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5)
2023(6502)
2022(5208)
2021(4950)
2020(4124)
2019(9363)
2018(8721)
2017(16772)
2016(8434)
2015(9801)
2014(9280)
2013(9525)
2012(9008)
2011(8294)
2010(8475)
2009(8308)
2008(7092)
2007(5962)
2006(5360)
2005(5216)
作者
(22379)
(18450)
(18435)
(17729)
(11713)
(8818)
(8379)
(7296)
(7000)
(6503)
(6431)
(6164)
(6059)
(5903)
(5886)
(5734)
(5386)
(5377)
(5290)
(4743)
(4699)
(4408)
(4258)
(4222)
(4185)
(4165)
(3990)
(3738)
(3724)
(3673)
学科
(39258)
经济(39223)
(25735)
金融(25734)
(22769)
银行(22769)
(22233)
(22169)
中国(21766)
管理(20898)
(17297)
企业(17297)
方法(16469)
数学(15409)
数学方法(15362)
中国金融(11185)
(11155)
(11114)
(11100)
贸易(11087)
(10987)
(9669)
业经(7947)
地方(7661)
(7169)
财务(7155)
财务管理(7147)
(7038)
企业财务(6915)
农业(6684)
机构
大学(121310)
学院(118833)
(64633)
经济(63751)
研究(46749)
中国(45627)
管理(42347)
理学(35738)
理学院(35385)
管理学(35082)
管理学院(34873)
(29043)
(25808)
财经(23542)
经济学(23367)
中心(22627)
科学(22626)
(22594)
(21806)
经济学院(21202)
研究所(20507)
(19415)
金融(19105)
财经大学(17978)
(17383)
北京(17290)
银行(16778)
(16270)
人民(15856)
(15672)
基金
项目(75627)
科学(60767)
基金(58683)
研究(57664)
(50563)
国家(50205)
科学基金(42807)
社会(40832)
社会科(39094)
社会科学(39089)
基金项目(29669)
教育(25186)
资助(24919)
(24842)
自然(24184)
自然科(23697)
自然科学(23691)
自然科学基金(23323)
(21961)
编号(21016)
中国(19368)
国家社会(18987)
(18956)
成果(17847)
重点(17425)
(17263)
教育部(16978)
(16141)
(15844)
社科(15773)
期刊
(65147)
经济(65147)
研究(42748)
(30593)
金融(30593)
中国(24568)
(21193)
管理(16196)
科学(15472)
学报(15149)
(14750)
财经(12779)
大学(12604)
经济研究(12591)
学学(11886)
(11140)
(10453)
国际(10343)
世界(9706)
农业(9614)
问题(8690)
教育(8478)
技术(8018)
业经(7369)
理论(5902)
(5900)
技术经济(5694)
统计(5483)
经济问题(5185)
中国金融(5156)
共检索到19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恂诚  
中国近代的三次金融风潮及其启示杜恂诚近代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不平静的。其间有过多次狂风浊浪、震撼神州的大风潮,常常是以喜剧始而以悲剧终,给当时全国的经济造成灾难。至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则始终是它的基本特征。这类以喜剧始以悲剧终的活剧似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骋骋  
与西方国家发生于正规金融市场、以资产价格爆跌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不同,中国式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局部市场发生的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早期以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倒闭和挤兑狂潮为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主要表现为非法集资信用链断裂引发的"倒会案"、机构倒闭引发的企业主跑路,以及挤兑狂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根据历史资料、媒体报道及学术文献,结合田野调查,对各类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与一般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发现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的演化路径也经历"疯狂——惊恐——崩溃"三个阶段,但在具体成因、影响后果上存在较大区别。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成因与市场分割、二元结构下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缺陷等有关,因此,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冲  周瑾芝  
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935年的"白银风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流入;储户从不受政府担保的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受到政府担保的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文章还发现,具有政府担保的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艳萍  
经济思潮是指西方经济学家以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为标准而划分的基本政策倾向。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历史上,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中的主流并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需要。美国金融危机使得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未来经济思潮的演变趋势存在四种情况。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各国政府如何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璐  金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凸显了虚拟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二重效应"。本文借鉴马克思提出的"虚拟经济"内涵,分析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虚拟经济的角度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予以剖析和解释,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认为虚拟经济必须合理利用,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楚明  
为什么比例不高的次级房贷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近些年金融危机会脱离实体经济呈现频繁、独立爆发的趋势,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消费模式等因素有一定解释力,但忽略了金融活动中金融信用基础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起点就是金融信用基础存在不足,金融信用基础可以简单表述为金融信用产品创造与交易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物质基础,是防范信用风险和遏制现代金融危机的技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铮海  陈标金  徐典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玉龙  李艳会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给金融体系本身造成巨大破坏,更影响实体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发展。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健康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当前,金融监管的职能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各专业监管委员会承担,他们为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小川雄平,张世和  
60年代以来 ,泰国的经常收支一直出现赤字 ,使得泰国经济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和短期资金 ,加之泰国政府采取的外资依赖型的工业化路线 ,导致了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中国由于贸易、经常收支呈现为大幅度黑字 ,短期债务比率较低 ,同时中国对外汇管制较严 ,所以目前还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向前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又一次使人们更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7年6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旗下的两只基金,因次级抵押债券出现严重亏损。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斯坦利从投资银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华尔街仅剩的两大投资银行可以设立商业银行,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