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6)
2023(8493)
2022(6935)
2021(6449)
2020(5283)
2019(11469)
2018(11612)
2017(20613)
2016(11543)
2015(13150)
2014(12782)
2013(11584)
2012(10416)
2011(9326)
2010(9502)
2009(8965)
2008(8720)
2007(8086)
2006(7070)
2005(6236)
作者
(30505)
(25391)
(25328)
(24120)
(15966)
(12078)
(11536)
(9846)
(9686)
(9135)
(8585)
(8529)
(8224)
(7940)
(7921)
(7648)
(7542)
(7539)
(7474)
(7372)
(6547)
(6129)
(6049)
(5980)
(5931)
(5691)
(5679)
(5478)
(5244)
(5150)
学科
管理(37397)
(33190)
经济(33132)
(31552)
(27803)
企业(27803)
中国(13447)
技术(12793)
(11413)
(10964)
(10844)
业经(9862)
方法(9822)
理论(9578)
技术管理(9532)
教育(9164)
(9085)
(8934)
银行(8914)
(8779)
(8612)
地方(8056)
(7806)
金融(7799)
数学(7203)
数学方法(7049)
农业(6877)
教学(6607)
工作(6316)
(6220)
机构
大学(149535)
学院(147605)
(54181)
管理(54141)
经济(52778)
研究(49216)
理学(45299)
理学院(44816)
管理学(43968)
管理学院(43674)
中国(38172)
(31390)
科学(28881)
(28845)
(25722)
中心(24019)
(23514)
(23484)
(22205)
师范(21957)
财经(21459)
研究所(21048)
业大(20665)
(20440)
北京(19508)
(19315)
(18436)
农业(18235)
技术(17846)
师范大学(16888)
基金
项目(97115)
研究(77191)
科学(76638)
基金(67051)
(57650)
国家(57073)
科学基金(49285)
社会(47851)
社会科(45184)
社会科学(45175)
(40436)
教育(36811)
基金项目(34705)
(33123)
编号(32567)
自然(29344)
成果(29129)
自然科(28739)
自然科学(28729)
自然科学基金(28219)
资助(25204)
课题(24048)
(23666)
创新(22085)
重点(21913)
(21093)
项目编号(20709)
(20558)
(20381)
(19633)
期刊
(65360)
经济(65360)
研究(48333)
中国(39830)
教育(30706)
(23825)
学报(23083)
管理(22968)
(21813)
科学(19641)
大学(18348)
学学(15950)
(15728)
金融(15728)
农业(14085)
技术(13881)
图书(13241)
业经(11806)
财经(10698)
经济研究(10215)
书馆(9950)
图书馆(9950)
(9428)
科技(8671)
(8553)
论坛(8553)
职业(8357)
问题(7961)
(7558)
(7381)
共检索到24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冠仕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教育政策传播模式也因此发生着变化。高校的新媒体传播需要促进各方交流的形成并分享"意义的溪流"。从本质上讲,交流与对话是一种"意义共享",这种共享可分为三个层次。目前,我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中,新媒体传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全国75所直属高校几乎全部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还有不少高校开发了APP(手机客户端)等应用。这些方式在传播政策、服务师生、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月娟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国高校将面临着教育资源和优质生源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新形势下,高校形象能否实现有效传播,是能否赢得竞争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宏观社会环境,以面向五所高校实地调研的统计数据为依托,对目前国内高校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及现实挑战做了分析和研判,并从提升传播者媒介素养、增强传播内容贴近性、创新和丰富传播手段、注重网络舆情监测等方面尝试提出高校形象传播的提升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小娟  
广义上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互联网技术、文化、媒介等综合发展下的产物,由于在传播形态上彻底摆脱了纸媒束缚,致使多元化内容集中到同一类媒介(即"网络媒介")之上,从而凸显出"融媒体"特征。融媒体模式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所改变的不仅是新闻生产、加工、传输、阅读的方式,也促使整个媒体生态发生了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一书由胡德才、余秀才著写,作者以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实施者及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促进高校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灵杰  
本文在分析了征信文化传播发展的特征要求上,论述了利用新媒体来进一步提升征信文化宣传效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有效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加强征信文化传播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子凡  
<正>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技术依托的应用和业态正在塑造着一个全新的生态格局。大势所趋的融媒体时代,对全球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快速完成新型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适应传媒环境、响应国家号召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由刘颖慧著写,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1年1月出版的《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研究》一书,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荣春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新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传播的态势不断更新。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面对这种局面,培养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该找准方向,探索出一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义浩  段亚巍  
