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5)
2023(2284)
2022(1843)
2021(1520)
2020(1204)
2019(2750)
2018(2489)
2017(4912)
2016(2531)
2015(2680)
2014(2546)
2013(2675)
2012(2380)
2011(2159)
2010(2043)
2009(1753)
2008(1660)
2007(1482)
2006(1192)
2005(1097)
作者
(6651)
(5789)
(5617)
(5472)
(3543)
(2738)
(2400)
(2174)
(2144)
(1987)
(1969)
(1832)
(1808)
(1798)
(1735)
(1688)
(1672)
(1670)
(1643)
(1550)
(1355)
(1342)
(1332)
(1315)
(1304)
(1296)
(1249)
(1136)
(1135)
(1133)
学科
(13160)
经济(13148)
(8470)
收入(7573)
(7332)
管理(7185)
方法(6943)
数学(6510)
数学方法(6482)
(5079)
企业(5079)
(4580)
国民(4253)
国民收入(4128)
(3989)
财富(3989)
农业(3798)
中国(3715)
分配(2689)
业经(2531)
(2302)
贸易(2302)
(2243)
(2069)
金融(2068)
产业(1980)
环境(1975)
(1965)
(1926)
银行(1925)
机构
大学(38239)
学院(37787)
(21053)
经济(20841)
管理(15053)
理学(13804)
理学院(13684)
管理学(13538)
管理学院(13453)
研究(11887)
(9832)
财经(8216)
中国(8167)
经济学(8167)
(7666)
经济学院(7658)
(6832)
财经大学(6317)
科学(5939)
(5354)
中心(5229)
(5054)
研究所(4916)
商学(4855)
商学院(4795)
(4784)
业大(4687)
经济管理(4607)
(4422)
师范(4396)
基金
项目(28329)
科学(23626)
基金(22896)
研究(20496)
(19829)
国家(19679)
科学基金(17510)
社会(15845)
社会科(15247)
社会科学(15245)
基金项目(11899)
自然(10266)
自然科(10104)
自然科学(10102)
(9955)
自然科学基金(9939)
教育(9375)
资助(9070)
(8443)
国家社会(7699)
编号(7004)
(6992)
教育部(6473)
重点(6244)
人文(6214)
(6031)
(5972)
(5896)
创新(5624)
社科(5552)
期刊
(18480)
经济(18480)
研究(11898)
(7138)
学报(5260)
管理(5073)
科学(4928)
中国(4805)
大学(4370)
财经(4326)
(4284)
学学(4228)
经济研究(4081)
(3811)
(3070)
金融(3070)
农业(2928)
技术(2884)
问题(2782)
业经(2780)
统计(2360)
(2250)
教育(2170)
商业(2103)
(2102)
技术经济(2075)
决策(1773)
世界(1769)
财经大学(1683)
经济问题(1661)
共检索到4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从跨国数据观察世界经济增长特征,可以发现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前期和中期,增长率在国家之间有趋同的趋势;在中等收入阶段较晚的时期,在临近甚至刚刚超过高收入门槛的阶段上,各国的增长表现往往产生分化。这提示我们,在中国的人均GDP水平靠近高收入门槛之时,仍然存在着保持可持续增长动力的挑战。为了让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更为准确和明晰,同时增强其对于中国的针对性,不妨将其转换为一个更加鲜明的概念——"门槛效应"。本文简述了与该概念相关的理论渊源,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揭示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与此相关的发展阶段。在分析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本文也指出了保持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潜力所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纲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宁  
中等收入陷阱包含了三个陷阱:发展的制度陷阱,要靠改革来避免;社会危机陷阱,要靠缩小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和社会管理创新来避免;技术陷阱,要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创新来解决。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世界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中国要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选择走包容性发展道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源  吕鑫  李礼  
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机制发现,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居民收入动态变化过程中,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效果。结合中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无论是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还是民生财政收入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动态变化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双重门槛效果,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而言,则都呈现出不断递增的门槛效果。同时,综合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源  吕鑫  李礼  
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机制发现,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居民收入动态变化过程中,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效果。结合中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无论是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还是民生财政收入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动态变化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双重门槛效果,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而言,则都呈现出不断递增的门槛效果。同时,综合了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两种正反作用之后,最终民生财政起到了刺激居民消费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对处于当前居民收入发展阶段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绩效开展评估,笔者以民生财政收支活动本身为门槛变量来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效果随着民生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而门槛递增。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熙晔  龚刚  李梦雨  
本文基于消费升级的视角,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利用123个国家198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给出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对于中等收入经济体,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涓滴效应"被阻隔,经济增长出现瓶颈,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存在多重均衡特征,低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促进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存在最优水平,而高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则阻碍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服务业增长率均与基尼系数呈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的收入分配结构。本文认为,收入分配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两个关键维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培兆  
发展中国家随着起点与基数提高,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必有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至少中国未曾经历。中国虽然"九五"起就自觉调低增速,但实际都超过计划或规划预期。经济本来就无需追求竞技式的跨越发展,重要的是持续的平稳较快发展。当前高收入国家存在的吞噬巨大财富的"黑洞"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危害。现在全球经济最大难题不是如何扩大财富生产,而是已有的财富如何合理分配,增进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享福祉。经济学应当反思财富如何进行合理消费配置为最佳的问题。兼容是出路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月  邸玉娜  周密  
本文扩展了Hausmann的结构转换模型与转换能力指标的空间测算法,运用1962~2009年110个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SITC二分位下64种产品的贸易数据,绘制典型经济体的产品结构转换能力空间图,从理论与经验角度阐释结构转换能力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跨国经济发展数据及阶层线性成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否跨越陷阱,有73.85%由产品层次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造成,有26.15%由国家间战略选择差异造成。战略选择具有调节效应,即宏观战略能够调节产品转换能力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皮埃尔·理查德·阿格诺尔  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迈克尔·叶勒尼克  李想  
许多国家在战后很快迈进了中等收入的大门,但很少能够继续发展成高收入经济体。大部分国家在一开始的高速攀升之后,就经历了增长率和生产率的迅速下滑,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据世界银行估计,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3个在2008年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它们包括赤道几内亚、希腊、中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波多黎各、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和中国台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宏  邓兴华  程健  
文章讨论了当前我国与其他亚太国家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问题与应对方法,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发现中等收入陷阱主要症结在于由于一国无法通过结构转型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出现了在丧失原有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新的比较优势,难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现象。我国的经济结构有着明确而适应的转型方向,同时我国相关产业与政府部门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适应这一方向的转型,因此我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地位,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在相关行业与政策上的主导性引导我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杰  何平  张锐  
目前,中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中等收入转型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同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难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需要应对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这对于人均GDP刚刚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大量中等收入国家在5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无法"升级"到高收入国家,并不是因为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因为划分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范围太宽。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增长陷阱。如果把出现增长陷阱的概率当作衡量陷阱大小的标准,则在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之中,中等收入陷阱是最小的。尽管如此,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的概率也非常大。一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很好地避免陷阱,则其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将长这几百年时间。如果能有效地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则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迅速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学勤  李巧云  
收入陷阱存在于各收入阶段,表现为低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高等收入陷阱。西方国家及"亚洲四小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告知我们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效应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而中国目前人力资本投资及收入分配状况都令人堪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就不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不公导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乏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面临着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要顺利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先解决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及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