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1)
- 2023(3890)
- 2022(3478)
- 2021(3275)
- 2020(2849)
- 2019(6563)
- 2018(6623)
- 2017(12057)
- 2016(6835)
- 2015(7871)
- 2014(7532)
- 2013(7402)
- 2012(7066)
- 2011(6296)
- 2010(6293)
- 2009(5686)
- 2008(5654)
- 2007(4911)
- 2006(4459)
- 2005(4115)
- 学科
- 济(23371)
- 经济(23330)
- 管理(17905)
- 业(15331)
- 企(11564)
- 企业(11564)
- 地方(10127)
- 农(9552)
- 方法(7189)
- 学(6871)
- 农业(6385)
- 数学(5881)
- 数学方法(5771)
- 中国(5644)
- 业经(5625)
- 制(5566)
- 财(5501)
- 地方经济(4413)
- 环境(4388)
- 和(4361)
- 贸(4295)
- 贸易(4286)
- 易(4077)
- 理论(4052)
- 银(3659)
- 银行(3646)
- 体(3543)
- 行(3471)
- 划(3300)
- 教育(3284)
- 机构
- 学院(90116)
- 大学(89865)
- 管理(33309)
- 研究(31902)
- 济(30541)
- 经济(29622)
- 理学(28078)
- 理学院(27666)
- 管理学(27123)
- 管理学院(26949)
- 中国(24774)
- 科学(21739)
- 京(20102)
- 农(19434)
- 中心(16279)
- 江(16218)
- 所(16144)
- 业大(15384)
- 财(15022)
- 农业(15009)
- 研究所(14659)
- 范(14185)
- 师范(14027)
- 州(13340)
- 省(12654)
- 北京(12532)
- 院(11711)
- 财经(11425)
- 师范大学(11344)
- 经(10033)
- 基金
- 项目(61720)
- 科学(47751)
- 研究(44412)
- 基金(43476)
- 家(38879)
- 国家(38468)
- 科学基金(32473)
- 社会(26330)
- 社会科(24695)
- 社会科学(24690)
- 省(24546)
- 基金项目(24091)
- 自然(22621)
- 自然科(21985)
- 自然科学(21975)
- 自然科学基金(21557)
- 划(21178)
- 教育(19812)
- 编号(18883)
- 资助(16915)
- 成果(15541)
- 重点(13866)
- 发(13627)
- 课题(13061)
- 部(12687)
- 创(12333)
- 科研(11731)
- 创新(11572)
- 计划(11569)
- 大学(11317)
共检索到14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旦增遵珠 多庆 索南才让
本文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藏区草场纠纷问题,认为改革后牧民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于传统习俗与惯例的规约之下,有时与国家的行政法规发生抵触,并且在当下的勘界与草地产权改革中也存在一些沟通与理解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国家正式组织系统为代表的制度权威与民间社会组织系统为代表的民间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草场纠纷 公共产权 习俗 惯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剑 崔晓丽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下称《票据法》)施行以来,对规范我国的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贡布泽仁 李文军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在完善承包到户基础上的草场经营权的流转,目的之一是通过市场手段来整合牧户个体的草场资源,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市场机制与牧区传统管理草场的习俗制度,二者的关系及其对草场管理的影响是怎样的?论文选择位于青海省贵南县的元义村和查乃核村为案例地来研究上述问题。元义村反映市场机制取代习俗制度,查乃核村则反映了市场机制嵌套在习俗制度中。通过比较两个案例地的牧户生计、畜牧业生产以及贫富差距,研究发现:1)查乃核村的牧户年均畜牧业资产高于元义村;2)查乃核村的畜牧业生产量逐年增加、牲畜死亡率明显减少,畜牧业生产收益率高于元义村;3)查乃核村的贫富差距明显低于元义村。基于此,论文认为市场...