进入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扩大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肩负着为国家输出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进入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增强信息传播实效性,是当前高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冷冰  赵一  王莹彬  
电网品牌的传播迎来媒介融合、信息聚合、系统综合的新阶段。国网北京市电力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企业品牌建设,在"互联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电网企业品牌的传播将走向媒介融合、信息聚合、系统综合的新阶段。一、基于新媒体的实践创新点1.创建了"两微一端"官方媒体新布局。新媒体发展已经从单打独斗进入团队联盟作战的模式,国网北京市电力成立新媒体联盟,以公司外联部、媒体业务部和公司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田高良  司毅  韩洁  卞一洋  
近年来,税收激进的研究越来越强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冲突会导致自利的管理层在避税的同时通过转移公司资源实现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为股东带来非税收成本,税收激进成为一个代理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视为新兴转轨经济体中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力量,可以有效缓解各种代理问题。同时,在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独特制度背景下,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的公司由于税收政策和代理问题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税收激进动机,也为检验这一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代理理论框架下,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研究媒体关注是否及如何影响管理层税收激进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就显得尤为必要。利用2011年至2014...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齐保垒  张皓  
文章以2001~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分析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文中提出了两个竞争性的假设:有效监督假设和市场压力假设,实证结果支持市场压力假设,媒体关注通过资本市场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大量的媒体关注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其为了满足市场预期而进行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且这种压力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但是,管理者并不会因为市场压力而采取对公司长期业绩损害较大的基于实际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相反媒体关注会减少这种行为,并且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减少得更加明显。市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轩欣  
新媒体环境之中包含了更大的互动化与数字化应用可能,这给社会教育传播模式带来了极大影响,重点表现在社会教育对新媒体环境的巨大需求上。如何基于这种需求,使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达到良好的传统非线性教育效果,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詹庆云  
新媒体(网络、手机)时代,如何快捷、准确地检索、阅读、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取决于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实现效果。新媒体传播信息模式的变革,将形成信息获取与利用方式的不断创新空间。图书馆需要选择、整合获取信息和组织信息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中正在形成的日益多元的公众文化需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玺  
伴随着媒体数量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使得信息数量呈几何倍数迅速递增,也使得信息传播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选择难题。消费者该如何精准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适合的产品及企业或机构该如何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牌定位"理念于是得到重视,由此也带动了品牌传播从注重产品的理性、到感性诉求再到关注产品的差异化价值的嬗变,品牌定位时代到来了。进入品牌定位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将在品牌传播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永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形式日趋多样,不仅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给人带来多样的视觉感受与体验,甚至改变着大众的个体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时代社会风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间离与共谋,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传播者与受众在需求、审美理念、价值观上的冲突与和谐。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试图阐释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与受众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双方的和谐共赢,并探讨将这种和谐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长久持续地发挥更大社会价值的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建军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以官方微信、微博为中心,串联基层微信、微博、QQ群,形成自上而下、纵向联动的企业文化传播矩阵。信息化时代,传媒方式、内容形式以及载体的深刻变化,对于企业文化传播来说,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以下简称河口采油厂)抓住机遇,从阵地建设、内容创新、品牌栏目策划、媒体融合等方面入手,打造"内聚合力、外树形象"的企业文化传播新媒体矩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