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3)
- 2023(15724)
- 2022(12962)
- 2021(11909)
- 2020(9793)
- 2019(21947)
- 2018(21658)
- 2017(41394)
- 2016(21913)
- 2015(24522)
- 2014(24080)
- 2013(24252)
- 2012(22718)
- 2011(20705)
- 2010(21115)
- 2009(19789)
- 2008(19744)
- 2007(17940)
- 2006(16274)
- 2005(15041)
- 学科
- 济(110191)
- 经济(110078)
- 业(93716)
- 企(75026)
- 企业(75026)
- 管理(72143)
- 农(48239)
- 方法(38865)
- 业经(34775)
- 中国(34093)
- 农业(32340)
- 数学(30051)
- 数学方法(29902)
- 财(27151)
- 地方(26245)
- 技术(22803)
- 制(21931)
- 贸(21048)
- 贸易(21028)
- 易(20441)
- 务(18095)
- 财务(18076)
- 财务管理(18054)
- 策(17812)
- 和(17479)
- 银(17174)
- 银行(17158)
- 企业财务(17047)
- 行(16793)
- 发(16699)
- 机构
- 学院(322252)
- 大学(313812)
- 济(152015)
- 经济(149584)
- 管理(129321)
- 研究(112573)
- 理学(110203)
- 理学院(109150)
- 管理学(108075)
- 管理学院(107448)
- 中国(90682)
- 京(66103)
- 财(65611)
- 科学(61255)
- 农(60158)
- 所(55579)
- 财经(51349)
- 中心(50811)
- 江(50270)
- 研究所(49606)
- 经(46589)
- 经济学(46107)
- 业大(45513)
- 农业(45513)
- 北京(42144)
- 经济学院(41567)
- 院(39597)
- 州(39579)
- 范(39487)
- 师范(39203)
- 基金
- 项目(205064)
- 科学(165548)
- 研究(157966)
- 基金(150630)
- 家(128582)
- 国家(127338)
- 科学基金(111345)
- 社会(106669)
- 社会科(101109)
- 社会科学(101088)
- 省(81275)
- 基金项目(79240)
- 教育(69213)
- 自然(66154)
- 划(65671)
- 自然科(64681)
- 自然科学(64668)
- 自然科学基金(63605)
- 编号(63596)
- 资助(59502)
- 发(51034)
- 成果(50315)
- 创(47486)
- 部(46478)
- 重点(45492)
- 国家社会(45156)
- 创新(43770)
- 课题(43521)
- 业(43121)
- 发展(42975)
- 期刊
- 济(182618)
- 经济(182618)
- 研究(100753)
- 中国(71861)
- 农(62462)
- 管理(52563)
- 财(50609)
- 科学(43789)
- 农业(42239)
- 学报(39955)
- 融(36188)
- 金融(36188)
- 业经(35037)
- 大学(32650)
- 学学(30941)
- 教育(30773)
- 技术(30381)
- 经济研究(28104)
- 财经(26041)
- 问题(24564)
- 业(22939)
- 经(22804)
- 世界(19978)
- 技术经济(19745)
- 贸(19513)
- 国际(17807)
- 经济问题(16426)
- 商业(16286)
- 现代(16093)
- 农村(15645)
共检索到50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翁鸣
一、现状与机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和经济合作,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也有了较快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一)农产品贸易增长快、份额高2009-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长109.34%。其中,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152.59%和82.86%。近六年来,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东盟是贸易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缓慢到加速、从封闭半封闭到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国家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投资合作迅速增长,科技合作成效显著。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未来中国与其农业合作也有着不同的合作前景和重点:对高收入国家将以互利贸易为主,对新兴国家以投资与贸易合作并重,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以资源开发利用和投资合作为主,与战略节点国家的基础建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世界正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时机,加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既具有地缘优势,也符合各国长远愿景。同时,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仍面临国内制度不完善、东盟内部差异大、基础设施尚待加强等不利因素。对此,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农业文化合作,塑造地区农业强国形象;加快拓展多层次合作,逐步走向全方位战略合作;推进与东盟战略节点国家的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与引导,促进农业企业有序"走出去";加强民间农业合作交流,大力促进企业参与农业合作。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走出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凡兰兴 樊端成 罗银鹤
目前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背景下,发展广西农业主要环节是生产,但从长远来看,最关键的环节还是流通。流通在农业发展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贸易,广西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内外贸易体系,构建一个高水平、全方位、大流通的贸易体系。同时,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搭建农商对接平台,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广西 农产品 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雪春
本文首先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展与合作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为加强农业合作有利于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业合作 农产品出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斐 杨枝煌
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基本情况农业合作一般包括三大方面:即农业生产合作,农业投资和农业贸易。因为农业投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这里只详细叙述农资合作、农业生产合作及农产品贸易这三方面情况。(一)农资合作情况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双方在农业领域展开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盛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人员、技术、信息、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合作堪称为典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3年1月13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会议并致辞。李金祥指出,两个月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发布《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彰显了各方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视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决心。为落实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李金祥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农业战略对话和政策交流,提升农业经贸投资往来水平,
关键词:
农业合作 中国-东盟 研讨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屈浩峰
在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不完全契约的条件下,农业合作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机会主义动机和组织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种种组织冲突。农业合作组织内协调机制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农业合作组织各成员方如何安排适当的契约方式和组织的治理结构来减少组织的运行成本。具体内容为从投资弹性、投资的相对效率、资产的独立性和人力资本的必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合作组织成员间要素联结契约方式选择原则;根据信息的联结模式讨论合作组织治理结构的设计原则;根据价值链理论分析组织目标确定、分解和调整过程中协调矩阵的构成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乌云花 张心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三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三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论证第一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第一、二、三产业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农业现代化 协调 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肖平
本文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出发,简要分析了粮食危机对全球、东盟和中国的影响,尤其对大米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同在一个区域却也发生严重粮荒和恐慌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思考;在简介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同时,还对比了东盟粮食安全现状, 在全面回顾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以及对未来合作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税收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目前,东盟地区的税收协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各成员国现行税制差异较大,因此,全区范围内广泛的税收协调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东盟 税收协调 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9月9日,由农业农村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东盟国家农业部门、驻华使馆、东盟秘书处和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区、市)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论坛,并围绕"农业合作三十年,提质升级谋新篇"主题开展高层对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春明、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金祥指出,202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利好政策叠加、地缘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中国推进跨境农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双边跨境农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与品种的跨境合作方式、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跨境合作方式、兴建农业发展园区的跨境合作方式,提出了主体拓展、贸易协调、技术应用、风险规避等跨境农业合作方式的转型升级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