10706)
2005(9947)
作者
(43596)
(36513)
(36499)
(34454)
(23217)
(17293)
(16530)
(14228)
(14025)
(12843)
(12585)
(12143)
(11795)
(11666)
(11402)
(11218)
(10813)
(10560)
(10339)
(10110)
(9266)
(8866)
(8730)
(8393)
(8206)
(8088)
(7957)
(7825)
(7342)
(7237)
学科
(80038)
经济(79973)
(38420)
管理(37828)
(28453)
企业(28453)
方法(26806)
中国(26729)
(23919)
贸易(23901)
地方(23744)
(23172)
数学(22668)
数学方法(22572)
(21735)
业经(18574)
农业(14601)
地方经济(13602)
(13200)
(13098)
(13017)
产业(12973)
(12961)
金融(12960)
(12733)
银行(12725)
环境(12707)
(12529)
(12408)
技术(11771)
机构
学院(225586)
大学(223817)
(110004)
经济(108317)
研究(87871)
管理(82503)
理学(69950)
理学院(69127)
管理学(68389)
管理学院(67957)
中国(67363)
科学(48599)
(48468)
(45844)
(43604)
研究所(39447)
中心(38059)
财经(36421)
经济学(35736)
(34136)
(33300)
(32790)
经济学院(32336)
(31747)
北京(31671)
(31047)
师范(30821)
业大(28267)
财经大学(27045)
科学院(26883)
基金
项目(147331)
科学(117917)
研究(112566)
基金(108111)
(93735)
国家(92998)
科学基金(79104)
社会(75736)
社会科(72155)
社会科学(72146)
基金项目(56300)
(55119)
教育(49083)
(46921)
自然(46265)
自然科(45125)
自然科学(45113)
自然科学基金(44320)
编号(43758)
资助(43393)
(39490)
成果(35403)
重点(33882)
(33807)
发展(33025)
国家社会(33023)
(32501)
(31394)
课题(31245)
中国(30489)
期刊
(126894)
经济(126894)
研究(75649)
中国(48182)
(33096)
管理(32329)
(31460)
科学(30918)
学报(29580)
(23936)
金融(23936)
农业(23292)
大学(23289)
教育(23132)
经济研究(22493)
学学(21839)
业经(21398)
(20016)
问题(18448)
财经(18267)
国际(18200)
技术(18152)
(16192)
世界(15232)
(13307)
商业(11598)
技术经济(11511)
经济问题(10853)
现代(10651)
资源(10602)
共检索到356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洁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统一物流标准体系等优化自贸区物流产业的相关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安华  
2006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国已积累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5万亿美元国内金融部门资产。企业融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要求逐渐扩大,凸显了高效金融中介的重要性,而作为重要金融中介的CAFTA证券市场还有很大改善效率的空间。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各国证券市场的密切合作、共同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将是CAFTA的证券市场发展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秀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产业转移产生“加速器”的作用:加速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加大产业转移规模,促进中国—东盟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和升级,加快产业内转移的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经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又与东盟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启动。随着这一合作的进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浙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同宜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向前推进具有诸多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文件在沿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本文拟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及其常设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中  
首先回顾了现有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然后基于贸易和投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并对其进行应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服装皮革制造业、木材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器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的行业包括采掘业、造纸业、石油炼焦业、化工原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冶炼业6个行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最近几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东盟各国政府都竭力寻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如成立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成长三角区,以回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挑战。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的合作形式所采取的是把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作为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的工具,这为区域内合作成员国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多的投资来源。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确立了成员国之间开放贸易等的时间表更有利于促进区内贸易等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兴起的成因 进入九十年代,亚洲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域内的合作在加强,而且合作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贸易、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加快筹建和建成时间的不断提前,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多个成长三角区,并不是偶然的,是东盟乃至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飞  袁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研究应以交通运输发展为起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七国在交通设施通达性及质量、运输服务可得性及质量的内容进行区位熵的测算分析,描述了各国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主要节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科学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体系的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从分析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入手,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广西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农业发展策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加强流通领域建设,搞好和规范市场的准入工作,尽快建立广西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