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5)
2023(10175)
2022(8576)
2021(7712)
2020(6355)
2019(13944)
2018(13984)
2017(26159)
2016(13942)
2015(15761)
2014(15865)
2013(14980)
2012(13759)
2011(12909)
2010(13295)
2009(12431)
2008(11747)
2007(10721)
2006(9807)
2005(8823)
作者
(39799)
(33382)
(33255)
(31339)
(21185)
(15768)
(15100)
(13036)
(12483)
(11877)
(11349)
(10855)
(10834)
(10690)
(10433)
(10206)
(9964)
(9769)
(9552)
(9398)
(8569)
(8214)
(8133)
(7708)
(7576)
(7319)
(7318)
(7234)
(6747)
(6611)
学科
(75409)
经济(75349)
管理(38202)
(32014)
(26676)
企业(26676)
方法(21480)
地方(20841)
(20394)
贸易(20382)
(19708)
中国(17883)
数学(17714)
数学方法(17534)
(16060)
业经(14773)
(13761)
地方经济(13649)
(12772)
(11485)
(11344)
理论(10714)
关系(10225)
农业(10121)
(9857)
金融(9849)
(9698)
银行(9676)
环境(9514)
(9411)
机构
学院(202312)
大学(196858)
(92767)
经济(90874)
研究(73678)
管理(71278)
理学(60137)
理学院(59474)
管理学(58461)
管理学院(58083)
中国(53886)
科学(41732)
(40625)
(38913)
(37017)
研究所(33316)
中心(31971)
(31935)
(31272)
财经(30547)
经济学(28933)
(27391)
(26979)
(26581)
师范(26317)
业大(26314)
经济学院(25689)
北京(25363)
(25290)
农业(24210)
基金
项目(126496)
科学(98454)
研究(96896)
基金(88784)
(76584)
国家(75965)
科学基金(63874)
社会(61578)
社会科(58348)
社会科学(58338)
(51285)
基金项目(45324)
教育(44658)
(41804)
编号(40794)
自然(37958)
自然科(37068)
自然科学(37054)
资助(36454)
自然科学基金(36346)
成果(33722)
(29896)
课题(29633)
重点(28905)
(27263)
(26496)
国家社会(25316)
(24937)
发展(24895)
创新(24851)
期刊
(115453)
经济(115453)
研究(64112)
中国(42186)
(30399)
管理(29399)
(29076)
学报(28228)
科学(26022)
教育(24448)
大学(21589)
经济研究(20555)
农业(20529)
学学(20479)
技术(19307)
业经(19069)
(18383)
金融(18383)
(17047)
国际(15554)
财经(15540)
问题(15405)
(13694)
世界(11808)
商业(11196)
技术经济(10609)
(10310)
(9915)
论坛(9915)
统计(9455)
共检索到32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盼盼  
当前,新型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与美国在新型贸易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为中美两国在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合作传达了积极信号,两国在贸易—投资—服务三个新型贸易体系的关键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共识。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应积极探索在新型贸易规则领域的利益共同点,并形成良性合作方式,更好地促进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积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纪之交,人类对其周边环境有两点明显的感觉: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二是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地球却变得越来越脏了。臭氧层的破坏,生物物种的锐减,自然资源的损毁,危险废弃物的产生等等现象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仲良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贸易结构可以准确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逻辑。研究表明,第一,中美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且具有互补性。美国服务业高度发展,技术转让、金融等服务贸易比重较大;中国制造业比重较大,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第二,美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差是长期现象,并非仅由中国引起。美国在中美贸易中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贸易失衡并不代表利益受损。第三,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经济学理论逻辑是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和对工业中间品货物贸易顺差的打压。为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我国应根据美国贸易结构,制定针对性强的贸易反制措施,降低美国贸易政策预期。长期来看,我国则应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升核心技术的独立性,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化贸易空间结构,发展替代贸易;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机制,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新经济业态提振内需,构建内生性长期增长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一、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互动(一)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地位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定余  董少锋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贸摩擦问题也日益增多。中美两国试图从战略的高度,通过战略经济对话,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文章基于已经成功举办的三次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分析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并尝试着为深化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刚  马丽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基于当时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以出口导向、吸引直接投资和弱势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然而,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常态。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口大国,中国的GDP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二。对此,美国产生了严重焦虑和高度警惕,并将中国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的"对手"。贸易战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以来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场阻截战。贸易战并非为贸易,而是以贸易为大棒,恐吓中国放弃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追赶模式。贸易战的结果不排除未来美国联合日欧等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果真如此,他们就失去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基础,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此,作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应转向主动扩大进口、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中国对外开放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中国自主研发型的技术进步能否快速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美国因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方面。从贸易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美国经济的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甚大。正是这种经济依赖性存在 ,有可能使中国经济不知不觉地纳入美国经济周期当中。因此 ,中国要警惕“美国因素”加大的趋势 ,重视自我增长因素的发展 ;同时调整贸易政策 ,采取多元化方针 ,尽量减弱美国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慧  林玲  
中美贸易长期失衡,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本文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在两国贸易顺差中取得的贸易利益,指出中美贸易顺差带给中国本土企业的贸易利得有限,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国本土企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利得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燕芳  
随着新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贸易水平逐年提高。自2013年以来中国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在此背景下,正确开展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提升我国贸易战略水平成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瑞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分行业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的量化分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美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结合质量差异的分析可使产业内贸易水平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存性在不断上升,庞大的贸易规模对美国的贸易格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性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急剧扩大,夸大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及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善程度,也夸大了中国从这种格局变化中获益的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放  冯晓玲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贸焦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双方贸易失衡的内因,而外因则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一部分对美顺差成为可能。要缓解贸易失衡,就必须通过两国的协商与合作,优先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洋  邹静娴  
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由中美间长期经常账户失衡引起的贸易争端,但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两国在长期经济增速以及生产率进步上的差异。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在其经济起飞阶段都曾有过长期且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实证结果也表明在控制了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效率及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速后,国家间相对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决定两国经常账户结构的基本面因素。从经济增长角度来解释贸易摩擦有两个维度可供考虑:一是当一国增速(相对)放缓时往往倾向于挑起贸易摩擦,二是当国家间增速变动较大时可能激化贸易摩擦。前者主要源于逆差国的不满,后者主要源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大调整带来的冲击。一国长期增长率背后又是以生产率进步为支撑,从这一视角来看,未来贸易摩擦的势头取决于"技术进步"与国家间擦枪走火"意外"的赛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共同主持了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双方就重大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回顾了四轮对话在深化战略互信、推进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最近全球最关心的事莫过于中美贸易战了,从目前实情看,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战正在逐步升级。可以预见,2018年乃至未来若干年的世界贸易格局以及经济格局都将因此发生剧烈的动荡和变化。回过头去看,中国建国将近七十年来,中美之间几乎没有断过各种类型的热战、冷战、口水战、贸易战等等,眼下的贸易战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是对当前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反应,是协调中美经贸关系的长效机制。在中美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的对话机制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以来进行了三轮对话,对话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在2008年6月举行,备受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