关键词:
市场机制 习俗制度 草场管理 青藏高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世德 胡文瑶
习俗惯例影响国际货币更替的交易成本,发行国的国家信用决定国际货币的持有成本,国家信用竞争与习俗惯例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文章通过构建货币国际化的实证模型,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国际化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国家信用是主权货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它能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水平与状态;习俗惯例能在短期内影响货币的国际化,但不能根本改变货币国际化的基本趋势,强化国家信用并结合习俗惯例的主动作为能提高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要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强化人民币的国家信用是根本,改革包括货币发行在内的金融体制是关键,利用贸易大国地位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人民币的使用逐步形成习俗惯例是重要手段,通过降低持有和使用成本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家信用 习俗惯例 货币成本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珍星
我国已形成无涉外因素纠纷约定外国仲裁协议无效的司法惯例。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仲裁立法及司法受"混合论"的影响且偏重仲裁的司法权属性,直接原因则是对我国仲裁市场的保护。此司法惯例存在未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仲裁协议准据法的选择不当,与我国现行立法框架、国际条约及域外实践不一致,违背我国商事仲裁国际化现实需求等问题。为推进构建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一带一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议改革现行仲裁立法理念而将仲裁定位为纠纷解决与商业服务机制,准确适用并尽量查明仲裁协议的准据法,接轨国际通行实践,逐渐以意思自治原则而非涉外因素来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合理适用公共政策来弥补仲裁市场开放后可能出现的漏洞。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辉 陈奎
始于上世纪末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高等学校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变革,导致了以校内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纠纷逐渐显化,类型也在不断扩展之中。面对高校学生纠纷的日益显现,高校自身固守管理者姿态的"强硬"回应,抑或步履蹒跚之变革,均难以与校内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相反却促使高校学生校内纠纷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学生长期隐忍下所造成的人格变异;另一则是迈向法庭的公开抗争。显然,此种结果既不利于高校人才之培养,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故而,畅通高校学生维权之途,建构一种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校内机制纠纷解决 实证考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少筠 慈鸿飞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四县的档案资料,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地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会根据情况选择民间调解、官方调处或审批、司法调解及审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同时宗族组织和士绅阶层,基层治理机构或组织,以及司法机关等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在解决纠纷的三种方式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伟 赵健杉
随着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深入,水利纠纷乃至纠纷的解决成为窥探各种社会力量展演的窗口。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赵州东晋湖志》中关于明代赵州东晋湖水利纠纷发生、发展及其解决情况,可以看到东晋湖水利纠纷是在当时法律框架下,通过诉讼这一法律途径寻求解决的。大量移民的进入及其引发的社会转变既是以东晋湖为代表的明代云南水利纠纷的根源,也是法律介入纠纷解决过程并不断得以强化的原因。法律介入以及地方对于法律介入的应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明代云南的社会变迁,法律的介入与在地实践、强化,是东晋湖所处的赵州从边疆一个僻远的地方,逐渐转化为"
关键词:
水利纠纷 法律介入 社会转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学伟
家庭日用账《生财大道》是晚清底层经营地主苏怀墀对自己一生所用钱项的详细记载,为我们了解晚清基层社会纠纷提供了可能,也能从当事人的角度直接考察晚清民间社会健讼与否。有助于研究者回答下述问题:从经济方面考察什么级别的纠纷会进入诉讼渠道?没有进入诉讼渠道的纠纷是如何解决的?当事人对纠纷的级别是如何认定的?认定之后采取的方式和手段都有哪些?效果如何?最终纠纷的化解是依靠外界的权威还是当事人的个人修养?从《生财大道》来看,根据纠纷性质、标的物价值大小、救济难易程度等,苏怀墀所采用的应对策略各不相同,分别为柔忍、投公、打官司,三种救济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8%、43%、19%。其中救济成本值得关注,《生财大道》中,一场官司的费用大概相当于晚清一个普通工匠两三年的工资,比起在宗族内部解决的费用增加百倍不止。因此,虽然投公不是打官司的必要前置程序,但当事人出于成本高低、便利与否、维持长远关系等考量,倾向于先投公,再诉讼。
关键词:
清末 账簿 健讼 无讼 诉讼成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颂耀 王泽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生态会计 草场 生态价值 补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伟 蒲勇健
行为博弈理论认为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同时还具有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动机。其中,消极互惠行为不仅导致效率低下的非合作结果,而且容易激化矛盾、引起纠纷。传统的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研究多集中在司法领域,而本文以行为博弈理论为视角,在Dufwenberg and Kirchsteiger(2004)连续互惠理论基础上,引入客观第三方的行为策略,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参与者的消极互惠行为会被弱化,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纠纷化解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关键词:
纠纷 互惠 第三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小青 郭典典
2015年1月26日"12东飞01"中小企业私募债(简称"12东飞01债")正式宣告违约,作为担保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竟声称没有责任为发行人清偿本息,担保纠纷的持续升级引发了债券市场激烈的讨论。通过分析东飞债信用违约事件的前因后果,探究中小企业私募债频繁违约给市场参与者、监管者及私募债市场带来的反思,以期为我国建立成熟完善的私募债市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琪
在我们的生活中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基于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的捐赠行为 ,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日子里 ,来自各地的捐赠义举使身处SARS病毒环境的人们感受着这个社会充满着爱。但是 ,爱心捐赠行为在给人们带来爱的同时 ,也引发了法律的纠纷。爱心捐赠遭遇尴尬引起人们一系列的思考 :如何认定捐赠行为的性质 ?是否应该制定一部专门的社会捐赠法 ,在道德和法律的冲突中 ,我们用什么来规范这一行为 ,使捐赠行为不再遭遇尴尬。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捐赠纠纷 捐赠性质 捐赠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魏强
随着佛教众多教派的出现,寺院教育逐渐形成体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且形成了固定模式,最终孕育出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寺院教育,对藏区文化习俗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文化习俗 藏传佛教 寺院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落夫家”:壮族女性走婚习俗的社会基础研究——基于滇东南X村女性“不落夫家”婚俗的考察
借鉴国际惯例 制订我国会计准则——美国、加拿大会计准则考察报告
信任动因:作为行为的审计与治理——一个农村集资建房纠纷案例的思考
探索牧区草场流转发展之路——以宁夏盐池牧区为例
农村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多维观察——以陕西省为例
草场制度变迁与牧区集体的重构——以外嫁女承包权争议为例
地方政府维稳绩效的前期考核——以T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为例
规范代理合同 加强信用管理——由一例出口代理纠纷所引发的思考
草场细碎化如何影响牧户实现草畜平衡——以内蒙古与青海典型牧区为例
基于遥感与BPNN-CA模型的草场保护区模拟——以锡林浩特温带典型草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