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6)
2023(15807)
2022(13306)
2021(12623)
2020(10585)
2019(24173)
2018(24179)
2017(45063)
2016(25788)
2015(29349)
2014(29746)
2013(29176)
2012(27307)
2011(24747)
2010(25551)
2009(23918)
2008(24063)
2007(22232)
2006(19876)
2005(18172)
作者
(73107)
(61405)
(61013)
(58677)
(38541)
(29366)
(27953)
(23793)
(23183)
(22152)
(20843)
(20576)
(19433)
(19406)
(19244)
(19019)
(18806)
(17957)
(17747)
(17575)
(15747)
(15513)
(14882)
(14101)
(14075)
(13858)
(13784)
(13667)
(12514)
(12425)
学科
(98465)
经济(98296)
(73450)
管理(70989)
(52091)
(50816)
企业(50816)
方法(38618)
(37582)
中国(34376)
农业(34307)
数学(34022)
数学方法(33702)
(27287)
业经(26488)
教育(22982)
(21280)
地方(21072)
(19012)
(18846)
财务(18779)
财务管理(18718)
(18422)
银行(18386)
(17811)
贸易(17804)
企业财务(17710)
(17512)
理论(17390)
(17365)
机构
大学(366328)
学院(365526)
(145937)
经济(142469)
管理(131422)
研究(127391)
理学(111662)
理学院(110344)
管理学(108442)
管理学院(107749)
中国(95832)
(79109)
(78086)
科学(75536)
(75188)
(65310)
(59623)
中心(58926)
研究所(58160)
农业(57873)
财经(57127)
业大(56049)
(54993)
师范(54538)
(51486)
北京(50428)
(46308)
(44570)
经济学(44332)
师范大学(43665)
基金
项目(228302)
科学(178531)
研究(176143)
基金(160563)
(138249)
国家(136848)
科学基金(115171)
社会(109467)
社会科(103034)
社会科学(103006)
(91859)
教育(85614)
基金项目(84414)
(77045)
编号(76366)
自然(69756)
自然科(68012)
自然科学(67992)
自然科学基金(66759)
成果(65777)
资助(64395)
课题(54577)
(52469)
重点(52336)
(50701)
(47054)
(46729)
(46518)
教育部(44850)
(44532)
期刊
(172352)
经济(172352)
研究(120554)
中国(88397)
(76402)
(64876)
教育(64643)
学报(56875)
农业(51355)
科学(50560)
大学(44672)
管理(44297)
学学(41004)
(37858)
金融(37858)
技术(33270)
业经(32223)
财经(29026)
经济研究(25574)
(24901)
(24863)
问题(24221)
(20104)
(17486)
图书(17200)
职业(17005)
技术经济(16969)
世界(16915)
理论(16891)
农村(16766)
共检索到578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我国典型的M型层级结构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权体制与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导致近30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从乡村自给向公共财政保障的变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演变以预算内资金增加和财政负担主体上移为特征,然而,中央政府介入程度的加深导致基层政府的预算约束软化,绩效损失不可避免。基于负担主体上移的收益与成本分析,目前可采取的策略是,在继续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的同时,逐步放弃"分项目、按比例"的转移支付方式,强化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约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向云  杜元钰  金志训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 :1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 ;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 ;3 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俞云峰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化,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教育财政体制仍然无法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教育经费投入的长久稳定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春霞  何忠伟  郑小平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产品,其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存在差距。本文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状况,发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过程。实证分析还表明,城市化率对于缩小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作用显著,财政分权度具有扩大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鑫  
作为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虽然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缓解,针对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享受平等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也还远未形成。本文通过回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状况及相关政策变迁,在分析探讨当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保障教育公平的视角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谭春芳  李继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张少春  王晔  吕炜  朱昌发  吕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民不再是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传统的投入保障机制瓦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与投入保障机制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各级财政部门责任不清等。本文将集中就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等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红英  
本文从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角度,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最低经费需求及最低财政保障标准问题,并结合调研案例对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及财力缺口如何计算,作了较为翔实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各级财政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思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邢祖礼  邓朝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内嵌于财政分权改革当中,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注入了经济和政治激励,并影响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用财政自给度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基于1995—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扩大分权有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持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君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8500万人是文盲,其中大多数人在农村,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之严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困难重重,主要是财政性投资不足。 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财政特征 从财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一方面,受教育的个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且收益水平通常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一般来说,一国的受教育者越多,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如峰  
通过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发现,自2001年开始实行的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筹措主体的财政体制,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有所提升,中、西部地区获得了较之以前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但是,由于县级政府大多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撑能力,而县以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缺乏稳定的保障,经费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各级政府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国家财政体制应加快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型,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使捉村义务教育成为国家财政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重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要以国家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的"软肋",制约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财政优先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责无旁贷。当前,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1985年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办义务教育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桂芝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完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然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优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现实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阳  刘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成为困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而深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立承  
基层财政运行困境归因于财政压力。从基层财政收入、支出、政府间财政关系三个环节 ,围绕存在于基层财政运行中财政压力的产生、集聚、传导、协调等方面的分析就可以揭示基层财政运行恶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选取农业县 (市 )作为研究案例 ,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 (市 )级财政统发这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举措纳入基层财政制度演进过程中加以考察 ,深入分析这一改革的作用机理与政策实施的效果。最后针对完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