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2)
2023(6423)
2022(5211)
2021(5116)
2020(4271)
2019(9927)
2018(9583)
2017(17599)
2016(9262)
2015(10850)
2014(10713)
2013(10692)
2012(10442)
2011(9580)
2010(9430)
2009(8635)
2008(8656)
2007(7714)
2006(6885)
2005(6046)
作者
(26412)
(22050)
(22024)
(21087)
(14109)
(10395)
(10043)
(8632)
(8563)
(7882)
(7696)
(7487)
(7235)
(7103)
(7014)
(6892)
(6518)
(6471)
(6256)
(5973)
(5775)
(5378)
(5254)
(5075)
(4980)
(4930)
(4918)
(4649)
(4490)
(4473)
学科
(45048)
经济(45009)
管理(22993)
(21085)
方法(18851)
中国(17366)
数学(17178)
数学方法(17071)
(15147)
企业(15147)
(11510)
(11471)
贸易(11464)
(11312)
(9325)
(7976)
金融(7976)
地方(7924)
业经(7683)
(7631)
银行(7626)
农业(7612)
(7455)
技术(7448)
(7437)
关系(7310)
(7239)
(6787)
环境(6674)
(6628)
机构
大学(137804)
学院(133094)
(67047)
经济(66073)
研究(55319)
管理(48298)
中国(43380)
理学(40642)
理学院(40151)
管理学(39714)
管理学院(39434)
(31409)
科学(30293)
(28370)
(27620)
研究所(25081)
中心(24192)
经济学(22729)
财经(22565)
北京(21102)
(20904)
经济学院(20510)
(20323)
(20047)
(18314)
(17388)
师范(17226)
业大(16919)
财经大学(16919)
科学院(16842)
基金
项目(87418)
科学(69186)
研究(66884)
基金(64346)
(56645)
国家(56222)
科学基金(46741)
社会(44199)
社会科(41997)
社会科学(41993)
基金项目(32710)
(30231)
教育(29872)
资助(27290)
自然(27027)
(26958)
自然科(26402)
自然科学(26393)
自然科学基金(25960)
编号(24949)
成果(21671)
(21616)
中国(20994)
重点(20211)
国家社会(19998)
(19937)
(18682)
教育部(18649)
课题(18311)
创新(17710)
期刊
(71581)
经济(71581)
研究(46127)
中国(32155)
(20315)
学报(19100)
科学(18995)
管理(18948)
(18272)
教育(16007)
大学(15222)
学学(13721)
(13552)
金融(13552)
农业(13196)
经济研究(12816)
财经(11737)
技术(11452)
(11221)
世界(11141)
国际(10745)
(10326)
问题(9963)
(8633)
业经(8543)
(7975)
论坛(7975)
图书(7856)
科技(7613)
技术经济(7136)
共检索到21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钰  孙云杰  
基于核心指标的比较分析中美在国家创新链关键环节的表现。研究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规模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在经费投入强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影响力、核心技术能力以及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中国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努力提升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加强科技创新面向国家和经济需求的战略导向,要以全球视野布局和促进开放,稳步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位钰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和建成教育强国的龙头。从规模、质量、效益三个维度,科学选取高等教育强国可比较指标进行分析,确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参考基准,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7%,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9%、高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70%,适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48%,留学生占高等教育规模比例达到6%。在国家战略引导下,以2025、2030、2035、2050为时间节点开展情景分析与预测,基于中国近10年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历程研判,明确变化轨迹,探索发展规律;同时基于高等教育强国指标比较基准,倒推时间节点指标变化,分别预测关键指标的达成度。根据教育战略和政策分析,分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并重、质量全面提升、强国品质塑造三个阶段,构建愿景、指标、关键举措组成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路线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周明  张晓磊  卢紫薇  
本文使用OECD TiVA基于增加值核算的跨国数据,对比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贸大国之间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规模"以及"生产端和消费端GVC主导程度"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美国是唯一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规模上均领先中国的国家,中国建设经贸强国应以赶超美国为主要目标;此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GVC主导程度来看,中国与美国相比也是消费端要比生产端更弱,特别是中国的服务业消费端存在非常明显的消费规模不足和消费端GVC主导程度低的问题。因此,提振中国消费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刺激服务业消费,并适度加大服务进口开放力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一个伴随农业现代化与流通业现代化的共生过程,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性。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一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动态过程,比较我国与美国、日本、法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存在的差距,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努力方向。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一些关键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中美、中日、中法在农产品流通规模与效益水平、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现代化、流通设施与技术现代化、流通体制现代化四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应当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今后重点改进的方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哲祥  陈卫平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属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其功能定位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平台,为集团母公司及成员企业提供账户管理、筹融资、业务结算和统计信息服务。为了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财务公司开展了基于关键指标的动态预算系统实践,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背景介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哲祥  陈卫平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属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其功能定位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平台,为集团母公司及成员企业提供账户管理、筹融资、业务结算和统计信息服务。为了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财务公司开展了基于关键指标的动态预算系统实践,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背景介绍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联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已是金融大国,但与金融强国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着重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将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作为金融强国建设的首要工作,提升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强化内外金融利益关联,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基础设施、跨境金融业务和国际金融中心;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实现长期、包容、内外互动的高质量发展,使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相互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明确要建成教育强国,并把教育强国摆在首位。教育强国是所有强国的基础和先导,现代化强国建成最终依靠的核心因素是人才,教育通过“培养人”这个媒介间接制约、影响着所有其他行业及领域的强国进程,要整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率先推动实现教育强国。教育自身就是一个繁复的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还涉及学生、教师、教学、教材、教育评价、教育治理等,只有这些方面都达到相应的现代化水平,才能建成教育强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德旭   龚云   郑联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金融强国应当具备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我国已建成全球第二大金融体系,已是金融大国,但是距离金融强国要求仍有短板,包括资产扩张驱动发展模式亟待改革、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亟需加强、金融体系国际化水平总体偏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提供能力较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夯实基础条件、做强主权货币、扩大金融开放、保障金融稳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在科技评价中,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不同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关键指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用指标信息熵和离散系数表示信息量,用指标权重或模拟权重与指标信息量的几何平均值表示关键指标系数。以JCR 2015经济学期刊为例,采用TOPSIS进行评价,并计算指标的信息量、模拟权重和关键指标系数,发现特征因子、标准特征因子、总被引频次是关键指标。[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关键指标系数是一种有效的关键指标筛选方法;不同评价方法关键指标是不一样的;本方法同样适用于采用信息量赋权的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一个国家R&D经费的地区分布是否合理是其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R&D经费的地区分布的描述和比较,力图找出影响国家R&D经费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探讨中国地区R&D经费分布的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芳   吕慧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旨归体现在: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瞄准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建成的发展定标。基于已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取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观测指标并将其整合为研发经费、人力资源、科技成果三个维度,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高等教育助推科技强国建设可致力于以下关键策略:完善科技创新立法体系,激发高校原始创新动力;提升高校科研投入效能,推动顶尖原创成果涌现;加强人才梯队自主培养,优化高校创新生态环境;构建创新价值评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经济理论创新,是实践证明能够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良方,是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治本之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经济理论创新,是实践证明能够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良方,是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治本之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推进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基于对国内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总结归纳贸易强国建设四个维度的本质内涵和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实施路径;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必须把握“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深化我国服务业领域开放”和“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突破。贸易强国建设要遵循科学和前瞻的战略思路:推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把握数字化的全新动能,赋能形成国际贸易领域的新优势和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