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3)
- 2023(11360)
- 2022(9261)
- 2021(8438)
- 2020(7005)
- 2019(15830)
- 2018(15157)
- 2017(28205)
- 2016(14970)
- 2015(16836)
- 2014(16290)
- 2013(16357)
- 2012(15403)
- 2011(14474)
- 2010(14301)
- 2009(13373)
- 2008(12883)
- 2007(11113)
- 2006(10160)
- 2005(9239)
- 学科
- 济(86494)
- 经济(86422)
- 管理(38629)
- 业(34711)
- 方法(32404)
- 数学(29106)
- 数学方法(28972)
- 企(25770)
- 企业(25770)
- 贸(23648)
- 贸易(23636)
- 易(22971)
- 中国(21603)
- 地方(18546)
- 农(17513)
- 学(15391)
- 业经(15007)
- 财(14273)
- 地方经济(12754)
- 环境(12382)
- 制(12062)
- 农业(11871)
- 关系(11484)
- 融(11389)
- 金融(11389)
- 银(10825)
- 银行(10784)
- 出(10672)
- 行(10460)
- 产业(9852)
- 机构
- 大学(233614)
- 学院(229055)
- 济(116384)
- 经济(114816)
- 研究(89923)
- 管理(82335)
- 理学(71462)
- 理学院(70609)
- 管理学(69702)
- 管理学院(69284)
- 中国(66634)
- 科学(51562)
- 京(49062)
- 财(46648)
- 所(46084)
- 研究所(42304)
- 农(42086)
- 经济学(39002)
- 财经(38391)
- 中心(37699)
- 经(35261)
- 经济学院(35212)
- 业大(34667)
- 农业(33517)
- 院(31461)
- 北京(31446)
- 江(31197)
- 范(28640)
- 财经大学(28634)
- 科学院(28397)
- 基金
- 项目(152851)
- 科学(120816)
- 基金(115461)
- 研究(106474)
- 家(103368)
- 国家(102603)
- 科学基金(85913)
- 社会(74061)
- 社会科(70599)
- 社会科学(70583)
- 基金项目(60098)
- 省(55130)
- 自然(53837)
- 自然科(52654)
- 自然科学(52634)
- 自然科学基金(51772)
- 划(48167)
- 教育(47513)
- 资助(47070)
- 编号(38140)
- 部(35554)
- 重点(35237)
- 发(34521)
- 国家社会(33176)
- 创(31676)
- 中国(31126)
- 教育部(30593)
- 成果(30501)
- 创新(29942)
- 科研(29420)
共检索到34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美国因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方面。从贸易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美国经济的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甚大。正是这种经济依赖性存在 ,有可能使中国经济不知不觉地纳入美国经济周期当中。因此 ,中国要警惕“美国因素”加大的趋势 ,重视自我增长因素的发展 ;同时调整贸易政策 ,采取多元化方针 ,尽量减弱美国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依赖 美国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湛柏明 庄宗明
本文通过对 2 0 0 0年以来美国对外贸易和中美贸易的经验分析 ,从一种新的角度审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提出了深化中美贸易基础、提高中国对美出口商品档次等建议。
关键词:
美国经济波动 中美贸易 影响分析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晴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由互补性向竞争性转变,中美贸易摩擦起起伏伏。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实际情况设置五种情景,运用CGE-Dyn模型对加征关税采用冲击加权的办法来定量测算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摩擦升级会扩大双方损失;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国农业和制造业进出口和产值带来不利影响,服务业出口反而有所增加。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时雨田
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历来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国间由冷战转向共同发展,为中美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两国的经济状况、经济互补性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等因素将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舒元
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经贸往来中,磨擦与纠纷时有发生。为此,中美双方应从两国长期利益出发,找出影响中美经贸发展的障碍,通过两国政府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美经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美经济贸易,最惠国待遇,逆差,顺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韦倩虹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和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发现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上,其中,化学制品的贸易几乎全部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状况,从需求角度看,是因为中美之间存在着对质量差异或技术差异的同类产品的相互需求;从生产角度来看,生产的垂直一体化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中美工业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关。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中国的专业化水平,增加贸易额和溢出技术,但因为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属于垂直型,所以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朱静 张磊
随着时代的前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成了国家间较量因素,其中经济较量是永恒的话题。国家贸易是经济的重要部分,为了占据国家贸易制高点,美国发起了贸易战,其涉及面、程度、复杂性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文章围绕中美贸易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经济较量 中美贸易战 应对策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少军 余志科 郑安然
通过构建多国多部门的结构模型,全面量化分析RCEP对中美贸易战的抵消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RCEP可以部分抵消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产出的负面冲击;其中,农业、食品业、纺织业和林业等部门受益更大。(2)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RCEP都可以有效抵消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外贸的负面冲击;且借助RCEP中的第三国,中美之间可以再次发生贸易联系,降低中美脱钩的风险。(3)RCEP还可以缓解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真实工资水平的负面影响。在中美贸易战长期化扩大化的国际背景下,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保障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RCEP 关税 结构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兴山 唐元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志刚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提出通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的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就国内环境而言,新旧动能转变尚待时日,新时代发展新兴生产力需要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就国际环境而言,最不确定的因素来自美国,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可能触及其世界霸权主义的核心利益。研究认为,中国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底气;美国的战略焦虑致使其调整对华战略——从战略接触变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战略变化预示着美国对中国发展的干扰和遏制,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有可能扩展和加深,这一态势可能会一直延续到中国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美国而告一段落。由此判断,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是迟早的,能否达成协议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若能最终达成协议,从短期来说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发展会相对平稳,否则在新旧动能还未完成转变之际会加大中国经济的波动,但仍会保持在6%左右;从长期看,若能达成协议,中国经济将会获得一段相对较好的发展时间,用时间换空间,实现新旧动能较快转变,否则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有更大的可能性扩展到其他领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鼎庄
美国制造的中美贸易摩擦,事实上是对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发起的挑战,反映出国际贸易法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各国国内贸易法与WTO规则存在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客观上要求WTO规则不断发展,但WTO制定规则实行一票否决制,改变或达成一致都是极为困难的;另一方面,在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认识上,各成员国之间分歧巨大。对美国来说,《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构成一项需要严格解释的合同,只有明确的管辖范围内的争端事项才能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但对其他一些成员国来说,它却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上诉机构据以运行的"宪法",赋予这些机构对其做出解释和制定实施规则的权力,以解决一些模糊事项。此外,国际贸易法的发展上还呈现出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愈加盛行的趋势。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现状,中国也需要根据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快完善包括对外贸易谈判机制、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执行世贸组织裁决的国内机制、中国对外贸易报复机制等内容的国内贸易法及知识产权法,加紧磋商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并在对外投资上鼓励"绿地投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跃辉 李海月
贸易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体现在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量、产品价格和利润、创新和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虽然双方贸易额还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但加征高额关税抬高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使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并面临着市场转换问题,带来的人民币汇率下跌也影响着中国企业进出口。应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国主导的生产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等措施,有效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盼盼
当前,新型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与美国在新型贸易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为中美两国在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合作传达了积极信号,两国在贸易—投资—服务三个新型贸易体系的关键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共识。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应积极探索在新型贸易规则领域的利益共同点,并形成良性合作方式,更好地促进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