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9)
- 2023(6262)
- 2022(5346)
- 2021(4720)
- 2020(3965)
- 2019(8720)
- 2018(8757)
- 2017(16326)
- 2016(9041)
- 2015(10391)
- 2014(10683)
- 2013(10347)
- 2012(9899)
- 2011(9352)
- 2010(9637)
- 2009(9098)
- 2008(8474)
- 2007(7801)
- 2006(7229)
- 2005(6634)
- 学科
- 济(60533)
- 经济(60476)
- 管理(26128)
- 业(18773)
- 地方(17568)
- 方法(17385)
- 企(15657)
- 企业(15657)
- 数学(15087)
- 数学方法(15010)
- 中国(13025)
- 地方经济(12433)
- 学(12155)
- 财(10202)
- 业经(10122)
- 制(9525)
- 农(9472)
- 体(8899)
- 融(7881)
- 金融(7874)
- 理论(7273)
- 银(7200)
- 银行(7181)
- 环境(7166)
- 经济学(7094)
- 行(6969)
- 和(6737)
- 农业(6280)
- 发(6245)
- 策(6105)
- 机构
- 学院(137110)
- 大学(137046)
- 济(65474)
- 经济(64139)
- 研究(53095)
- 管理(47420)
- 理学(40011)
- 中国(39755)
- 理学院(39484)
- 管理学(38743)
- 管理学院(38491)
- 科学(30393)
- 财(30058)
- 京(28910)
- 所(27513)
- 研究所(24681)
- 财经(23045)
- 中心(22808)
- 江(21781)
- 农(21707)
- 经济学(21412)
- 经(20778)
- 院(18851)
- 经济学院(18840)
- 北京(18516)
- 范(18140)
- 业大(18126)
- 师范(17942)
- 州(17068)
- 农业(16826)
- 基金
- 项目(84685)
- 科学(66105)
- 研究(62525)
- 基金(60599)
- 家(52675)
- 国家(52244)
- 科学基金(43873)
- 社会(41136)
- 社会科(38915)
- 社会科学(38905)
- 省(33356)
- 基金项目(31248)
- 教育(28582)
- 划(27440)
- 自然(26204)
- 自然科(25579)
- 自然科学(25569)
- 资助(25214)
- 自然科学基金(25102)
- 编号(24380)
- 成果(21055)
- 发(19489)
- 重点(19354)
- 部(18523)
- 课题(18412)
- 国家社会(17249)
- 创(16833)
- 发展(16159)
- 教育部(15991)
- 展(15959)
共检索到223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具有69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共和国掀起的独立浪潮中,1991年宣告解体,作为地理政治实体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说政治原因是主导,经济原因则是基础。除了经济没有搞好这一根本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在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上没有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曼侠 康瑞华
苏联演变解体的经济根源孙曼侠,康瑞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本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涉及到社会广义发展的许多根本规律问题。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春生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的实质在于;几十年来,原体制模式虽几经改革,但其总体特征没有变化,使原体制弊端和矛盾日益加深,导致经济衰退并引发了苏联解体。因此,有必要剖析该体制的特征及其矛盾。 一、“准国家化”经济体制及其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富祥
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原则和权限界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周富祥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4年出台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富祥
一、是分权过度还是分权不够 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限,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事权,二是财权,三是产权,四是管理权。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分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新的矛盾。 (一)事权。事权是指需由政府负责主办或管理的事务。按照事务涉及的范围和性质划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立人
文章认为,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关系是大国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实行的是中央适度集权前提下对地方适度放权的原则,要解决"两难"问题,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在认识上和观念上,必须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摆正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关系;(2)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3)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4)中央和地方应相互为对方着想,以利于集中和分散的互动,(5)处理好这一关系,还要体现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铁慧
在1991年的多事之秋,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彻底瓦解了。它曾经是一个与美国争霸世界的超级大国,不仅以其领土面积之大著称于世,而且以其强大的军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东西方对峙的一极。而如今却以惊人的速度自行结束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为之奋斗的、在世界上有7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四分五裂成若干个一般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对原苏联人民来讲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世界上如此一个大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对其本身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等无疑将产生质的影响。 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凤彬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世界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已进入向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这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国际关系的重大改组,无疑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背景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世界格局变化及其新特征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春隆
列宁晚期在总结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 ,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 ,这是列宁关于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 ,即 ,一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一是改造国家机关。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但是 ,列宁之后的历代继承人都未能领会和贯彻他的思想 ,将文化革命仅仅局限在纯文化领域 ,而在改造国家机关方面出了问题 ,结果积重难返 ,导致苏联解体。
关键词:
文化革命 改造国家机关 苏联解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景洋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经贸额经过几年的低位徘徊,在2000年之后实现跨越式增长,即使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两国经贸往来。基于两国经贸关系互补性较强,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中俄投资合作势头越来越好,预计到2020年双边经贸额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
关键词:
苏联解体 中俄经贸 能源合作 经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苏联解体,表现形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分裂,而其实质则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毁灭。这是战后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实在是件大大的坏事。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苏联的解体和剧变,固然是件令人十分痛心的坏事,但它起到无可替代的反面教员的作用,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样,就将有助于推进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会出现某些人所说“全世界社会主义大失败”的局面。这里,侧重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谈一点从苏联解体中应吸取的教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苏联解体了。现在,社会动乱,人民遭受巨大磨难。不过,斗争仍在继续,事情远禾终结。苏联虽已不复存在,但它70余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对世界革命人民来说,仍然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加以研究,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东西。本着这种认识,拟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就若干专题剖析原苏联的经济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一点鉴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一国经济在长波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其经济繁荣程度的变迁。各国在同一长波或不同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则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国际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及其变化。战后各国经济关系的变迁,就是由它们之间在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目前,发达国家正进行新一轮长波转换,其中美国已在新长波中跋涉了十多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何志强
经济发展金融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一些研究甚至认为美国经济的快速金融化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是经济沿着金融化轨道疾驰过程中的一次撞车。当前美国经济仍然面临向金融化发展的强大惯性,导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弱化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但美国社会各界仍未就如何协调解决经济金融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达成共识,陷入去监管和再监管争论的旧有路径上,特别是目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本文着重介绍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由于代表资产价格的变量和代表实体经济的变量都不止一个,传统的回归方法受到限制。而且代表实体经济的各个变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传统的回归方法不得不面对比较棘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针对我国国情,密切结合2017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实体经济与股票价格变动、房地产住宅投资与资产价格变动以及房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变动关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