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4)
2023(11859)
2022(9942)
2021(9437)
2020(7681)
2019(17788)
2018(17469)
2017(32944)
2016(17728)
2015(20242)
2014(20077)
2013(19954)
2012(18749)
2011(17473)
2010(17674)
2009(16096)
2008(15850)
2007(13920)
2006(12673)
2005(11788)
作者
(52216)
(43547)
(43437)
(41227)
(27889)
(20827)
(19743)
(16986)
(16686)
(15465)
(14929)
(14644)
(14103)
(14102)
(13758)
(13500)
(13064)
(12538)
(12489)
(12418)
(11115)
(10765)
(10638)
(9955)
(9755)
(9740)
(9649)
(9408)
(8806)
(8626)
学科
(88220)
经济(88149)
管理(42809)
(41488)
方法(34231)
数学(31064)
(30798)
企业(30798)
数学方法(30531)
中国(28202)
地方(24091)
(22590)
业经(17592)
(17274)
贸易(17256)
(16745)
(15812)
农业(15259)
(14307)
金融(14304)
地方经济(14011)
(13995)
银行(13979)
(13944)
(13806)
(13703)
(13481)
环境(13335)
技术(11509)
(11446)
机构
学院(257231)
大学(256818)
(114157)
经济(112061)
研究(98676)
管理(93729)
理学(79785)
理学院(78776)
管理学(77233)
管理学院(76775)
中国(76204)
科学(59236)
(56609)
(50836)
(48683)
研究所(46260)
中心(43350)
(42820)
财经(38348)
(38175)
北京(36934)
经济学(36073)
(36061)
师范(35704)
(35532)
业大(35472)
(34947)
农业(33406)
经济学院(32306)
(30933)
基金
项目(168761)
科学(134200)
研究(123424)
基金(123035)
(108332)
国家(107528)
科学基金(91311)
社会(79632)
社会科(75741)
社会科学(75725)
(64697)
基金项目(63208)
自然(57472)
教育(56802)
自然科(56203)
自然科学(56192)
(55725)
自然科学基金(55153)
资助(51718)
编号(48541)
(42342)
成果(39902)
重点(39228)
(37788)
课题(35484)
(35114)
发展(34275)
国家社会(33921)
(33725)
创新(33039)
期刊
(130359)
经济(130359)
研究(81768)
中国(57224)
(40509)
学报(38855)
科学(38503)
管理(37049)
(34037)
教育(31299)
大学(29583)
农业(28104)
学学(27704)
(26646)
金融(26646)
技术(24039)
经济研究(22448)
业经(20709)
财经(19127)
问题(16916)
(16698)
(16102)
(15511)
世界(15003)
国际(14634)
统计(14326)
技术经济(13322)
(12933)
资源(12637)
(11811)
共检索到40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永红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生产力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政策演进和调整的结果 ,是开发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和落后地区的重要战略措施 ,将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长远影响。同时 ,中国西部开发也是亚洲开发欠发达地区的重要构成部分 ,将对亚洲经济及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中国西部大开发所引起的生产力空间运动及国民经济区域布局调整不可能不对亚洲地区的生产力空间运动及经济布局产生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王旭  肖敏  魏乐  
制定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关键是扶持好先导产业,建设好主导产业。从产业地位变化的角度重新界定了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概念,给出不同产业的宏观特征和识别方法,探讨了地方政府对不同产业应采取的对策。辽宁省工业不同部门产业地位的简单识别案例证明,文章所提出的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概念和识别方法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实用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修颖,陈国生  
根据湖南省区域开发条件和现状 ,运用点轴理论 ,分析湖南省国土综合开发的地域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进而提出全省中长期开发的空间模式 ,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即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实施网络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实施点轴开发模式 ,在湘西地区实施据点式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刚  
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前提下,加速城市的区域开发投资力度,进而实现进一步的财政开源和社会事业繁荣,是地方政府最为急迫的实务性课题。文章从合规性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授权(Authorize)建设(Build)运营(Operate)+股权募资(Equity raising)(简称ABO+E)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ABO+E操作实务的基本原则暨6B143工作法,为地方政府寻求合适的区域开发商业模式提供了借鉴或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廖庆聪  
1.所谓区域开发模式,是指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总体格局,它规定了各地区开发的先后次序。就我国总体而言,主要是指东、中、西三大地带或沿海、内地发展次序的安排。从事生产、进行生产布局,需要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事实已证明,自然条件会给经济增长、生产布局造成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但不能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力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充裕的投入要素,当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生产布局的约束条件。而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形成的快慢,往往是促进和限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因此,国家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实质是国家宏观投资战略的决择,即区域投资比例的确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2003年6月中央又重申了要坚定不移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两大战略。这样我国就可能形成“4+1”区域经济格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等四个经济增长极以及一个西部大开发。值此背景下,对各主要的开发战略和模式结合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并作出相机抉择将不无益处。开发战略主要有平衡开发、不平衡开发、协调——倾斜开发、资源转换型开发、市场导向型开发和技术导向型开发等战略;本文特提出科教兴区型开发战略和制度创新型开发战略。开发模式主要有据点开发、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优势区位开发、梯度开发、跳跃开发、正反梯度等开发模式。它们各有其适用条件,应将它们有机配合并综合运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彪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重在落实。企业是落实"走出去"战略的主体, 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就必须结合境外市场需求变化特点与热点研究探索新型业务模式, 加快业务模式升级与创新。 "境外区域开发业务" 已属正在培育实践中的对外经营业务模式,亟需理论研究、论证与引导, 本文首先作了一些尝试性的解析与阐述, 以就教于大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鲁耀  周功满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开发区治理模式继续转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诸多做法则能够对于开发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很好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区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突围转型,其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开发区模式转型升级之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鲁耀  周功满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开发区治理模式继续转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诸多做法则能够对于开发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很好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区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突围转型,其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开发区模式转型升级之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视角,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在考察了西部开发所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实际的开发模式和具体的路径选择。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国英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这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准备打"持久战",要根据自身省情,发挥自身优势,起到西部大开发的合力作用、补充作用、桥梁作用、趋同作用,走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应该是在分步推进中抓机遇,选择适当时机搞突破,必须定好位置,跟上步子,踩准点子,走好路子,实施新经济与大开发的有效融合,同时把创新作为大开发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区域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人类的开发活动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根据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深化规律的理论 ,可以把区域开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和高科技开发等 3个阶段 ,主要区域开发模式为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和高科技开发等 3种 ,其中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区域开发的主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绍洪  施立伟  陆阳  
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一定成就,但同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组织模式来实现经济的后发赶超同时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循环产业集群就是欠发达地区产业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同时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