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5)
2023(6088)
2022(4920)
2021(4691)
2020(4130)
2019(9112)
2018(8603)
2017(16509)
2016(8907)
2015(10146)
2014(9878)
2013(10058)
2012(9125)
2011(7905)
2010(8413)
2009(8550)
2008(7916)
2007(7371)
2006(6698)
2005(6411)
作者
(24523)
(19856)
(19596)
(18814)
(12729)
(9386)
(9303)
(7832)
(7671)
(7233)
(6777)
(6748)
(6459)
(6335)
(6214)
(6169)
(5851)
(5817)
(5758)
(5715)
(4992)
(4822)
(4703)
(4578)
(4538)
(4425)
(4406)
(4379)
(4062)
(3956)
学科
管理(35426)
(33765)
(29321)
企业(29321)
(26611)
经济(26580)
(26500)
金融(26500)
(25301)
银行(25295)
(24345)
中国(18360)
(15622)
(14745)
(12410)
方法(12402)
财务(12377)
财务管理(12349)
企业财务(11816)
中国金融(11193)
(10886)
保险(10795)
数学(10309)
数学方法(10237)
(8908)
制度(8904)
业经(7872)
理论(7400)
业务(6823)
(6821)
机构
大学(116790)
学院(115222)
管理(47806)
(47400)
经济(45852)
中国(41549)
理学(37621)
理学院(37275)
管理学(36817)
管理学院(36566)
研究(35306)
(29973)
(24950)
财经(21772)
(21290)
银行(20494)
中心(20403)
(19872)
(19708)
(19596)
金融(19497)
(19250)
人民(17391)
科学(17228)
(16671)
财经大学(16512)
(16374)
北京(16302)
国人(15799)
中国人(15732)
基金
项目(66495)
科学(51555)
研究(51109)
基金(48058)
(39878)
国家(39493)
科学基金(34885)
社会(31845)
社会科(30266)
社会科学(30257)
(25779)
基金项目(24710)
教育(23702)
自然(21859)
编号(21418)
自然科(21368)
自然科学(21363)
自然科学基金(21009)
资助(20990)
(20932)
成果(17910)
课题(14923)
(14754)
重点(14588)
(14278)
(14182)
项目编号(13647)
(13464)
创新(13384)
(13295)
期刊
(56113)
经济(56113)
研究(42422)
(37014)
金融(37014)
中国(31325)
(26596)
管理(20752)
(13376)
学报(13256)
教育(12891)
科学(12823)
财经(11331)
大学(11256)
学学(10490)
技术(9953)
(9499)
(8722)
财会(8342)
会计(7815)
理论(7704)
农业(7589)
经济研究(7447)
实践(7041)
(7041)
业经(7026)
中国金融(6290)
(5965)
现代(5784)
问题(5650)
共检索到20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锦之  洪渊  
中航油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客观上要求我国企业增强驾驭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国有资产监管及风险控制的反思。我国企业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市场获取套期保值利益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交易立法进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强化外部监管,改进内控机制;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永爱  董义军  
2004年11月,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达5.5亿美元,从而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此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浮出水面。事件披露后,其被称为自1995年巴林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献中  高秋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伟年  吴能全  
金融衍生工具功能的双重性一直被人们喻为“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投机工具可能导致市场巨大的波动及风险。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危机存在而长时间不被人发觉,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同时,如何更好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机制亦值得我们反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晓光  颜至宏  史敏  汪寿阳  
本文以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为案例,对中资海外企业的风险暴露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中航油(新加坡)投机原油期货的风险值做了实证估算。在以上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对国有海外企业的风险监管和内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金彧昉  李若山  徐明磊  
本文认为, 最近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在分析中航油事件过程中, 作者通过借鉴 2004年 10月颁布的新COSO报告内容, 从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角度, 逐步剖析了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源与过程, 为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国际企业风险管理方法, 作了一个初步尝试, 同时, 本文还介绍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颁布的背景、理论贡献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秋根  
本文立足于中航油价格风险管理失败案例,具体分析我国部分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同时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与投机交易,导致企业不能制定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二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价格风险制度,但因缺乏经验与能力,以致这些风险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得到实施。因此,建议禁止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交易,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源远  
交易员违规交易酿成巨额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从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的违规操作丑闻到2011年9月15日瑞士联合银行(UBS,以下简称瑞银)的丑闻,交易员违规操作的出现为金融机构敲响了风险管控的警钟。为何金融不断创新而银行的风险控制依然如此脆弱?纵观国内外诸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乔飞鸽  
2004年12月,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越权进行石油指数期货交易,造成5亿多美元的损失。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海外上市公司,且被允许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国内主要归国资委、证监会、商务部和民航总局直接或间接监管;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从资产上进行管理,证监会则对国有企业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监管;商务部接替原来外经委的一些功能,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有管理的权力;而民航总局有权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飞  
本文以法与金融学的方法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双边性质,并认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时应采用ISDA主协议或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文本,并应注意文本术语的差异。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立法经验和实务操作,完善我国的《破产法》和《担保法》,对净额结算条款、信用支持文件、信用限额和信用衍生产品等法律效力给予明确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黎  张羽  
天气衍生品是农业保险创新的产物,它将金融工具的理念用于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为农业生产者的风险转移提供了新途径。天气衍生品的推出可以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业自然风险的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全球天气衍生品发展的产品与市场状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林良  
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并分别以AIG危机、雷曼兄弟破产为案例,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研究表明,无节制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是AIG、雷曼兄弟事件的最直接原因。此外,还总结了美国此次危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结合引发次贷危机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有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艳冰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特性,决定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文章应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SVM)来处理数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能较客观地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有效的,能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