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0)
2023(11835)
2022(8797)
2021(7680)
2020(5871)
2019(12983)
2018(12736)
2017(24424)
2016(13044)
2015(14566)
2014(14843)
2013(13862)
2012(12209)
2011(10932)
2010(10550)
2009(9848)
2008(9586)
2007(8703)
2006(7705)
2005(7163)
作者
(36950)
(30771)
(30370)
(29252)
(19360)
(14286)
(14084)
(11863)
(11831)
(10794)
(10402)
(10340)
(9905)
(9768)
(9695)
(9407)
(9158)
(8967)
(8821)
(8747)
(7730)
(7480)
(7273)
(7043)
(7031)
(6800)
(6786)
(6676)
(6115)
(6100)
学科
(52098)
经济(52035)
管理(35698)
(32826)
(26461)
企业(26461)
(20576)
银行(20430)
(19136)
(19127)
中国(18739)
业经(17132)
方法(17100)
(15298)
数学(14215)
数学方法(14079)
(13840)
金融(13833)
(13003)
(11545)
产业(11404)
地方(10993)
(10883)
制度(10881)
农业(10320)
(10207)
信息(9988)
业务(9653)
总论(9476)
信息产业(9370)
机构
学院(180428)
大学(179719)
(74543)
经济(72980)
管理(67165)
研究(61325)
理学(57138)
理学院(56544)
管理学(55636)
管理学院(55296)
中国(52676)
(37506)
(36972)
科学(35598)
(30715)
中心(29550)
(29447)
财经(29346)
(28237)
研究所(26819)
(26781)
业大(25065)
经济学(24774)
农业(24173)
(23775)
师范(23470)
北京(22959)
(22914)
(22709)
经济学院(22545)
基金
项目(123920)
科学(98909)
研究(93019)
基金(90661)
(79023)
国家(78397)
科学基金(68008)
社会(61703)
社会科(58624)
社会科学(58613)
(48364)
基金项目(47147)
教育(41887)
自然(40930)
(40318)
自然科(40084)
自然科学(40074)
自然科学基金(39367)
编号(37380)
资助(34592)
成果(30570)
重点(28171)
(27477)
国家社会(27233)
(26691)
(26565)
课题(26031)
创新(24819)
(24236)
教育部(23350)
期刊
(81318)
经济(81318)
研究(57457)
中国(37529)
(31543)
金融(31543)
(28808)
学报(28768)
(28055)
管理(25456)
科学(25407)
大学(22196)
教育(21306)
学学(20812)
农业(17842)
财经(14854)
业经(14833)
技术(14398)
经济研究(14189)
(12860)
问题(10883)
图书(9591)
(9198)
商业(9193)
理论(8646)
(8514)
(8445)
论坛(8445)
现代(8391)
(8326)
共检索到277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蕾  
在构建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基础上,借助2014—2020年186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结果发现:第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焦点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表现与同省份、同类型其他同群银行显著正相关,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均保持不变;第二,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可能由商业银行的“被动模仿”和“主动学习”动机所驱动,即焦点银行对同群个体数字化转型行为的模仿可能是在行业竞争压力和社会期望压力下的被动选择,也可能是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的一种主动学习过程;第三,进一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受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银行外部来看,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同群效应越明显;从银行内部来看,利润水平决定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模仿的客观条件,利润水平高的银行表现出更强的同群模仿倾向。从经济后果看,商业银行通过模仿同群个体的转型经验,能够学习数字赋能业务经营的模式,以及数字化风控体系,由此降低转型成本、促进流动性创造、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改善经营绩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鹏虎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自1946年计算机出现以来,人类开始步入第三次浪潮,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日益深化,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已经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生产、生活、娱乐的方式。"互联网+"是我国积极应对第三次浪潮冲击而提出的国家战略。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应用,产生了很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互联网+"战略深化过程中,中国数字经济得到了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璠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可以利用金融科技赋能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战略转型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机遇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有助于金融服务跨越式发展,扩大客户基础,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范围。首先,以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应用,使传统金融服务有了跨越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的新战略目标,而在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数字经济是最令人瞩目的,也是我国银行业目前关注的重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口。商业银行必须顺应数字化这一发展趋势,主动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银行发展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确立新的考核维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璠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可以利用金融科技赋能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战略转型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机遇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有助于金融服务跨越式发展,扩大客户基础,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范围。首先,以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应用,使传统金融服务有了跨越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温雅婷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治理手段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成为关键。本研究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转型实践,通过扎根理论法和案例研究法,提出“价值创造三维治理模型”,以及具有适应性的治理路径和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目标是通过价值网络中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和互动提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价值创造体系的持续优化;“价值创造三维治理模型”的本质是价值主张、价值交换和价值使用的周期循环,在持续的正反馈循环中实现价值增值;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转型治理路径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岷峰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新赛道。然而,数字化转型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管理路径的一次全面、基础性变革,转型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新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转型风险列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针对地对由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转型战略风险、数据安全和治理风险、算法和模型风险、财务成本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内部组织岗位风险进行分类管控,积极配置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资源,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专业化和常态化,以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广新  
数字银行是传统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变革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实现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型和全渠道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和客户体验创新的共同驱动下,银行数字化进入数字银行4.0时代。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具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秦宇  
金融科技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电子化、平台化和互联网化,数字化革命所引领的不仅仅是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深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观念、金融服务需求。目前传统银行的客户已逐步将基础的消费金融、基本金融服务等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平台,支付、消费、理财、信贷等都已经转移到线上渠道。于传统银行而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既是一种金融需求、金融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颜秋  黄旭  张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催化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对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国家层面对大数据发展给予高度重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征求了专家意见,有望年内发布。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正步入转型时期,其整体运营模式正在从"外延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未来的商业银行应主动拥抱"大数据",从数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朝平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预示着中国5G时代的正式到来。较之4G,5G带来的不仅是数据传输速度的飞跃,更为重要的是,5G将催生一系列新场景和新应用,加速推动我国进入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新时代,这必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层次影响乃至颠覆。作为5G应用的垂直领域之一,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在5G创新应用上面明显加快了步伐:建设银行与中国移动于2019年3月签署《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备忘录》,浦发银行、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   葛辛荻   孙英杰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省级新质生产力指标,深入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技术成果市场转化和资本集聚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商业银行数字化分维度、人才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化及产学研合作方面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法制环境与金融监管的显著调节。此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在跨越自身和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后,会对新质生产力产生更为强劲的助推效应。因此,应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完善技术与金融市场建设,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愿  卢华玮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病毒感染加速世界经济格局重塑。数字经济作为新业态,带来新经济模式和新经济场景,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际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世界各国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中国商业银行需顺应数字经济趋势,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兆涵  满明俊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客户行为和金融服务方式,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企业也开始分解和蚕食银行业的收入。为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国内外商业银行均通过战略转型布局数字化时代。与国内商业银行相比,国外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论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外商业银行的转型模式和路径,总结转型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昆  王伟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广受关注。互联网金融崛起、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等因素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改革和转型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共识。其中,对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