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4)
- 2023(7800)
- 2022(6619)
- 2021(5927)
- 2020(5046)
- 2019(11715)
- 2018(11452)
- 2017(22079)
- 2016(11901)
- 2015(13283)
- 2014(13126)
- 2013(13416)
- 2012(13094)
- 2011(12088)
- 2010(12620)
- 2009(11642)
- 2008(11240)
- 2007(10118)
- 2006(9296)
- 2005(8613)
- 学科
- 济(76159)
- 经济(76096)
- 管理(32011)
- 业(29026)
- 方法(27007)
- 企(23966)
- 企业(23966)
- 数学(23563)
- 数学方法(23364)
- 地方(18419)
- 贸(17001)
- 贸易(16995)
- 易(16550)
- 中国(15748)
- 学(15364)
- 财(14938)
- 地方经济(13043)
- 出(12881)
- 农(12721)
- 业经(12585)
- 融(10910)
- 金融(10909)
- 制(10692)
- 环境(9135)
- 产业(8941)
- 口(8908)
- 出口(8904)
- 出口贸易(8904)
- 银(8874)
- 银行(8846)
- 机构
- 大学(188237)
- 学院(184589)
- 济(91709)
- 经济(90227)
- 研究(71497)
- 管理(64980)
- 理学(55935)
- 理学院(55170)
- 管理学(54175)
- 管理学院(53846)
- 中国(53106)
- 科学(41832)
- 财(40201)
- 京(39182)
- 所(37290)
- 研究所(33859)
- 财经(32069)
- 经济学(31075)
- 农(30372)
- 中心(29780)
- 经(29122)
- 经济学院(27838)
- 江(27693)
- 院(25232)
- 业大(25209)
- 北京(24783)
- 范(24220)
- 师范(23942)
- 财经大学(23780)
- 农业(23766)
- 基金
- 项目(117560)
- 科学(93705)
- 基金(88695)
- 研究(82792)
- 家(78015)
- 国家(77475)
- 科学基金(65532)
- 社会(56209)
- 社会科(53570)
- 社会科学(53557)
- 基金项目(46037)
- 省(43461)
- 自然(41378)
- 自然科(40447)
- 自然科学(40432)
- 自然科学基金(39744)
- 教育(37369)
- 划(37248)
- 资助(36906)
- 编号(29929)
- 重点(27212)
- 部(27089)
- 发(26679)
- 成果(25388)
- 国家社会(24541)
- 创(23745)
- 教育部(23446)
- 创新(22470)
- 科研(22411)
- 人文(22218)
共检索到290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齐舒畅 刘慧平 曾宪欣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00亿美元,掌握中国贸易结构现状及其对两国的影响对制定相关政策极为重要,中日国际投入产出表是掌握中日贸易结构和经济波及效果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2007年中日国际投入产出表,对中日两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使用结构、贸易结构和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经济结构 中间投入率 关联系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勇
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经济、亚太地区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从宏观整体与产业细分的视角对中日间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从宏观整体视角看,中国对日本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均大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产业细分角度看,中国大部分产业的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大于日本,日本的汽车业和其他运输机械的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则强于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德利 方创琳 高璇
在钱纳里关于产业关联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相对比例角度,考察中日美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关联结构的演进轨迹,从具体产业层面揭示了三国产业关联结构变动的原因。发展了钱纳里关于宏观经济整体中间投入率及三次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的演变理论,提出了宏观经济整体中间投入率的倒"V"型发展模式及三次产业投入比例在时间序列上的"雁型"发展曲线,推断中国正处于倒"V"型发展模式的上升阶段及"雁型"曲线的t1~t3阶段,确定中国未来产业调整重点为:①保持第一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继续下降态势,加强第一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增加值率;②适度降低第二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的增长速度,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投入重点转向资金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生产的附加值;③相应加强第三产业中间投入比例,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增长速度,调整经济投入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高增价值化的统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大丰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进文 温宇静
中国已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在此期间,一个重要的发展中枢性目标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对中国经济体系中各产业总产出变动的主要变动因素(总消费变动、进出口变动、技术结构变动及投资结构变动等)进行了模型分解,试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特点,分析经济增长各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中的贡献,寻找如何提升产业水平及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制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结构变动 投入产出分析 因素分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建
一、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地说明,能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能源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需求,另一是最终需求领域的需求。能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能源经济;结构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冠军
我国要通过增强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内部产业关联关系。文章利用2012—2020年四期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产业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关联的拓扑网络分析等方法,全方位分析了各产业在经济内循环中承担的角色。研究发现:对经济内循环起到核心作用的产业主要有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化学产品和纺织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具有典型的产业自循环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帅金 李雨梦 付耀国
文章利用2002—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整体关联、三次产业关联、细分产业关联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前后向关联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逐渐从需求拉动型产业转型为供给推动型产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关系紧密并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且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关系日益成为主流;在关联系数排名前10行业中,对化石能源行业和设备制造业后向需求减弱,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后向需求增强。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的前向供给减少,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的前向供给增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利用投入产出数据,本文计算并比较了沪陕两地的碳生产率,发现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表明各地区实施侧重点不同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地区内部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除应该关注碳生产率的行业差异外,还应该充分考虑产业关联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行业影响力低、碳排放的影响力高的行业是沪陕两地低碳经济结构的重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艳娟
本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将中日价格差异用中间投入生产率、劳动价格、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价格、资本生产率和"其他"等6个要素进行解释,并推算出这些要素在整个中日价格差异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中日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本价格,而日本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投入产出分析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艳娟 许华杰
文章通过投入产出skyline分析方法,测算中日各产业占比、进口率、出口率、自给率及加工贸易率,绘制出skyline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第一产业占比仍然偏高,而第三产业不到40%,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以前,中日间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2000年以后,中国重化学工业的自给率上升,中日产业内贸易增加,中日贸易的竞争关系加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加工贸易比重增加,以及加工贸易方式的改变,使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增加,导致中国的加工贸易诱发额占比大幅上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艳娟 许华杰
文章通过投入产出skyline分析方法,测算中日各产业占比、进口率、出口率、自给率及加工贸易率,绘制出skyline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第一产业占比仍然偏高,而第三产业不到40%,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以前,中日间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2000年以后,中国重化学工业的自给率上升,中日产业内贸易增加,中日贸易的竞争关系加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加工贸易比重增加,以及加工贸易方式的改变,使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增加,导致中国的加工贸易诱发额占比大幅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妍
邮轮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端海洋经济业态、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众多部门及行业相关,其产业关联度高且波及效应广,邮轮产业关联效应研究的是各个产业与邮轮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选取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07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对邮轮经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
海洋经济学 邮轮产业 产业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妍
邮轮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端海洋经济业态、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众多部门及行业相关,其产业关联度高且波及效应广,邮轮产业关联效应研究的是各个产业与邮轮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选取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07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对邮轮经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
海洋经济学 邮轮产业 产业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的量的积累,但随着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对质的提升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供给侧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关联性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利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相关参数和网络结构模型相关参数研究我国产业关联性及其经济影响,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