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8)
- 2023(12323)
- 2022(9903)
- 2021(9207)
- 2020(7688)
- 2019(17097)
- 2018(16975)
- 2017(32179)
- 2016(17434)
- 2015(19928)
- 2014(19853)
- 2013(19610)
- 2012(17874)
- 2011(15780)
- 2010(15834)
- 2009(14978)
- 2008(15310)
- 2007(13896)
- 2006(12372)
- 2005(11614)
- 学科
- 济(81297)
- 经济(81094)
- 业(78763)
- 企(73291)
- 企业(73291)
- 管理(64577)
- 方法(34489)
- 业经(29285)
- 农(26214)
- 财(25538)
- 数学(25367)
- 数学方法(25041)
- 中国(24885)
- 务(19038)
- 财务(19014)
- 财务管理(19000)
- 农业(18443)
- 企业财务(17979)
- 技术(17168)
- 策(16468)
- 制(16454)
- 和(15684)
- 理论(15528)
- 划(14963)
- 贸(14741)
- 贸易(14727)
- 易(14396)
- 体(13878)
- 企业经济(12980)
- 学(12237)
- 机构
- 学院(256978)
- 大学(254928)
- 济(114935)
- 经济(113081)
- 管理(101926)
- 理学(87092)
- 理学院(86178)
- 研究(85943)
- 管理学(84931)
- 管理学院(84442)
- 中国(69198)
- 京(54586)
- 财(53162)
- 科学(48142)
- 所(42390)
- 财经(42280)
- 农(39022)
- 江(38608)
- 经(38522)
- 中心(38023)
- 研究所(37999)
- 经济学(35865)
- 北京(34970)
- 范(32957)
- 师范(32713)
- 业大(32555)
- 经济学院(32282)
- 财经大学(31116)
- 农业(30366)
- 院(30255)
- 基金
- 项目(162443)
- 科学(131882)
- 研究(123752)
- 基金(121391)
- 家(103738)
- 国家(102783)
- 科学基金(90355)
- 社会(83981)
- 社会科(78884)
- 社会科学(78863)
- 基金项目(62767)
- 省(61238)
- 教育(56528)
- 自然(55237)
- 自然科(54100)
- 自然科学(54089)
- 自然科学基金(53222)
- 划(51224)
- 资助(49281)
- 编号(49105)
- 成果(40566)
- 部(37645)
- 重点(36421)
- 创(36380)
- 业(35845)
- 发(35426)
- 国家社会(35415)
- 课题(33757)
- 教育部(33092)
- 创新(33081)
- 期刊
- 济(133627)
- 经济(133627)
- 研究(81397)
- 中国(54377)
- 管理(44435)
- 财(44402)
- 农(38184)
- 科学(35285)
- 学报(33422)
- 教育(29443)
- 大学(27154)
- 农业(26402)
- 学学(25427)
- 技术(23881)
- 融(23108)
- 金融(23108)
- 财经(22438)
- 业经(22170)
- 经济研究(21944)
- 经(19645)
- 问题(17713)
- 业(16737)
- 世界(15661)
- 技术经济(15600)
- 贸(15463)
- 国际(13458)
- 现代(13198)
- 统计(12856)
- 策(11920)
- 商业(11616)
共检索到398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炳成 马媛 王显清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今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众多文献所探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中国历史的文献出发,结合现实企业的案例,探讨了如何完成企业文化的组织社会化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中国历史 文化建设 组织社会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成喜 刘越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文化落地。本文认为,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落地过程。文章基于员工组织社会化视角提出了企业文化落地的过程模型,并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分阶段探索了企业文化落地的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黎明 胡豪 黄荣冬
企业社会化新员工的策略通常表现为制度化或个性化这两种不同的维度。这两种不同维度策略作用的有效实现则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文化将直接决定企业社会化新员工策略的作用发挥程度,并进而影响组织社会化新员工的最终效果。企业只有选择和采用适合本企业文化的社会化新员工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新员工社会化目标。
关键词:
新员工社会化 企业文化 组织承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筠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形态。在长久的历史前进历程中,国民精神为我国的长期存续与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当历史行进到新时期,国民文化自信的成功树立使得中国历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由钱穆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作者以博大的历史情怀、广阔的视野与锐利的目光,将中国历史的各个维度进行详细介绍、深度解析与精准评价,为国民认识过往的历史与当下所处的环境、建设和完善当代的中国历史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本勇 郑循刚
由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商务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企业组织创新,学习型组织便是这种创新的产物。伟大的组织离不开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支持,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十分必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 创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古代调节手段已经失效,出路是转换生态链,从旧有的"人口—土地"链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 肖金玉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相关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钢 王乃昂 李卓仑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水、旱、蝗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尤以蝗灾为甚。水旱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蝗灾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研究复杂且不足。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系统收集的飞蝗史料构建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建立不同时空尺度的蝗灾年份、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然后以蝗灾序列为主线作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进而探索中国历史时期蝗灾大发与频发的社会影响和环境意义,并给出科学的生态解释,以期为探究"气候—灾害—社会"之动态巨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溪苹 孙虎
近年来,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业的热点研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为例,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分析法,从游客的角度对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韩城市旅游市场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在此基础上,将28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定位到IPA分析图的4个象限,分析出韩城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每个象限提出4种发展策略:保持发展、重点发展、低优先发展和顺其自然发展。而当务之急,韩城市旅游业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第Ⅱ象限的13项因子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游客满意,进而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亚玲
作者在收集考古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铜矿、锡矿分布及其变迁状况 ,指出历代铜矿生产的地理分布以南方为主。唐代以前北方虽然出现过大型铜矿 ,但宋代以后随着南方铜矿的进一步开发和随之而来的矿业经济崛起 ,南方铜矿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直至今天。历代锡矿的地理分布 ,则以南方占压倒优势 ,无论是青铜时代 ,还是汉唐盛世 ,抑或宋元明清 ,直到今天均产在南方、尤其以西南地区为盛。从而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也应该包括铜矿矿业经济的变迁内容在内。
关键词:
铜矿 锡矿 地域分布 中国历史时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华林甫
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做了全面回顾,分为总体进展、部门地理研究、断代地理研究、区域地理研究四个部分,既总结了学术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指出了不足。认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先民的主要生产部门,故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应该是所有历史地理研究中最为主要的领域,困难与挑战并存,该领域的研究还将大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
历史农业地理 中国 学术回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研究作品却对这个课题留下了一个很关键性的空白点——缺一个宏观的注释。大家指出明清时期市镇的数目与规模都有快速的增加,是因为这时期的人口、商业、手工业都有快速的增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自然而正常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可能就不会满意上面的简单答案。如果我们追问,人口增加,为什么不进城去?不向大城市发展?不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什么要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简要论述。纵观中华民族整个悠长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中国人民也历来具有热爱知识文化和尊师重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2013年6月中国出现了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流动性短缺的情况,有人称其为"钱荒"。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代中叶和宋代都出现过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钱流通短缺的现象,那才是真正的"钱荒"。钱荒的危害及成因中国古代的钱荒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刘秩谈到"物之贵贱"与"钱之轻重"的关系,就涉及当时的通货不足问题。到唐德宗时期,杨炎于780年实行两税法之后,"物轻钱重,民以为患",通货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